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臭到无法忍受,印度民众走上街头,要求莫迪政府赶紧处理!
当地时间11月9日的新德里,空气中弥漫的酸臭味让人窒息,印度门纪念碑前挤满了戴着双层口罩的抗议者,有抱着孩子的家长,有举着“我想念呼吸”标语的环保人士,还有忍无可忍的普通市民,大家一边高喊口号一边拦截交通,就想让莫迪政府听听民众的呼声——我们只想吸一口干净的空气!可这场自发的抗议没持续多久,警方就以“未获示威许可”为由介入,没收标语、强行把部分人带上大巴驱散,现场混乱中,一位叫梅格娜的女士红着眼眶说:“年复一年都是这样,政府只说在努力,可我们连沟通的机会都没有,这种冷漠比雾霾还伤人”。
![]()
这场抗议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3000万新德里市民被“毒雾”逼到绝境的必然。11月10日清晨,当地空气质量指数直接飙到350以上,部分区域更是突破400,达到“严重污染”级别,空气中的PM2.5浓度最高时是世界卫生组织安全标准的20倍,相当于每天抽20支烟,不少人一出门就头痛、咳嗽不止,医院的呼吸道病人排起了长队。更让人揪心的是,新德里儿童肺功能异常率已经超过50%,孩子们在教室里都得戴着口罩,家长们看着心疼又愤怒。
而这背后藏着多重荒诞:10月的排灯节刚过,北方邦政府主导点燃260多万盏油灯刷新吉尼斯纪录,莫迪称之为“文化自信的象征”,可这些油灯燃烧产生的烟雾,再加上“绿色烟花”的残留,成了污染的“助推器”;流经市区的亚穆纳河上漂浮着厚厚的有毒泡沫,每天36亿升污水中近一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泡沫里的氨和磷酸盐又加重了空气的刺激性气味。
![]()
说起来,新德里的污染每年冬天都会上演,根源早就不是秘密。周边农业邦的农民秋收后焚烧秸秆,贡献了近三成PM2.5,可政府给的补贴连雇佣机械处理秸秆的成本都不够,焚烧仍是最省钱省事的选择;城里230多万辆机动车堵得水泄不通,公共交通每10万人仅45辆公交车,还不到伦敦的一半,低车速带来高排放,再加上近千家工业企业的废气,三者叠加后,遇上冬季干燥少风的气象条件和碗状地形,污染物根本散不出去。更让人无奈的是,治理污染的专项资金去年1亿美元使用率不足1%,377支执法队伍要管2000万人的烟花禁令,900多家车辆检测中心仅配一名审计人员,政策再好,执行不力也等于零。而且两党还在相互指责,把污染当成政治博弈的筹码,没人真正把民众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才让“每年治理每年更糟”的死循环一直延续。
在我看来,污染从来不是“发展的必然代价”,而是取舍失衡的结果。莫迪政府一边喊着207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一边放任短期利益破坏环境,一边拿着文化活动刷存在感,一边让市民在毒雾中挣扎,这种矛盾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治理污染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需要跨邦协同的机制,更需要放下政治博弈的私心,毕竟再宏大的发展蓝图,也得建立在民众能健康呼吸的基础上。
你觉得新德里的污染困局能打破吗?是该先保发展还是先护民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官媒信息来源
1. 国际在线 | 2025年11月10日 | 视频 | 印度新德里民众举行抗议活动:“我想念呼吸!”
2. 光明网 | 2024年10月20日 | 严重污染!印度首都,河面漂浮大量有毒泡沫!
3. CGTN Radio | 2025年11月10日 | 视频 | 印度新德里民众举行抗议活动:“我想念呼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