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守护财产安全是保护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连日来,面对电信诈骗、涉诈犯罪等侵害群众财产权益的违法行为,重庆公安机关快速响应、精准施策,用责任与担当为群众的“钱袋子”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江津公安:紧急拦截,反诈劝阻护民财
近日,江津区公安局四面山派出所反诈预警劝阻平台下发一条紧急预警指令,显示辖区居民杨女士正处于电信诈骗高危风险中。情况紧急,民警第一时间拨打杨女士电话劝阻,然而电话始终无法接通。随后民警通过联系杨女士家属得知其目前工作的民宿地址,并立即驱车前往。
抵达后,民警在民宿保安亭内找到了杨女士。此时,杨女士的手机正处于被他人远程操控的状态,情况十分危急。民警见状,立即帮助杨女士关闭了手机上的远程操控程序,并及时拔出手机卡,彻底切断了诈骗分子与杨女士手机的连接。经了解,民警发现杨女士遭遇的正是典型的“冒充客服类”诈骗,民警耐心地向杨女士讲解此类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法,并结合近期辖区内发生的多起类似电信诈骗案例,向杨女士剖析诈骗分子的套路,细致讲解反诈知识。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耐心劝解与普法宣传,杨女士终于幡然醒悟。“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及时赶到,我的钱可能就没了!” 醒悟后的杨女士对民警连连道谢。
涪陵公安:精准发力,打掉跨区涉诈团伙
近日,涪陵区公安局龙潭派出所联合多部门,成功捣毁一个流窜于市内多个区域的涉诈操作手犯罪团伙。不久前,辖区居民付某在浏览某平台视频时,被一则“无抵押、低利息、快速放款”的贷款广告所吸引。由于急需资金,他便主动联系了广告发布者。随后,付某通过软件添加了“管经理”,并前往约定地点与其会面。在“管经理”的诱导下,付某将自己的银行卡和手机交给对方“走流水”。“流水”刷完后,付某回家等待放款,结果钱没等到,反倒等来了民警的电话。
民警立案后,依据付某提供的信息顺藤摸瓜,初步锁定管某、毛某2名可疑人员。通过对辖区内类似案件特点进行研判,逐步掌握了该团伙的作案规律,即以涉诈操作手为主要犯罪形式,在多个区域流窜作案。由于线下见面的方式隐秘性强,且2名嫌疑人的反侦查意识极为强烈,导致案件陷入僵局。后在重庆市公安局科信总队的支持下,经深度研判攻坚,终于成功揭开嫌疑人的“防护罩”。在明确两人身份信息和行动轨迹后,民警找准时机果断出击,将管某、毛某2人当场抓获,查获涉案2部手机及部分现金。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二人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石柱公安:细致搜寻,帮老人找回“养老钱”
“警察同志,我家几万块钱不见了,肯定是被偷了!”不久前,石柱县公安局西沱派出所接到辖区一位老人的紧急报警,称其辛苦积攒的六万元“养老钱”在家中不翼而飞。
接警后,民警迅速出动,第一时间赶赴老人家中。经了解,这笔钱是老人省吃俭用多年的积蓄,一直妥善存放,直至当日需用钱时才发现不见踪影。民警立即展开勘查,发现房屋门窗完好,室内整洁,无任何撬盗痕迹,初步排除了盗窃可能。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可能存在记忆偏差,导致现金存放位置一时难以想起。为尽快帮助老人,民警安抚其情绪,引导他回忆存放细节,同时协助对家中衣柜、储物箱、旧衣物等可能存放现金的角落进行细致排查。
经过近两小时耐心搜寻,民警最终在老人卧室一个闲置旧木箱的夹层内,找到了“失踪”的全部现金。经清点,六万元分文未少。“太感谢你们了!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拿着失而复得的养老钱,老人激动地紧握民警的双手,连声道谢。
从争分夺秒拦截诈骗,到深挖彻查涉诈团伙,再到细致寻回老人“养老钱”,重庆公安的每一次行动,都紧扣群众财产安全需求。他们用速度阻断损失,用力度打击犯罪,用温度化解焦虑,让“钱袋子”安全有保障,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每一次守护中愈发坚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