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后,台海局势的天平开始发生微妙变化。
岛内政坛突然刮起了一阵"疑美论"的风潮,这可不是空穴来风。
赖清德原本指望着能像以往那样"过境"美国,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被美方明确拒绝。
眼看着山姆大叔的脸色变了,赖清德也不是傻子,立马开始调整外交策略。
既然东边不亮西边亮,美国这条线走不通,那就试试欧洲这张牌。
台湾当局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欧洲不是一直标榜自己重视"民主价值"吗?那正好可以在这个议题上做文章。
![]()
赖清德的第一步棋就是派出萧美琴。
这位前"驻美代表"可不是一般人,她口才了得,最适合打头阵。
萧美琴这次欧洲行可谓是"豪华配置",直接包了架专机飞往布鲁塞尔,参加所谓的"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年度峰会。
这个联盟听起来挺官方的,实际上就是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政治组织。
萧美琴在欧洲议会的发言可谓是精心准备,字字珠玑,句句都在暗示台湾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
欧洲议会给萧美琴提供发言平台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越过了外交红线。
要知道,欧盟在官方立场上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可这次的行为明显与这个原则背道而驰。
这不是什么"民间交流",而是实实在在的政治表态。
![]()
萧美琴的欧洲行刚结束,蔡英文就接到了赖清德的"委派"。
目的地是德国柏林。她要参加的是一个叫做"自由会议"的活动。
蔡英文在柏林的表态更加直白,她公开表达了要"与欧洲及其他理念相近的伙伴站在一起"的决心。
这话说得很有艺术性,既没有直接挑衅,又明确表达了立场。
德国方面虽然在官方立场上依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可实际行动却是另一回事,不仅允许蔡英文入境,还为她的活动提供了便利。
欧盟在这个敏感时刻允许台湾代表访问并提供发言平台,绝不是偶然的。
当前中欧关系正处在一个微妙的节点上,贸易纠纷、技术竞争、地缘政治博弈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双方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
中国方面的反应可以说是迅速而强硬。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声明中连用了四个"严重":严重损害中方核心利益、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冲击中欧政治互信。
中国驻欧盟使团还向欧方提出了严正交涉,这意味着这件事已经不仅仅是口头谴责这么简单了。
以往中国对于欧盟在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通常采取的是理性克制的态度,但这次的反应明显比以往更加强硬,这反映出中方对台湾问题的高度重视。
外交圈内人士分析,中国这次的强硬反应有着明确的信号意义。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任何外部势力都不应该也不能够插手干涉。
欧盟如果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可能面临的就不仅仅是外交抗议了,更实质性的反制措施可能会接踵而至。
![]()
从时间点来看,这次台湾代表的欧洲行正好卡在中欧贸易谈判的关键节点上。
欧盟可能想通过打"台湾牌"来在谈判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欧洲政客们还有一个惯用的手法,就是打"价值观"牌。
他们经常把经济议题包装成价值观问题,把贸易纠纷说成是"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这次让台湾代表在欧洲议会发言,很可能也是这种策略的体现。
通过给台湾代表提供平台,欧盟可以在国际舆论场上营造一种"支持民主"的形象,为自己在贸易谈判中的立场争取道德制高点。
![]()
赖清德这一系列操作背后,有着清晰的战略逻辑:既然硬实力拼不过,那就走软实力路线。
通过包装"民主价值"、"自由理念"等软性议题,来争取欧洲的同情和支持。
萧美琴和蔡英文在欧洲的发言,都紧紧围绕着这些主题展开,试图在价值观层面与欧洲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这种"联欧制华"的策略看起来很聪明,但实际上风险很大。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任何试图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的行为都会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击。
而且欧盟内部在对华政策上也不是铁板一块,各成员国都有自己的考量,台湾当局想要撬动整个欧盟的立场并不容易。
![]()
信息来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方网站相关声明 2. 中国驻欧盟使团官方发布的严正交涉声明 3. 欧洲议会官方网站关于相关会议的记录 4. 德国联邦政府官方网站关于活动的确认信息 5. 台湾地区相关政府部门的官方新闻稿 6. 中欧贸易纠纷相关的官方谈判进展报告 7. 荷兰安世半导体归属权争议的官方文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