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韩韩(作者系蓝媒汇创始人)
一场“机器人历史上第一次被迫证明自己是机器人”的乌龙,让小鹏还有旗下的高阶人形机器人“小姐姐”IRON,站在了全球科技圈的聚光灯下。
大家都在讨论IRON走猫步时的优雅、都在揣测是否是真人扮演、都在吹毛求疵的找缺陷时,上周小鹏的发布会上其实还有纯电转混动、飞天汽车、重塑AI逻辑等各种爆点元素。
在受邀参观了2025小鹏科技日之后,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小鹏真的变了。这种“变”,不光是从以前秉承纯电到现在涉足混动之类的产品上的“变”、从地面汽车到飞行汽车的“变”,而是从技术、产品及发展逻辑、根本性基础、甚至更抽象一点,小鹏这家公司的精气神儿都变了。
两天的发布会看下来,我有四点感想如下:
![]()
第一,改变世界的突破,真的需要一点运气。
何小鹏在分享时提到的一个细节我很感兴趣,就是小鹏第二代VLA大模型的研发其实一直很困难,技术团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成果、甚至都不好意思参加高管会。但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新的算法逻辑、解决了一个场景片段下的问题,进而推导到全场景,并意外发现效果斐然。
而这个第二代VLA,在我看来就是整场发布会的核心:传统的AI模型中存在一个必要的链条,即:现实世界的各种要素采集——转化为AI能理解的数据语言——再转化为确定性的动作。这中间存在两次语言上的转译,存在信息延迟与信息损耗。第二代VLA能去掉“转化为AI能理解的数据语言”这个步骤,将会大大降低AI幻觉、提升处理的精度速度与拟人度。
我能想象的,是直接让载体通过传感器与摄像头、以VLA模型更精准高效的理解世界,最终达成目标。对比未来广阔的前景,它当下对智驾的提升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附属品罢了。
![]()
第二,“物理AI”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真的会重构当前的生态格局的发展方向。
这次小鹏科技日的主题叫“涌现”,虽然何小鹏现场将其称为科技行业的“奇点”、一切新事物的开始。但我更想将其解释为VLA技术突破带来的前景展望与成果爆发,这种成果爆发又形成链条反应、最终催生出了物理AI这个终极目标。
实际上AI行业自当初openAI以大数据加算法的“邪修”之路给AI圈定好发展路径后,一直没能拿出确切的、真正的AGI,也就是通用大模型。以至于知乎上有一个灵魂发问——我们是不是点错科技树了?
而从物理切入到AI世界,等于给全世界开启了一条另辟蹊径的、更接近AI本质的钥匙。可以说只是迈出的一小步,也足以让小鹏从一家造车公司,瞬间完成了到全球顶级科技公司的转变。
![]()
第三,AI机器人的未来已来。
IRON从现身发布会的惊艳、到网上剧烈的质疑与争议、再到剪去衣服肌肉的自证,几乎就是一场向全世界宣告AI机器人“未来已来”的完美发布会。
设想一下,一个搭载了成熟的第二代VLA模型、能与人类站在同一维度认识真实世界、体态高度拟人、具备性别特征的机器人出现,到底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冲击?情感陪伴、公共职能、养老哺育等领域又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而它的被迫自证是一场很悲哀的事情,代表着很多声音很多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幻想未来世界的激情了。
![]()
能走猫步的IRON诞生,其意义也被太多人低估了。它根本不是一个炫技的产品,而是能切实冲击整个产业发展方向、乃至社会伦理重新架构的。这也是马斯克点赞、小鹏美股港股大涨超12%的根本原因——以往的机器人仍然摆脱不了机器二字,但IRON从某种角度上说已经是“人”了。
![]()
第四,再次感慨下理工男的执拗,或者叫浪漫。
虽然小鹏对理工男这个标签不是很感冒,但从两场发布会的内容来看,身上那股子执拗劲越来越典型了。
在理工男的世界中,他们会有一个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然后为了这个想象而不懈的努力并最终实现它。比如在经典的科幻电影中,机器人就应该像《终结者》中的T800那样有人味儿,汽车就应该像《第五元素》中的那样出现在天上,AI就该是让它认识理解并思考物理世界、而不是简单的数据堆叠与推理。
所以有了可以走猫步的IRON、有了汇天的陆地航母、有了对VLA的开源,都是对那个想象世界的复刻。
从想象到实现,我愿称这个过程是“理工男的终极浪漫”。
阅读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