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近日,一场场以“守护青春,为‘艾’发声,向‘核’宣战”为主题的重大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的多所高校密集开展。由双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专业团队深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四川现代职业学院等高校,为青年学子带来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结核病与艾滋病防治专题讲座,旨在提升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筑牢校园健康安全屏障。
青年学生是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此次系列宣传活动一改传统单向输出的讲座模式,疾控专家们运用鲜活的数据、真实的案例和互动式问答,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青年学子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健康攻略”。
在向“核”宣战环节,防治专家将结核病比喻为“沉默的杀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传播途径、核心症状(如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需高度警惕)以及“早发现、早诊断、规范全程治疗”的关键防治策略。专家强调,结核病可防可治,不必谈“核”色变。现场演示的正确咳嗽礼仪、保持室内通风等实用技巧,让同学们立刻能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在为“艾”发声部分,讲座直面艾滋病这一“青春的阴影”,聚焦于传播途径、预防阻断措施以及反歧视倡导。通过科学阐释,有力破除了“日常接触会传染”等常见误区,清晰强调了安全性行为、拒绝毒品、及时进行检测的重要性。现场关于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演示环节,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与积极探讨。
系列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互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学生们从最初的认真聆听到后来的踊跃提问,“HIV自检试剂如何获取?”“身边有同学确诊结核,我们应如何正确关怀而非疏远?”等贴近实际的问题层出不穷。专家们专业而温暖的解答,有效消除了学子们心中积存的困惑与疑虑。
“以前觉得这些疾病离我们很遥远,听了讲座才深刻意识到,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就是最好的‘社会疫苗’。”西南民族大学张同学的感言道出了许多学子的心声。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李同学则认为:“这不仅是一堂生命健康课,更是一堂社会责任课,它教会我们如何保护自己,也教会我们如何以科学、友善的态度对待感染者。”
此次覆盖多所高校的系列宣传活动,如同在菁菁校园中播撒下健康的种子,有效提升了青年学生对结核病、艾滋病的科学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活动还积极倡导青年学生加入防病宣传志愿者行列,这对于遏制重大传染病在校园的潜在传播、营造无歧视、充满关爱的健康校园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双流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我们最深切的牵挂。未来,我们将持续创新健康教育的形式与载体,让权威、实用的防病知识触及更多校园,为莘莘学子的青春年华保驾护航,共同筑牢这道坚实的校园‘健康防火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