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11月12日至14日,四川多地中小学春秋假正式落地,为期3天的假期让不少双职工家庭陷入“看护难题”, 父母忙于工作、老人无力照护,孩子的假期安置成为刚需。对此,四川多地工会、青少宫、社区等纷纷推出“官方带娃”公益托管服务,涵盖文体活动、作业辅导、研学体验等多元内容,部分名额一经上线便被秒抢一空,为职工家庭送上 “及时雨”。
![]()
刚需之下:
公益托管名额 “手慢无”
“两口子都是上班族,老人在乡下身体不好,孩子才上二年级,没人照看可愁坏了。”南充顺庆区机关职工郑女士的困扰,是不少双职工家庭的缩影。她告诉记者,得知南充市青少年宫开设秋假公益托管班后,第一时间尝试报名,却发现两个班共40个名额早已抢完,最终只能计划将孩子送往乡下外婆家。
南充市青少年宫强老师介绍,此次托管班面向市区机关职工子女、企业职工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1-6年级小学生,按1-3年级、4-6年级分设两个班级,需提供父母在职证明、学生学籍或户籍证明方可报名。“受场地和师资限制,只能接纳40名学生,没想到报名热度这么高,上线没多久就满额了。”
与南充市青少年宫“一位难求”的情况类似,阆中市总工会旗下的阆工学堂则凭借充足准备,承接了更多托管需求。负责人赵刚表示,为应对秋假托管高,机构提前预约组建了“优秀教师+资深教练+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师资团队,整合本地优质资源,此次秋假可同时接纳200余名学生,切实解决职工家庭的看护难题。
![]()
多元选择:
工会、社区、文化场馆齐发力
据了解,针对春秋假托管需求,四川省已明确要求各级工青妇组织、街道社区、学校及公共文化场馆联动发力,推出多元化托管服务。
在工会系统,多地“爱心托管班”精准对接职工需求: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工会开启职工子女托管报名通道,自贡市不仅面向普通职工子女提供服务,还专门设立新就业形态职工子女公益托管项目,覆盖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送餐员等群体;德阳市总工会化身“娘家人”,通过定制化服务缓解双职工家庭压力。
青少年宫成为托管服务的核心阵地:成都市青少年宫常年开设公益培训和短期活动营,绵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推出涵盖科技、艺术、户外拓展的“假日营”“周末营”,泸州市青少年宫则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和双职工家庭子女,提供丰富的公益课程与托管服务。
社区层面的“家门口托管班”同样便捷:成都高新区、锦江区、武侯区等多地社区利用公共空间,由工作人员、志愿者或社会组织运营,提供作业看护、兴趣活动等服务;宜宾市“童伴之家”虽以留守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假期也向社区所有儿童开放,提供免费陪伴和活动空间。
此外,全省各类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也推出单日或多日主题研学营,将托管与科普、文化体验相结合,让孩子在看护中收获知识。
![]()
提前关注官方渠道,把握预约窗口期
记者梳理发现,春秋假期间的公益或普惠性托管名额竞争激烈,家长需提前做好准备。相关部门提醒,可重点关注工会、妇联、共青团、社区、青少年宫及公共文化场馆的官网、官方公众号等发布渠道,也可向所在单位工会、辖区社区咨询,及时获取报名信息。
同时,部分托管服务有明确的报名条件,如提供父母在职证明、学生学籍证明等,建议家长提前准备相关材料,避免错过预约时间。各类托管机构也表示,将根据实际需求,在后续假期中优化服务安排,扩大托管容量,更好地满足双职工家庭的看护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