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葛兆光:什么才是好的学术书

0
分享至



文章简介:葛兆光从学术史角度阐释好学术书的标准与时代要求。好学术书需满足三标准:提供新史料新证据,如胡适凭敦煌文献新资料改写禅宗史;提供新思路新概念,如陈寅恪 “关中本位” 概念引发学界讨论;提供学术典范与方法,如王国维研究激发 “两重证据法”。他强调学术需 “预流”,契合时代潮流,20 世纪学者成为主流正因融入国际学术潮流。21世纪学术书需具备世界视野,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框架,兼具宏大视角与精细研究,且好书无关绝对正确,有价值的 “深刻片面” 更具意义。

谈“什么才是好的学术书”,我谈的范围没有那么广,只是一个大学里的学者尤其是历史学学者从学术史角度的观察。我想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谈一谈在一个时代什么才是好的学术书,从学术史的行情来谈一谈现在什么是大家需要的学术书,希望出版社跟学界一起来推动出版适合这个时代的好书。

好的学术书有三个标准

我认为,评价一部学术著作好不好,有三个标准。第一要看有没有提供新史料和新证据,如提供了,它就是好书。我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做过一点佛教史的研究,现在回想起来有一个例子印象很深。

1926年,胡适在伦敦和巴黎看敦煌文献时发现了有关唐代禅僧神会的新资料,一下改写了整个禅宗史。禅宗史最关键的一个时代或者说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南、北宗在初盛唐之交发生的一场大转折、大争论,六祖慧能取代了原来可能成为正宗传人的神秀。可是,由于胡适发现了有关神会的新资料,一下子就推翻了这个结论,并指出,神会才是中国禅宗史上最重要的人物。神会的出现,同时是中国佛教史、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一个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胡适的《神会和尚遗集》当然是一本好的学术书,因为它拿出了新证据。

当然,不一定好书就是百分百正确的。胡适也有一些错误,我曾经写过文章,指出胡适的有关禅宗史的结论,包括对神会的研究存在错误之处。但是,尽管有不正确的地方,胡适的禅宗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新证据,那就是好书。

所以我要讲一句绕口令式的话:正确的书不一定是好书,不正确的书不一定就不是好书,平庸而无用的全面论述,绝不是好书,深刻的片面,有时候恰恰是好书,能够提供有用的新资料和新证据就是好书。

胡适的研究不仅在禅宗史上提供了一个新的说法,还提供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启示:第一,禅宗自己写的禅宗史书多是涂脂抹粉,塑造一个正统的历史脉络。第二,所有的伪造的禅宗历史都是在宋代出现的。第三,一定要在禅宗之外去找别的史料来研究禅宗,这一点很重要。能提供新资料和新证据,特别是你提供的恰恰是最关键的那一部分,能发掘历史大关节的,就更是好书了。

好的学术书的第二个标准,是提供新思路和新概念。

说起中国的历史学者,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陈寅恪先生。他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提到一个概念——“关中本位”,就是说从北周到隋唐,政治舞台上的核心人物都是关中人或陇西人,像弘农杨氏、陇西李氏等等。一直到武则天时代这个情况才有所改变,也就是说,陈寅恪改变了过去以山东江左为中心的政治文化史的描述。陈先生用的史料都是旧的,但是他的概念是新的,虽然他提的这个概念也不一定都对,黄永年先生的《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就批评“关中本位”这一概念。

其实,被别人不断地追着去批评,恰恰说明提出的概念有力量。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关中本位”这一概念,现在仍是整个中古史研究的话题,因为它刚好联结了中古史最重要的几个概念——族群、地域、家族、政治。现在我们研究中古史还是围绕这几个重要因素,陈先生很了不起。

新思路和新概念就像聚光灯,打到哪里就亮到哪里,吸引大家不由自主地跟着关注、跟着讨论,不管它是对是错,都刺激你去想新问题和新领域。我认为,有争议、有反响的书,总比水花都溅不起来的书要有价值。我比较熟悉的日本学界,如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丸山真男讲的“忠诚与反叛”,都提出了关键的新概念,因此就非常重要。

好的学术书的第三个标准,是给学界提供典范、提供方法,它不仅能在本专业领域产生影响、提供启发,而且能给其他领域提供样板。

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殷周制度论》是最典范的研究,激发了后来的“两重证据法”。我在日本发现了王国维送给内藤湖南的最初手稿,而且是把《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殷周制度论》合在一起的,这说明前面的考证背后有大想法,《殷周制度论》大体就是《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的结论部分。

这涉及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问题,自殷商到西周,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中国的礼制最终得以完成。殷商时还有兄终弟及,旁系继承。

但到了西周,确认了皇位继承必须是嫡长子,才有了后来中国历史上种种复杂的事情,除了宗法制度之外,比如说宋代的濮议,明代的大礼议,其实都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

所以,王国维的研究作为两重证据法的代表,被大家记住了。我们必须把地下出土的文物跟地上传世的文献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学术典范。

