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增肌减脂这一战略赛道的“希望之星”, ActRII (激活素II型受体)靶点迎来了继礼来之后的第二家跨国药企巨头。
2025年10月22日,阿斯利康在其第三季度财报中披露,已正式行使期权,收购SixPeaks公司的剩余股权,并支付1.7亿美元首付款,两年后再支付3000万美元延期对价,未来若达成特定监管里程碑,还将追加最高1亿美元里程碑金,使整笔交易的总对价最高达3亿美元。
早在2024年5月,阿斯利康就与SixPeaks公司签署协议,阿斯利康提供8000万美元的研发费用,同时锁定未来按预设价格收购SixPeaks的选择权。
此次阿斯利康选择行权,将SixPeaks公司收入旗下,也宣告这家头部跨国药企,正式杀入ActRII靶点。
SixPeaks公司成立于 2022年,地点在瑞士巴塞尔(Basel),其CEO曾在 Bayer担任全球药物研究与早期开发负责人,此前还在礼来担任过糖尿病与肥胖疾病首席科学家。
根据公开资料,SixPeaks公司定位于“为健康减重”开发新一代治疗方案,特别强调在体重下降过程中维护和增加骨骼肌质量。
这种理念,也正是当下减重药物赛道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比于被媒体大量报道的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等副作用,目前被广泛使用的GLP-1类的减重药物最被忽视的一个副作用,是在减少脂肪的同时,也无差别地减少了人体的肌肉含量。
有研究文献报道,在司美格鲁肽受试者减掉的体重中,有近40%可归因于肌肉的减少,而肌肉的大量减少,将带来运动功能失调、免疫能力下降等各种副作用,同时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风险。
在若干可选靶点中,SixPeaks公司选择了“all in”激活素II型受体ActRII。
目前,SixPeaks公司拥有包括靶向ActRIIA/B的双抗、靶向ActRIIA/B与GLP-1的偶联物等多款在研管线,目前都处于临床前研究状态。
在诸多跨国药企中,礼来是布局ActRII最早,目前临床进度也最快。
2023年7月14日,礼来宣布收购非上市公司Versanis,交易金额高达19.25亿美元,从而获得了Bimagrumab这款激活素II型受体拮抗剂。
在2025年的ADA大会上,礼来首次向外界公布了Bimagrumab联合司美格鲁肽,在超重和肥胖适应症上的2b临床研究结果。
从减重效果来看,数据堪称惊艳:治疗72周时,Bimagrumab单药治疗组减重10.8%,但100%来自于脂肪,并且肌肉增加2.5%;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减重15.7%,但只有71.5%来自于脂肪,肌肉损失7.4%;联合治疗组减重22.1%,92.9%来自于脂肪,肌肉只损失2.9%。
这一亮眼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了ActRII靶点与GLP-1靶点组合后巨大的增肌减脂功效。
这一次,阿斯利康愿意为临床前的ActRII管线掏出数亿美金级别的总对价,是又一家巨头药企,用真金白银对ActRII靶点的有力背书。
目前,在众多中国Biotech公司中,也有多家布局ActRII靶点,其中不乏研发进度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位置。
来凯医药
来凯医药被行业和媒体普遍认为是“中国ActRII靶点领军者”,无论是从布局的广度还是研发进度,来凯医药都处于毫无疑问的领头羊位置。
目前,来凯医药已经拥有ActRII靶点完整的产品矩阵,包括靶向ActRIIA的单抗LAE102、靶向ActRIIB的单抗LAE103,以及同时靶向ActRIIA/IIB的双靶点抗体LAE123(完全对标Bimagrumab)。
其中,LAE102目前的进展最快,这款药物是除了礼来的Bimagrumab以外,全球屈指可数的在减重适应症进入临床试验的ActRII管线。
2025年9月29日,来凯医药的ActRII单抗LAE102,公布了I期临床MAD研究数据。
在第5周时,LAE102的6mg/kg剂量组的受试者,平均瘦体重较基线增加了1.7%,同时平均脂肪质量也减少了2.2%;经安慰剂对照组调整后,平均瘦体重增加达4.6%,平均脂肪质量则减少了3.6%。
再次之前的2024年11月,来凯医药与礼来公司签署了临床合作协议,礼来将负责在美国执行LAE102的一项I期临床试验并承担相关费用,而来凯医药保留了LAE102的全球权益。
很显然,作为一家商业公司,礼来选择自掏腰包给LAE102做临床试验,必定是对这款管线有不小的兴趣,不排除在未来进行更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宜明昂科
宜明昂科有一款ActRIIA-Fc融合蛋白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但是针对的肺动脉高压适应症,不属于减重赛道。
此外,宜明昂科还有一款GLP-1与ActRIIA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该管线明确将用于减重适应症。
这个靶点组合,融合了GLP-1受体激动剂的减重机制和ActRIIA阻断剂的肌肉保护与增长机制,,也很有想象空间。
翰森制药
瀚森制药有一款靶向ActRIIA的在研管线KER-050,适应症是血液疾病。
这款管线,是在2021年12月,翰森制药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Keros 获得。
根据双方协议,翰森制药以2000万美元预付款及最高达1.7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获得了KER-050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