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郑小梅
通讯员 罗慧丰 柳方方
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今年初以来,秀洲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区经营主体稳健增长。1至9月,全区新设企业2737家,同比增长7.5%,增速居全市第三;新设个体户5638家,同比增长2.5%。截至9月末,全区在册经营主体85465户,同比增长5.5%,增速居全市第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多举措强壮“小个体”
个体工商户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为持续激发“小个体”发展活力,秀洲区结合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从增值服务入手,持续优化个体工商户发展全周期服务,帮助“小个体”扶上马送一程。截至9月末,全区在册个体户增至58199户。
商事登记更便捷。秀洲依托村(社)一站式服务大厅,下沉注册、变更和注销业务,借力“红色代办”专员,提供资料初审和网办指导,打破“分段办理、分步审批”的传统模式,实现“一次申请、一窗办理、一网办结”。
增值服务更多元。“零创空间”为初创“小个体”降低经营成本;“名特优新贷”“个转企贷”等普惠金融产品为发展型“小个体”缓解资金压力,今年初以来累计为个体工商户发放金融贷款3.65亿元;“个体工商户之家”在线下设置注册开办、开户融资、法律援助等咨询专区,在线上开通“浙个灵通”服务专线,帮助“小个体”排忧解难,已实现镇级全覆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提供短视频拍摄、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训以及合规经营相关培训等。
分类分型扶持培育更精准。今年初以来,秀洲区持续深化个体工商户分类分型培育工作,对798户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数据开展采样分析,为后续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提供依据。为强化示范引领,今年秀洲已完成173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认定,并联合文旅部门举办“浙BA秀超级夜”夜市展销,推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专属摊位,亮出秀洲特色。
扶持政策兑现落地成“金”。秀洲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共同出台《秀洲区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工作方案实施细则》,明确“个转企”四类奖补的发放条件及流程。近日,首批“个转企”企业补助名单和资金已经落实到位,共有28家“个转企”企业收到了“升级大礼包”,补贴最多拿到了3万元。此外,截至8月底,221家“个转企”企业获得贷款7.79亿元。
暖心服务助“小微”
截至9月末,全区在册企业总数达到27052家,其中9成是小微企业。做好小微企业服务就是优化营商环境。
聚焦小微企业用工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区人社局开展了5场专场招聘活动,吸引纺织、贸易、金融、互联网、物流等行业百余家小微主体报名,提供文员、财务、销售、装配等岗位1300多个,收到简历4000余份。
聚焦小微主体发展所需,“三进三问三解”走访通过送政策上门、现场走访解疑、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员、税务员、信贷员“三员”走访优势,围绕小微企业关心的合规经营、质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拓展平台经济等问题和需求开展上门服务,受到了小微企业的欢迎。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秀洲推进“大企帮小店”落地见效。在“大企帮小店”专项行动中,13家大企业和570家小微主体结对,实现“大带小”协同发展。
“我们着重在毛衫、集成装饰等秀洲特色块状经济领域推进‘大企帮小店’工作,成效显著。”秀洲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登记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毛衫汇”平台,1400多家个体工商户拓宽了网络营销渠道;在洪合毛衫商会电商基地,小微主体可以接受相关培训,同时也能借助抖音产业带基地及自主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加快数字化转型。
“大带小”的发展模式,为小微主体合规发展厚植沃土。通过推广使用毛衫“区域质量标签”,实现毛衫产品质量溯源,为小微主体孵化自主毛衫品牌创造条件,推进毛衫产品从“白牌”到“品牌”的转变,产品溢价率提高了近20%。
秀洲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叶光表示,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关键抓手,市场监管部门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质量发展、知识产权、规范执法、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个体工商户帮扶等重点环节入手,持续增强经营主体获得感,提振发展信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