所谓典范研究,就是规定了这个主题讨论的框架、方向和理论。可是我们现在很多学术书,就像是教科书、概论或是高考作文题,既没有新资料,也没有新思路,更不要说新典范。

二十世纪学术史与“预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我们还要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看什么是好的学术书。

陈寅恪在陈垣的《敦煌劫余录》序文里的一段话,即所谓学术要“预流”的问题。他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更通俗一点讲“未入流”就是不入流。

当然,陈寅恪先生并不是说一定要追赶潮流,他是说每个时代学术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它的问题,有它的关注核心。

做学问要走在时代话题和当下学术潮流的前面一点,只有这样,才会有人跟你讨论,才会有人响应,才会有人理解。特别是现在的全球化时代,在国际学术环境里面,躲进小楼成一统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想以20世纪学术史为例,谈一谈20世纪学术主流是什么,为什么当时这些书是好的学术书。

20世纪中国学术变化有四个特征:一个是时间缩短,把传说神话从历史中驱逐出去,这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大贡献。二是空间放大,把历史视野扩大到满、蒙、回、藏,甚至整个亚洲和世界。在这一点上,敦煌文书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激发。三是史料的增多,引出很多课题。所谓“四大发现”,即甲骨文、敦煌文书、居延汉简还有大内档案,如果再加上胡适所说的关注日本和韩国保存的中国文献,就是“五大发现”。这“五大发现”再加上历史学视野发生的改变,使得我们对档案和史料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原来不被认为是史料的东西,开始被关注。四是问题复杂,各种理论从东洋来,从西洋来,使得有关中国和亚洲历史的解释变得丰富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中国历史学的大变化,是受到了19世纪到20世纪的欧洲东方学和日本东洋学的巨大刺激的。

19世纪到20世纪的欧洲东方学和日本东洋学的新变化,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西域和南海之学。由于史料与空间扩展到中亚、东南亚这些地方,学者就不得不去了解亚洲各种语言文字,各种语言之学跟历史之学也就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第二,超越精英文化世界,走进底层的宗教和社会。欧洲东方学的一个来源是传教士,跟一般的书斋学者不同,他们要走向基层,走向社会,走向民间。

第三是中国与外部世界之交往,欧洲东方学和日本东洋学的学者特别关心更大范围的中国与周边,所以,中国文献里的旅行记、出使行纪、诸蕃志、殊域志、航海记录等都特别受关注。

第四是田野调查和遗迹发现。如贺昌群所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基本上是一个“发现的时代”。中国很多佛教、道教和建筑史上的重要依据,是沙畹、喜仁龙、斯坦因、弗利尔这些人发现的,他们留下了很多田野调查和遗迹考察的资料。梁思成在著作里提到过,对这些遗迹的发现前面全是欧洲人和日本人在做,极大地刺激了他。

第五是超越经典文献,注重边缘资料的发现,包括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的资料,敦煌文书和民间文献,民族语言的文献,这都是他们先做起来的。

在这五个重要趋势的刺激下,中国学界才出现了上文所说的20世纪的变化,这就是当时的国际大潮流。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东方学刺激了日本的东洋学,而日本的东洋学又在20世纪初期强烈地刺激了中国的学术转型,这是一连串的变化。回顾学术史,为什么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中,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陈寅恪、顾颉刚、傅斯年这些人是主流?就是因为他们“预流”,进入了国际东方学主流的问题、领域和方法。

王国维了不起在哪里?陈寅恪有三句话的评价:第一,“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就是两重证据法。第二,“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相互补正”,要看各种不同文字的文献——异域文献。第三,“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是说不能够只固守在自己传统观念里面,要接受外来的新观念,然后跟原来的旧材料互相结合。我认为这三句话再准确不过了,这就是王国维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身处20世纪学术史的大潮流中,在这个大潮流里面写出来的就是好书。

当时,沙畹的《摩尼教入中国考》,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都是好书。此外,看当时外国人对中国学术书的关注,书评最多的,一个是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还有一个是顾颉刚的《古史辨自序》,他们认为这些是好书,因为它代表了中国对古代历史观念的一个巨大变化。

“行情”:把中国史纳入世界史

21世纪已走入第三个十年,那么,什么才是国际学术界会关注的大话题呢?以前杨联陞先生讲过一段话,他在《书评经验谈》里说,做学术最重要的一条要懂得“行情”,这跟做商人是一样的。我以个人的一点经验来揣测一下,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这十年,世界史的书特别受欢迎,出版得特别多。比如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甲骨文丛书”就很受欢迎。这十年来全球史、世界史的书受欢迎,我觉得这隐含着对中国的思考。这些书比较会讲故事,有世界的眼光,而且敢于想象和推论,书写的东西我们觉得很陌生,陌生就会有新奇感。

把中国带进世界,把世界带进中国,也许我们的中国史研究可以有一些新的成就。

9世纪日本和尚圆仁随遣唐使到中国求法,写了一部日记体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哈佛大学教授赖肖尔的《圆仁唐代中国之旅》(Ennin‘s Travels in T’ang China),在世界史范围内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解释,他指出,《马可·波罗行纪》是世界名著,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是世界史上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可圆仁在中国的旅行比马可·波罗要早4个世纪。而且,马可·波罗只不过是一个异域之人来到中国游历,因为他不懂中国语言,他根本不可能真正深入地了解中国。圆仁则不同,他不仅通汉文,用汉文写作,且是一个佛教徒,跟中国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他对中国的理解要深刻得多。

