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见过Malbon夫妇,你就会理解,一个可爱的卡通头像为什么可以在全世界高尔夫爱好者中获得这样的共鸣与认同。
![]()
Stephen Malbon是一个疯狂的高尔夫爱好者。在刚刚开业的Malbon中国总部藏着的诸多细节,都是他当年在洛杉矶创立第一家店铺时的执念:比如店铺里一定要有的Full Swing模拟器;推杆果岭台上的球必须摆成专业的金字塔形,因为那样能触发高尔夫爱好者的共鸣;每一家Malbon店铺的墙面上都挂着一幅油画——那是他用自己在世界各地著名球场的练习场上的打痕图片为蓝本绘制的。嗯,像职业球员那样均匀平衡的打痕,你没猜错,Stephen Malbon还是一个零差点球员。无论是店铺里,球场上,在任何球具和球可以触达的地方,他都像你身边的高尔夫球迷一样,忍不住想要挥几杆。
![]()
每家Malbon店铺都挂着一幅Stephen的打痕油画
他还是一个疯狂的艺术家,在纸和笔面前,他可以随时随地写写画画。你很难想象,一个简单的卡通形象,在他的笔下有那么多的变形与演绎。当Malbon走向世界不同国家时,那些跨文化中的禁忌与吸引力,让他产生了更多的好奇。
当Stephen Malbon随时随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妻子Erica是那个冷静而更坚定的现实派。她关注合作伙伴、关注当下每一个流程的进行、关注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和青少年高尔夫爱好者踏上球场和他们的审美,更关键的,在Malbon这个品牌还只是Stephen笔下的数百张漫画像时,Erica推动他创立了品牌;她推动了Malbon走向中国和更多亚洲市场。
争议?当然有。他们的解决方式很简单:每条路只能有一个开车的人,假如这是一段两个人都想开的路?太太说了算。是的,在他们的眼中,Malbon就像是一辆轮流驾驶的汽车,对高尔夫、艺术和生活的热情以及爱成了其中最大的动力。这或许才是那个可爱的卡通头像赢得你青睐的深层次原因。
今年九月,在Malbon中国总部的开幕仪式上,Stephen Malbon和妻子Erica共同接受了《高尔夫大师》的独家专访,这或许会让你更了解这对潮牌缔造者背后的故事。
![]()
GD:对你们来说,高尔夫意味着什么?
Stephen:高尔夫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它给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增添了特别的意义—无论是时尚、旅行、艺术还是家庭,高尔夫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做的每件事最后都与高尔夫相连。因为热爱,我们才能走到这一步,我们非常高兴。
Erica:我们总说“高尔夫就是生活”,因为高尔夫一直是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一项能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的运动,承载着许多美好的价值也充满乐趣。我们热爱高尔夫。
GD:Malbon 最初源自一个卡通角色,你能分享一下这个故事吗?
Stephen:它叫“Buckets”,一开始只是我在社交媒体上的绘画,用它来记录自己的情绪和灵感。有时候我一天要分享几十个图像,它来自传统的高尔夫球,因为我尊重传统。然后我会给它加上一些新的、有趣的、有创意的和未来感的元素,在我看来,Buckets是高尔夫过去和未来的平衡。后来我又画了我们现在经典的手写体logo,简约传统,符合一个高尔夫公司的调性。但当这个logo和卡通形象组合起来时,你会觉得它有趣、可爱、活泼,它可以变形成任何一种人格,就像我们自己一样。十年前我痴迷于手绘这些图案和打球,直到某一天Erica鼓励我把这份热爱变成事业。她从小陪父母打球,理解我的热情和快乐所在,虽然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创业的方向和商业模式,但我们想把脑海里的高尔夫世界和现实结合起来,于是,我们创立了 Malbon——如今,我们的中国总部在深圳开幕。
![]()
Stephen现场手绘设计
GD:全球有那么多高尔夫生活方式品牌,Malbon Golf有什么不同?你们如何看待“颠覆性”这个标签?
Stephen:在 Malbon 出现之前,高尔夫品牌似乎都很“规矩”——打高尔夫就得符合某种标准:穿着、言行都得中规中矩。好像在特定的环境里,你就不能表达自己对音乐、艺术、时尚或者文化的热爱。所以我们成了第一个让人们“大胆做自己”的品牌,激励更多人参与高尔夫,勇敢表达个性,高尔夫之外的个性。假如这被称为“颠覆”,那也无妨。但我们的初衷是通过创意与灵感去启发他人,推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颠覆”往往只是副产品。
Erica:没错。Malbon的使命是激励年轻人加入这项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我们一直强调自我表达——通过穿搭、社交和生活方式去展示自己。我们将这些元素结合成一个品牌和生活方式,并很高兴能把这样的理念带到中国和世界各地。
GD:说到高尔夫之外的个性表达,旅行与全球文化似乎对Malbon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Stephen:作为一个艺术家,灵感来自所见所闻。所以我们常常与家人旅行——去世界各地。因为Erica的家族在菲律宾有很多亲人,所以我们也经常去菲律宾和其他亚洲国家。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会去感受当地的食物、建筑、音乐和艺术并因此被触动。这些体验都储存在我们脑海里,后来就会成为设计灵感,呈现在系列产品或门店陈设中。旅行让我们保持灵感与活力。
Erica:旅行是我们保持好奇与成长的关键。通过这些新鲜的体验,我们才能讲出更真实、更有温度的故事—无论是产品、摄影还是活动。持续的好奇,带来持续的灵感。
![]()
9月开幕的Malbon中国总部二楼藏着一个惬意的咖啡店
GD:这是你们第一次来中国吗?
