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忽然间发现,桂平缺乏以前的那种精气神。每次回桂平,看到桂平的高楼多了,街道多了,也变得时尚一些了,人们也是忙忙碌碌,为揾食各自辛苦奔波,看着也没什么, 但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直到有一天看到人们聚集在第二体育场,如今的公园广场看表演节目,才忽然意识到,原来桂平缺少的是一些城市所必配的城市基础建设。
![]()
其实,以前桂平是有灯光球场、电影院、体育场等城市必备基础设施的。在组织活动或者文体活动的时候,人们都喜欢聚集在这些地方,热闹喜庆,更让人感受到属于桂平的城市精神面貌,那就是积极上向,自信阳光。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地方都消失了,要么改弦易辙,比如第二体育场;要么直接被占地拆除,比如灯光球场。
还有博物馆,作为广西历史最为悠久的地方之一,桂平的博物馆不但小,展品少,更是一点都不显眼,显得落寞不已。
想在桂平举办活动,都没有地方可选一般。或者想了解桂平的历史,小小的博物馆根本满足不了人们探寻的好奇心!
简单来说,桂平是不是应该应该这些加强城市文化地标建设,重提桂平精神?
更何况这些城市基础设施,不但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更可以拉动经济。
有人会说,这些地方在哪建设比较好?桂平的南江或者北江对面大把地方可以选,只要做好规划和布局,这将会是桂平的一个提质机会!
比如说,在南江对岸那片尚未开发的广阔土地,若是在这里建起一座现代化的文化体育中心,会是什么景象?
傍晚时分,市民们沿着江畔步道散步,孩子们在新建的球场奔跑,露天剧场里传来阵阵歌声,博物馆的玻璃幕墙映照着夕阳的余晖,诉说着桂平千年的故事。
人们的情感有了去处,娱乐有了去处,能不安定安稳吗?
城市的灵魂,不仅在于高楼大厦,更在于那些能凝聚人心的公共空间。
一座没有文化地标的城市,就像一幅没有色彩的画,再繁华也显得空洞。桂平曾是广西重要的商贸文化中心,如今却因基础设施的缺失而渐渐失去活力。
若能重新规划,将南江或北江沿岸打造成集文化、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城市新名片,并且在三角咀建桥通连,这不仅能唤醒老桂平人的记忆,更能吸引年轻人留下来,甚至带动旅游发展。
或许有人担心投入巨大,但长远来看,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才能留住人才、激活经济。当人们在广场上跳舞,在博物馆里沉思,在体育场上挥洒汗水时,那种属于桂平的自信与热情自然会重新燃起。
这不仅是建设几座场馆,更是重塑一座城市的精神家园。
当然了,如果能着重打造桂平老城区“东西七里三,南北三里七”之地,那么对于桂平来说,重现千年古郡的星光也是很有希望的。在十五五的规划中,提到需要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经济”,这对于桂平来说,何尝不是机会和机遇?
桂平加油!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