更重要的是,9世纪在世界史上是罗马帝国和隋唐帝国的衰落期,圆仁刚好碰到了唐武宗灭佛,亲历了那个变动的大时代。在赖肖尔看来,这件事跟当时唐帝国的衰落是相关的。赖肖尔的解释,使对《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研究得非常透彻的日本人也大为叹服。像这样拥有宏大的世界史视野,又能对一个事情做精细的研究,就是一部好的学术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好的学术书,从学术史的角度讲,要了解这个时代的学术潮流、学术前沿,才能知道什么是这个时代需要的、好的学术书。

我们经常讲,博士生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不会选题,好像套模子似的。其实选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判断学术界的潮流,像杨联陞先生讲的“行情”或像陈寅恪先生讲的“预流”。所以,如果要看好的学术书,多去讲坛、课堂、会场和书店看看,你就知道什么是好的学术书。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社科学术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909亿身家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2909亿身家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冷紫葉
2025-11-11 20:23:54
断货36天后,荷兰终于投降,管理权归还给中方,斯霍夫已通告全球

断货36天后,荷兰终于投降,管理权归还给中方,斯霍夫已通告全球

来科点谱
2025-11-12 08:55:20
20岁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失联女留学生确认已离世,其父发声:案件正在办理,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20岁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失联女留学生确认已离世,其父发声:案件正在办理,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极目新闻
2025-11-12 13:28:55
土耳其防长证实坠毁军用运输机上20人全部遇难

土耳其防长证实坠毁军用运输机上20人全部遇难

界面新闻
2025-11-12 15:39:31
我们大多数国人为何不擅长演讲?网友分析出根本原因了

我们大多数国人为何不擅长演讲?网友分析出根本原因了

清晖有墨
2025-11-12 14:55:36
再见黄仁勋!软银58亿清仓英伟达,All in OpenAI

再见黄仁勋!软银58亿清仓英伟达,All in OpenAI

新智元
2025-11-12 10:24:08
副院长祖雄兵塌房后,原配护士长彭某某靠3个细节,赢得全网怒赞

副院长祖雄兵塌房后,原配护士长彭某某靠3个细节,赢得全网怒赞

热风追逐者
2025-11-10 04:45:03
某些领导们,不要再折腾老百姓和自己的手下了……

某些领导们,不要再折腾老百姓和自己的手下了……

靠山屯闲话
2025-11-12 10:40:48
全运会争议一幕:19岁举重女选手被172斤杠铃砸中 教练转身离去

全运会争议一幕:19岁举重女选手被172斤杠铃砸中 教练转身离去

风过乡
2025-11-12 13:09:20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诗意世界
2025-11-10 18:51:56
刘道玉逝世:民间哀思如潮,体制内媒体为何却保持沉默?

刘道玉逝世:民间哀思如潮,体制内媒体为何却保持沉默?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2 02:24:35
31岁章泽天,官宣新身份

31岁章泽天,官宣新身份

鲁中晨报
2025-11-12 17:27:01
熊猫杯:下半场连入2球,韩国2-0完胜中亚劲旅,迎开门红

熊猫杯:下半场连入2球,韩国2-0完胜中亚劲旅,迎开门红

侧身凌空斩
2025-11-12 17:27:06
上海警方披露:退休人员王某被抓获!牵出一条“黑色产业链”

上海警方披露:退休人员王某被抓获!牵出一条“黑色产业链”

极目新闻
2025-11-12 08:10:39
孙颖莎胜陈梦,8强对阵确定,陈幸同对决前世一,蒯曼遇挑战

孙颖莎胜陈梦,8强对阵确定,陈幸同对决前世一,蒯曼遇挑战

老淸医学科普
2025-11-12 15:04:59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鋭娱之乐
2025-11-12 00:50:22
外卖大战的终极答案,在拼好饭里

外卖大战的终极答案,在拼好饭里

一点财经
2025-11-12 17:06:08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必须着眼国际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抢占先机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必须着眼国际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抢占先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12 15:09:26
9个月没系统训练?陈梦4-0何卓佳晋级八强 后2局连续挽救局点逆转

9个月没系统训练?陈梦4-0何卓佳晋级八强 后2局连续挽救局点逆转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2 13:35:30
石家庄万象城一女子坠楼,目击者称心里不是滋味,警方:已出警处理

石家庄万象城一女子坠楼,目击者称心里不是滋味,警方:已出警处理

扬子晚报
2025-11-12 15:26:12
2025-11-12 18:44:49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8129文章数 121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头条要闻

美特斯邦威被指拖欠184万广告费 广告公司:真没办法了

头条要闻

美特斯邦威被指拖欠184万广告费 广告公司:真没办法了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亲子要闻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