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十五届全运会主火炬
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点燃
一场深刻的保电升级已悄然完成
![]()
(图源:新华社)
11月1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专门提到十五运开幕式首次采用了“高可靠市电+新型储能在线”主供方案,性能优异、运行稳定,不再使用大型柴油机微网主供,为大型赛事保供电开辟新路,这也是《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中提到的重大活动对新技术应用的场景。
三万盏璀璨灯火背后是全球大型赛事首次采用“市电与储能主供”保电模式的成功实践,标志着我国电力保障能力实现从“保供应”到“优供应”的历史性跨越。
![]()
保电升级的硬核根基
![]()
开幕式电力保障工作,历来是对城市电网综合能力与应急管理水平的全面检验。
与以往依赖柴油发电机作为主供电源的模式不同,本届全运会开创性地采用“市电与储能主供”新模式,这一创新的底气源自广州电网持续的高可靠性。
![]()
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提供核心电力保障的奥体储能电站。
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宏
电网就像人体的经络,有了电才有人民百业。
如今,广州电网已建成441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024年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进入10分钟级别,为“市电与储能主供”提供了坚实基础。
![]()
广州供电局专家顾衍璋
广州电网的坚强网架让我们有了底气。经过近百次实验验证,我们确信‘市电与储能主供’模式完全能满足开幕式极端负荷需求。
这背后
是保电团队从零开始的艰辛探索
![]()
广州供电局保供电团队构建的“市电与储能主供”模式为开幕式提供了核心电力保障。
2024年秋,刚结束抗击台风“摩羯”抢修复电工作的顾衍璋,便带领团队开启技术攻坚。
在储能电站建设的“百日攻坚”中,顾衍璋和同事们放弃节假日,连续50天坚守,累计完成150余项优化改进,确保了20兆瓦/40兆瓦时储能系统高质量投运。
从不同变电站架设的4回专用供电线路,构成了开幕式供电的第一道坚固防线。而储能系统则是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的第二道防线,这就像为开幕式舞台搭建了一个“超级充电宝”,确保舞台灯光、音响“零闪动”。
为确保储能系统绝对可靠,团队对技术细节极致把控。
广州供电局技术专家陈俊在方案论证中,通过对30余组设备运行参数的反复演算,否定了存在协调控制风险的“柴发与储能并列运行”方案。
凭借详实的数据分析,他论证了离线热备用模式既能保持“随时启动”的备供状态,又能避免与储能系统的运行冲突,使可靠性得到提升,为系统投运排除障碍。
透明电网的智慧实践
![]()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电力保障指挥部,巨大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奥体中心供电线路的实时状态。这套智慧的保电系统,能精准监测到场馆内每一处重要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同为电力保障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
![]()
科技赋能,智慧保电,开幕式电力保障团队工作中。
这套先进系统的背后
是人工智能和我国自主研发的
“电鸿”物联网系统提供的技术支撑
它们共同构建了一套智能运维体系,能够高效协同全市数以百万计的智能电力终端,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和智能调度。
工作人员通过“空—天—地”协同的数字化平台,甚至可以远程操控机器狗进行线路巡检,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目前,广州电网已实现了输电、变电、配电、调控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日供电量首次突破4亿千瓦时。在十五运会保电现场,氢动力无人机、机器人等组成的“智能保电小队”,进一步增强了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这一创新实践,也正是广州供电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部署的生动写照。数字化技术让保电工作从“人海战术”升级为“智慧运维”,为大型活动保电树立了新标杆,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城市能源的未来之路
![]()
来自青海、云南、广东三地的光伏电能,与云南、广西山水间奔涌的绿电,在广州的天海间汇聚,形成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共同实现了广州赛区场馆100%绿电供应。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成就,更是广州以智慧电网支撑城市绿色发展的系统性答卷。
![]()
氢能应急电源车作为移动储能力量,与智慧保电系统协同配合,共同筑牢保供电的“防线”。
通过购买绿色电力证书匹配西部清洁能源,广州供电局充分挖掘本地光伏潜力——如在奥体中心屋顶铺设4000余平方米光伏板,广州为湾区打造了一个“远方绿电送来、本地绿电生根”的绿色样板。据测算,整个十五运期间,广州赛区场馆将消纳绿电约8565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7.7万吨。
![]()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南方区域“风光水储”协同发展的大格局。截至2025年,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已突破2.6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比例提升至40.5%,相当于每用2度电就有约1度是绿电。
当十五运主题曲《天海一心》响彻奥体中心,近十七万平方米的主场馆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全运盛会终将落幕,但这套融合了电网可靠性、数字智能化和绿色低碳的保电新模式,如同那晚点亮梦想的灯火,已深深烙入这座城市的肌理,将持续为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策划:李崧
审核:陈靖之
签发:徐莹
![]()
(点击标题解锁精彩内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