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美三战三败,为何说中国实力被严重低估呢?美国商业巨头访华后,什么事情让他们直接破防呢?
特朗普“二次进宫”后,其关税大棒之所以屡试不爽,并给美国带来数千亿美元的“红利”,那是因为这些对手不是中国。当他碰到中国的时候,结果是“三战三败”,无论是关税战、贸易战还是科技战,都输给中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
关税战的打响始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决定,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极限施压的方式缩小贸易逆差,甚至幻想让制造业回流本土。
然而事与愿违,中国庞大的产业体系与市场韧性超出了美方预期,2017 年至 2024 年间,对美出口占中国对外出口的比重从 19% 一路下滑到 14.7%,但中国对外出口总量、增量、质量 “三量” 齐升,贸易顺差并未因关税壁垒而大幅收缩。
![]()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中,与中国输美商品相关的品类同比上涨 3.2%,家具、电子产品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商品涨价尤为明显,关税成本最终转嫁到了美国民众身上。
更让美方始料未及的是本土产业的抗议浪潮,美国农场主曾是关税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如今却成了最大受害者。
![]()
中国调整进口结构后,对美大豆、玉米的采购量大幅下降,转而增加了来自巴西、阿根廷等国的进口,美国农业协会统计显示,2024 年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额同比下降 28%,超过 300 家中小型农场因滞销破产。
制造业的处境同样艰难,美国汽车制造商依赖中国生产的零部件,关税加征导致每辆车生产成本增加近 1200 美元,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多次联名上书,要求取消对华关税限制,这种市场反噬让关税战的 “红利” 彻底沦为幻梦。
![]()
科技战的硝烟比关税战更为浓烈,美国试图通过构建 “铁幕高墙” 限制中国获取关键技术,阻碍中国创新进程。
特朗普政府不仅将数百家中企列入实体清单,还联合盟友打造技术封锁联盟,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光刻机等核心产品,甚至施压荷兰 ASML、韩国三星等企业暂停对华技术合作,妄图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遏制中国发展。
![]()
但历史证明,幻想终究是幻想,在美方极限施压下,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性,凭着坚韧毅力不断突破技术封锁。
中芯国际 14 纳米、7 纳米制程技术接连取得突破,华为搭载自研麒麟芯片的新款手机接连发售,打破了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的局面。
![]()
国产大模型 DeepSeek 等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在部分应用场景上取得了比 ChatGPT 等美国大模型更优异的成绩。2024 年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年产量比 “十三五” 末增长 72.6%,增加约 1900 亿块,越来越多产品装上了 “中国芯”。
美国的科技封锁不仅未能遏制中国,反而让自身企业蒙受损失。
![]()
高通公司曾因禁令失去中国市场份额,2023 年其在华营收同比下降 19%,直到获得临时许可才勉强稳住局面。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机器人、航空航天、无人机、智能驾驶等尖端领域,通过自主研发、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逐步实现了从 “追赶者” 到 “领跑者” 的转变,这一系列突破性成就,证明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的崛起势不可挡。
![]()
在关税与科技封锁之外,美国还试图在制造业领域对中国发起围堵,鼓吹 “脱钩断链”,推动供应链与中国分离。
但中国制造业的深厚根基与升级态势,让这种围堵再次落空,连续 15 年稳坐全球制造业 “头把交椅” 的中国,每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 30 万亿元,200 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优势无可替代。
![]()
美国针对中国船舶制造业的限制措施更能说明问题,白宫曾提议对与中国船舶运营商和中国建造的船舶相关的国际海运服务征收 “费用” 并施加限制,但中国造船业对美出口不足 1%,这些限制影响十分有限。
不仅如此,中国制造业正积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2024 年我国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 46.3 万家,是 2020 年的 1.7 倍,已有超 570 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 2500 强,占比近四分之一。
![]()
高端制造领域的突破更是亮眼,国产大型邮轮 “爱达・魔都号” 建成运营,国产大飞机 C919 实现商业飞行,5G 通信设备、“复兴号” 动车组、光伏发电装备等一大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
2025 年 3 月,美国政商界掀起了一股密集访华潮,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戴安斯率先启程,他曾在上世纪 90 年代在华担任美企高管,还参与过特朗普首个任期的中美经贸磋商,此次访华被外界视为中美保持沟通的重要举措。
![]()
几乎与戴安斯同步,礼来、高通、苹果、黑石、嘉吉、联邦快递等众多知名美企负责人纷纷来到北京,他们的重要议程之一是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此次论坛的美企阵容强大,达到 27 家,占外企总数的约三分之一。
这些美国商业巨头本带着试探与博弈的心态而来,却在亲身感受中国市场后,切实体会到了 “事情不妙”—— 中国的发展实力与市场活力远超此前预判,而美国的封锁政策正在让美企错失巨大机遇。
![]()
泰佩思琦集团首席执行官高乔安在接受专访时指出,中国政府为提振消费推出多项举措,让他们备受鼓舞,期待实现 “三年开百家新店” 的目标。
礼来制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戴文睿强调,中国是礼来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承诺持续加大投入,扩大在华产能。
博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福阳也明确表示,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高质量发展。
![]()
中方高层在会见戴安斯一行时,表态坦率而清晰,也再次强调了中美经贸互利共赢的本质,而美企巨头们的表态,恰恰反映出他们对开放合作的迫切需求。
美国的限制措施不仅严重违背经济运行逻辑,更让本土企业面临市场流失的风险,营商环境持续恶化、通货膨胀压力加剧、全球要素流通受阻等问题,正在不断侵蚀美国经济的根基。
![]()
关税战的反噬、科技封锁的失效、产业围堵的落空,美国发起的三场较量均以失利告终,这背后是对中国实力的严重低估。
当前,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包括美企在内的全球企业提供发展舞台,而美国的单边主义举措只会让自身陷入困境。
唯有摒弃零和思维,回到对话合作轨道,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市场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