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原陆军总司令萨柳科夫大将因快满70岁退居二线,接任者是49岁的莫尔德维切夫上将。这位“75后”将领不仅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最年轻的陆军总司令,还被视为俄军战后改革的关键人物。他的晋升备受关注,不仅因为战功显赫,还因为他曾在俄乌战争中经历了一场离奇的“起死回生”事件。
![]()
2022年3月,乌克兰政府对外宣布,莫尔德维切夫在赫尔松前线阵亡,成为俄军首位被击毙的中将级集团军司令。这一消息引发全球轰动,甚至被用来批评俄军指挥体系的混乱。
然而,几个月后,这位“阵亡”的将领却重新出现在战场上,继续指挥作战。事实证明,莫尔德维切夫当时并未阵亡,而是正在参与马里乌波尔围城战。这场战役是俄乌战争中的首次大规模城市攻防战,他的指挥表现堪称老练。
![]()
在马里乌波尔战役中,莫尔德维切夫迅速完成合围,并通过重炮和轰炸机的配合逐步瓦解乌军防线。尽管乌军在亚速钢铁厂的持久抵抗成为乌克兰反抗的象征,但俄军最终控制了这座战略重镇,为后续战事打下了基础。
![]()
2023年他被任命为俄中央军区司令,2023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中负责指挥中央集团军,莫尔德维切夫再次展现出卓越的指挥能力。在阿卡迪夫卡战役中,他率领中部集群发起进攻。这座乌克兰东部与南部的战略咽喉早已被乌军打造为前线堡垒,防御体系极为坚固。
然而,莫尔德维切夫打破了俄军传统的“重锤”猛攻战术,灵活调整战略。他利用无人机和电子战系统削弱乌军防线,通过小规模精锐部队引导远程火力逐步拔除敌方工事,并大胆采用“管道战术”,让俄军特种部队穿越乌军后方,最终迫使乌军撤退。这场战役不仅体现了莫尔德维切夫的战术创新,也彰显了俄军在信息化战争中的进步。
![]()
莫尔德维切夫的晋升被视为俄军战后改革的风向标。俄乌战争暴露了俄军诸多问题:营级战术群在高烈度战争中的保障能力不足,无人机和制导武器的发展滞后,电子战系统的应用水平落后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战后进行全面改革。而莫尔德维切夫在战争中展现出的拥抱新装备、新战术的能力,为俄军未来的改革提供了方向。
![]()
尽管战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结束,但俄罗斯陆军的任务远未结束。乌克兰在欧美支持下仍是主要对手,莫尔德维切夫的核心任务,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为俄军准备下一场可能的战争。他的晋升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俄军年轻化和专业化的象征。
作为一名“75后”将领,莫尔德维切夫有足够时间推动俄军的长期改革。如果他能够在未来的改革中取得突破,或许将成为俄罗斯军队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陆军总司令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