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当全球折叠屏市场增速放缓,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开始把折叠屏当作主力机使用。这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因为这些设备正在精准解决他们生活中的真实痛点。
上班族在拥挤的地铁里展开屏幕,同时处理邮件和修改方案;宝妈在厨房做饭时,用外屏快速查看菜谱和回复消息.....这些看似简单的场景,恰恰揭示了折叠屏最大的价值:在移动场景中,提供直板手机无法实现的效率与便利。
未来的折叠屏,不再需要向用户解释“为什么要折叠”,而是让他们在展开屏幕的瞬间就感受到:“这就是我需要的”。当技术真正融入生活场景时,折叠屏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2026成折叠屏市场关键拐点
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1780至1880万台,同比增幅仅2.9%,相比前几年的两位数增长明显放缓。
由此可见,全球折叠屏市场正从高速扩张阶段,进入增长乏力的调整期。
在中国市场,折叠屏依旧保持相对强势。2024全年出货量达917万台,同比增长30.8%,主要受益于前期换机需求的持续释放。
但这一势头在第四季度出现拐点,单季出货量为250万台,同比下滑9.6%,也是九个季度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已触顶,更可能是一场短期蓄力。
展望2026年,市场情绪转向积极。一方面,苹果传闻中的折叠机型有望带动新一轮技术创新与关注度;另一方面,轻巧的翻盖式设计正在回潮,或为市场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折叠屏手机,正在走出“技术炫技”的初期阶段,进入更讲究实用性与用户匹配的下一轮博弈。
那么,在这轮放缓之中,到底是谁在坚持购买折叠屏?又是谁将其真正用出了“性价比”?
女性市场成差异化竞争突破口
办公效率是折叠屏的核心战场,职场用户占比近60%,证明折叠屏的核心价值已从“科技尝鲜”转向“生产力工具”。
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厂商可进一步加强分屏操作、跨设备协同(如PC远程控制)以及AI办公助手等功能的整合,同时针对通勤和差旅场景优化续航与便携性。
此外,女性市场成为折叠屏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消费者对外观设计、便携性和社交自拍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与职场用户的需求明显区隔。
厂商应推出轻量化机型,并提供定制化配色与材质,同时强化外屏自拍功能(美颜+广角)并开发女性专属配件(如化妆镜模式、时尚保护壳)。
折叠屏市场现已进入“场景精细化运营”阶段。厂商不应再追求“全能旗舰”思维,而应根据不同场景如职场效率、女性社交和家庭娱乐等,推出专属产品定义。
![]()
图片
“瞬时交互”功能亟待创新
移动生产力是折叠屏的绝对统治场景。尤其在高效办公和出行旅行场景中,合计超过56%的用户需求,证明了折叠屏在解决移动场景效率痛点方面的核心价值。
无论是高铁办公、客户现场演示,还是暴雨天的通勤,其本质需求都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稳定输出”。
因此,厂商应重点开发场景化功能包,如“差旅模式”(自动增强信号、离线文档编辑、会议降噪等),以应对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特殊需求。
与此同时,折叠屏在“碎片化体验”方面也隐藏着巨大的潜力。虽然便捷生活和社交互动占比较小,但场景关键词(如厨房语音操作、外屏回消息、车库回微信)揭示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关键操作。
目前,折叠屏外屏的“瞬时交互”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现阶段外屏功能基本上是直板机的复刻),这为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
![]()
图片
全球市场进入“双寡头”格局
折叠屏手机已从早期的探索期,进入头部厂商必争的战略高地。
2024年,全球市场呈现“双寡头”格局,华为以31.2%市占率跃居第一,三星紧随其后,占比26.7%。荣耀以14.3%排名第三,摩托罗拉、小米等品牌则位列其后,形成显著的梯队分化。
三星依靠Galaxy Z Fold/Flip系列在欧美和亚洲维持影响力,但其份额已出现下滑。华为则凭借中国市场的强势增长快速上位,带动其全球份额逆势上扬,进一步加剧市场集中度。
![]()
图片
![]()
图片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格局变动的核心变量。2024年,华为在中国市场市占率已超过50%,并在2025年初攀升至惊人的73%,展现出强大的品牌统治力。
荣耀紧随其后,市占率为20.6%,vivo、小米、OPPO分别以11.1%、7.4%、5.3%位列第三至第五位。
![]()
图片
![]()
图片
华为构建起覆盖横向、纵向折叠乃至三折叠等多形态的产品线,在高端市场建立壁垒;其他品牌则主打差异化设计和性价比路线,争夺次高端与尝鲜型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的全球霸主三星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2024年甚至被IDC划入“others”类别,跌出主要厂商行列。
折叠屏之战,最终拼的不只是技术堆料,更是市场定位与用户共鸣。
下一步,折叠屏手机会朝哪些方向进化?哪些趋势才是真正值得长期关注的风向标?
打破“大屏体验”单一标签
折叠屏手机正迎来一场从“减痕”到“无痕”的质变。
2026年,三星和苹果将在其折叠屏设备中引入激光钻孔金属板技术,利用微孔阵列分散屏幕应力,彻底消除折痕。
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解决了硬件上的痛点,也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心理门槛,使折叠屏从“尝鲜品”向“主流设备”转变。
此外,折叠屏将彻底撕去“大屏体验”的单一标签,在真实场景里提供“直板机做不到、平板嫌累赘”的效率或情绪价值。
“三星的折叠屏能够在主副屏之间无缝传输文本、图片或文件,实现在不同屏幕间的高效协作;华为的三屏任务重组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折叠屏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随着四折屏和卷轴屏的出现,手机与笔记本之间的界限变得愈加模糊,屏幕尺寸将能够按需扩展,提供更多灵活性。
AI技术的深度融入使得设备能够根据用户日程自动调节分屏内容,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在未来,折叠屏不仅仅是硬件上的创新,更是工作与生活方式的革命。它不仅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多任务处理体验,也让“便捷”与“沉浸”得以共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