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在网络上经常看到和听到一种论调,那就是“桂平应该成立为一座地级市才是!”很多人从历史层面,从经济层面,从人心方面来阐述支持这个理由。总之就是觉得,桂平屈尊“县级市”,还被贵港代管,有所不甘!觉得不值!
威记作为桂平人,自然也是希望桂平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因为威记也不想背井离乡在外乡搬砖拧螺丝,早日回到桂平啊!
![]()
不过身居外乡时间久了,跳出桂平来回看桂平,觉得觉得虽然希望桂平能成为一座“地级市”,可是差距还有很大!
先不要说什么经济,地理,交通等这些常规的比较和条件,网络上都写滥了。单是从桂平的城市建设和基础配套设施来说,桂平就离“地级市”的标准很遥远!
桂平“撤县设市”也有三十多年了,城市发展看着也可以,高楼变多了,两个对面江也开始有所发展,交通也比以前好多了。
可是要是生活在桂平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桂平没有专门的体育场馆,没有专门的文体娱乐设施,没有专门的城市集会场所。有什么大活动,可能也就是公园门口的广场了,那还是由曾经的第二体育场改建而成。
还会发现,桂平的博物馆小而厌仄,陈列品,藏品展示少得可怜!很多还是以图片形式展示!这样的博物馆体量,跟桂平的千年古郡历史,悠久灿烂的历史不符。哪里能体现出桂平的城市气质和精神,还有风韵?
简单来说,如今的桂平就是一个松散而缺乏凝聚的地方,体现不出来应该有的地方精神面貌!想成为地级市,除了经济发展,还应该要有城市内核的展现!
而这些城市基础建设和场所,就是非常好的城市文化地标,也是非常好的展示“桂平精神”之地。可以想想,一座可以充分展示桂平历史人文的博物馆,一座可以举办大型文体活动的体育场馆,也来一场港星演唱会,可以让多少桂平人流连聚集,释放情怀?
至于说地方,两个对岸地方多的是!只要规划和布局,带动的可不只是经济发展!
另外,跳出硬件设施的局限,桂平要成为地级市更需要一场深刻的"城市觉醒"。
那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早茶摊升腾的烟火气,市井粉摊的喧嚣日常,西山脚下传唱了百年的采茶调,紫荆山深处瑶族阿婆手中的五彩织锦——这些才是真正能编织城市灵魂的经纬。
城市升级从来不是简单的行政晋级游戏。桂平缺的不是地级市的名号,而是将"广西粮仓"的农耕智慧转化为现代产业的能力。当隔壁平南的纺织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时,我们还在争论该把高铁站建在江南还是江北。
值得玩味的是,那些喊着"升级地级市"最响亮的年轻人,往往也是春节返程行李箱塞满螺蛳粉的那批人。他们向往的或许不是行政级别的提升,而是能让才华安放的现代都市生态。
站在大藤峡水利枢纽的观景台上远眺,忽然明白桂平需要的不是与贵港的行政切割,而是学会像江水那样——既保持奔流的个性,又能融入西江经济带的壮阔。
毕竟,真正的城市升级,从来都是从改变窨井盖的造型这些细节开始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基础打好了,“地级市”之梦才有实现的可能!不然,也就只能是梦而已!
桂平加油!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