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哥哥家上初一的孩子第一次期中考的成绩出来了,竟然冲到班级第3名了,下个月就可以去拔尖的班级了。要知道这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时候成绩并不出彩,属于中等偏上一点点的水平。
![]()
那时候父母都担心孩子小升初的考试,让哥哥嫂嫂给孩子报班,拔高一下。但是他们夫妻俩都很淡定,一直要坚持按照他们的自己规划的来实行,孩子上初中后几次考试成绩都不错,现在还从普通班到尖子班去了,现在看来他们夫妻俩真的是很会布局。
语文,就抓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以前不理解,哥哥嫂嫂每周末不会催孩子写作业也不会给孩子报什么班,但是夫妻俩坚持每周末都抽出半天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有时候甚至是跑到别的城市的图书馆去逛半天。所以小侄子从小是个“小书迷”,去哪里玩他的书包里都会揣着一本书。
而且涉猎不同体裁的作品,从经典名著到现代散文,从新闻报道到科学小品,他在小学的时候都看了不少。
现在才明白语文学习的核心就在于阅读,它不仅是积累知识的途径,更是提升综合素养的关键。
![]()
数学,狠抓思维
数学家华罗庚曾强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体操能锻炼身体,数学能锻炼思维。”
以前我们一起带孩子去公园玩,哥哥嫂嫂引导孩子们关注动植物的生长状态,比如 “树叶秋天会变黄,那松树为什么四季常青?” 原来是通过生活的观察提问,能让孩子学会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培养逻辑推理与归纳能力。
他们家的玩具和设置了不同的分类,比如玩偶类、机械类、遥控类等等,然后让孩子自己收拾,现在才知道他们都是在生活中偷偷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他们家孩子不看动画片,却一家人刷了好几次的高斯数学、DK图解数学、超级课堂等这些纪录片,原来都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非单纯的公式记忆与题海战术。
![]()
英语,输入加输出
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 “输入假说” 认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 “可理解的输入” 时,语言学习才能有效发生。
因为在小县城想要有英语环境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周边很多孩子都会去早早去上英语培训班。一个星期一两节课左右,一节课大概一两百左右。按照哥哥嫂嫂他们的输入水平也是能够轻松负担的起。
但是他们夫妻俩一直都没给孩子报,每次英语考个六七十分,他们俩也不着急。就是照常每天给孩子听英语,看原版的英语教材和电影,后来还让孩子去玩“英语趣配音”,让孩子每天自己玩英语配音,原来这些都是在提前积累。现在孩子每次英语考试都能在140以上。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输入” 是基础,“输出” 是检验和提升,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做好输入加输出,才能切实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
小四门,提前接触
教育专家指出:“早期接触能帮助学生建立学科认知,降低后续学习的难度,激发学习兴趣。”
小四门涵盖的知识范围广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在初中阶段集中学习,若孩子之前毫无接触,可能会因知识量大、概念陌生而感到吃力。
提前接触并非要求学生过早深入学习复杂的知识点,而是通过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观看纪录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各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比如,通过阅读历史故事书,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初步认识地理和生物知识。提前接触能让学生在正式学习时更快地进入状态,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在小学阶段或初中预习阶段,有意识地让学生提前接触小四门知识,孩子到了初中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
![]()
普通的父母盯着孩子的眼前每次成绩,会布局的父母看得更远,会用最终的目标来倒退现在应该做的事,做好提前规划,不会因为成绩而焦虑,孩子学习也更轻松!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