Erica:不是。我们在大概十二三年前来过上海,也多次到访中国香港,不过这次的深圳是第一次。我们非常尊重中国文化——这里的历史、美食与创造力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Stephen:其实有个小故事。一年前我在香港高尔夫俱乐部打球,打到后9洞的某个3杆洞,有朋友指着远方的城市告诉我:“那边就是深圳。”我当时就被它的规模和现代感震撼。朋友给我讲了一些关于深圳作为科技之都的故事,也听说就是短短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个小渔村。从那时起,这个城市的活力与未来感就印在我心里,这次Malbon中国总部推出的深圳限定系列里,你也能看到我们对深圳的理解和它带给我们的灵感。
![]()
GD:为什么此时进入中国市场?与TKG和Kitson的合作是怎么开始的?
Stephen:我们很早就开始了和TKG在菲律宾及越南合作,拓展到中国是很自然的。Kitson兄弟和我们的关系很好,他们是很棒的合作伙伴,我们有对高尔夫的共同热情,也有很多共同的朋友。
Erica: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我们最看重理念是否一致。与TKG的合作正是因为我们在高尔夫、文化、时尚上的价值观完全契合。这份共鸣让合作变得特别。
GD:为什么把中国总部设在深圳,而首家零售店选择在上海?
Erica:选深圳是因为它距离工厂与设计团队都很近,非常适合产品开发与生产。而上海拥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创意能量,是中国时尚与设计的重要中心。我们希望旗舰店能扎根于一个兼具传统与先锋气质的城市。对Malbon来说,上海是理想的起点。
![]()
GD:Malbon一直强调“社区”而非“店铺”。这一理念在中国将如何体现?
Stephen:社区一直是我们的核心。我们在美国洛杉矶的第一家店铺就起步于一个多样化的社区,当时我们还没有推出任何Malbon的产品。我们的规划是,创建一个高尔夫爱好者们聚会的场所,举办高尔夫活动,促进大家的交流。我们的店铺的确有商品销售的部门,但更多的是关于生活方式,是让人了解品牌、体验生活方式的“聚会空间”。
Erica:没错。就像我们现在所在的深圳总部,这里有设计实验室、展厅和高尔夫模拟区。来到这里,人们可以亲身体验、互动和打球。这不只是交易的场所,更是参与和共创的空间。
GD:作为夫妻,共同创业是什么体验?
Erica:不全是最完美的,但也不全是最糟糕的。
Stephen:对,不是一切都好,也不是一切都坏。
Erica:我们都对这项事业充满热情,显然它也已经成了家庭共同的事业。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已经完全融合,因为这样,所以很难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但我们共同做热爱的事、一起旅行、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和最棒的人合作并共享创意,这都是美好的经历。尤其是你的商业伴侣刚好是最信任的丈夫,这让我心存感激。我猜,你也这么想。哈哈。
Stephen:当然。不过有一点很重要,这些年我们学会了“分工合作”。就像开车——一次只能一个人握方向盘。只要彼此尊重、明确分工,就能顺利前行。家庭与事业都一样,需要互信与理解。我们把工作当作乐趣,也把生活当作创作,这样的日子其实很幸福。
GD: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女性高尔夫群体迅速增长。你们对女性高尔夫的愿景是什么?
Erica:女性是高尔夫增长最快的群体,这让人非常兴奋。过去高尔夫总被视为“男性的运动”,Malbon 正在改变这种刻板印象。作为一名热爱高尔夫的女性,我希望通过设计让女性在球场内外都能自信、自在地表达自己。所以未来,我们也会推出更多女性系列和体验项目。
![]()
Malbon夫妇在中国总部体验店内的拍照亭装置
GD:对 Malbon在中国的发展有何期待?
Erica:Malbon是一个受高尔夫启发的生活方式品牌,我们希望帮助人们在球场内外都能表达自己,感受创造力与归属感。因此,我们也希望把自己心中的高尔夫世界带到中国——一个有趣、时尚、包容的世界。我们也将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产品系列与零售体验,让更多人感受Malbon的精神。
Stephen:在来到中国之前,朋友告诉我,在中国已经有非常多Malbon的粉丝并穿着我们的产品下场。在中国的行程中我也看到了这一点,我们非常感谢大家能成为品牌的一部分。进入中国市场时,我们也推出了特别版的Buckets图案,向中国传统致敬。同时,针对店铺所在的城市,我们也会推出城市限定,就像深圳这个充满数字和未来感的设计一样。通过我们的设计,我们希望跨国度、跨领域的文化能够彼此连接。也期待在中国和更多的高尔夫爱好者一起打球、交流、共度美好时光。
本文选自《高尔夫大师》11月刊
近期精彩不容错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