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洞察:核心岗位继任招聘那些糟心事,有办法破局!
像部门主管、核心技术岗这种重要位置,一旦有人走,企业立马就慌了——怕业务断档,又怕新接手的人跟不上节奏,妥妥的“真空期焦虑”。我跟50多家互联网、金融、制造行业的HR聊过,情况那叫一个真实:超85%的HR都因为“找继任太慢”拖了业务后腿;近60%的企业吐槽“重要岗位的候选人比大熊猫还难寻,10个人里能有3个合适的就不错了”;还有35%的HR更惨,平时没囤人,只能“临时抱佛脚”,招聘效果可想而知。今天就结合HR们的真实经历,扒一扒继任招聘的坑,给点能落地的招儿,最后再说说啥工具能帮上忙。
一、重要岗位找继任,难就难在“又急又要准”
1. 时间紧到窒息,业务随时可能掉链子
重要岗位的人离职,要么说走就走,要么就给1个月交接期,HR哪有时间慢慢找?有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负责人”,因为家里有事突然要走,业务那边催着HR15天内必须找到继任。这岗位要求可不低:得有5年以上产品管理经验,还得能统筹复杂项目。HR急得火急火燎发岗位,7天就收了18份简历,结果只有2人够经验,复试时1人又因为薪资谈不拢拒绝了offer。最后这岗位空了快1个月,直接导致2个核心项目延期,你说闹心不闹心?
为啥会这样?还不是因为重要岗位对经验、能力要求太高,筛简历、面试、背调这些流程根本没法压缩,可业务又等不起,HR只能在“赶进度”和“保质量”之间左右为难,太难了!
2. 人岗匹配要求贼高,筛简历跟闯关似的
重要岗位都扛着核心活儿,继任者不光得专业对口,还得懂业务、能落地。有家制造企业的“生产总监”走了,HR按“10年以上制造业经验+生产管理背景”筛,倒是收了32份简历,可翻来翻去,只有3人搞过“精益生产”,其中2人连“多工厂统筹”都没接触过,最后就1人能进终面,进度直接卡住了。
调研也说了,重要岗位继任招聘的候选人适配率,比普通岗位低50%。毕竟这类岗位要的是“复合能力+行业经验”,这种人才本就少,很容易出现“看着挺符合,实际用不了”的情况,筛选难度直接拉满。
3. 平时不囤人,临时招聘只能抓瞎
好多企业压根没给重要岗位建“人才储备库”,等人走了才想起招人,这不就是从零开始嘛!有家金融公司的“风控经理”离职时,HR翻遍历史简历库,居然没一个人懂“银行风控+大数据建模”,只能重新发岗位。原本计划20天招完,结果拖了45天,这期间风控审核的活儿全压在3个人身上,大家天天加班,苦不堪言。
这种“没储备”的招聘,就像战士上战场没带枪,只能临时找武器,既浪费时间,还容易因为急着招人,把不合适的人招进来,埋下隐患。
二、重要岗位快速找继任,这几招超实用
1. 提前建“继任储备清单”,别等缺人了才着急
针对重要岗位,HR得跟用人部门提前琢磨“核心能力模型”,再从内部员工、以前投递过的候选人里挑潜在继任者,建个储备清单。比如招财务经理的继任,清单可以这么列:
- 内部候选人:财务部的主管,有3年以上财务核算经验,还懂预算管理;
- 外部储备:以前投过简历的,有5年财务经理经验、在上市公司待过的人,定期跟人聊聊天,保持联系。
这清单得每季度更新,确保信息不过时。有家快消企业这么做了之后,重要岗位继任招聘周期从45天缩到20天,适配率也涨到80%,效果绝了!
2. 抓核心需求,别搞“完美主义”
找继任的时候,别把筛选标准定得太全,聚焦岗位最核心的2-3项能力就行。比如招销售总监继任,核心要求可以定成“10年以上To B销售经验+带过50人以上团队+每年业绩都能达标”,至于学历专业、行业细分领域这些,先放一放也没事。
有家科技企业招“研发总监”时,就把筛选维度从8项减到3项,结果候选人适配率从25%涨到65%,效率一下就上来了。你想啊,重要岗位找继任,关键是“能解决核心问题”,哪能要求人家方方面面都完美呢?
3. 内外渠道一起用,快速找到目标人才
重要岗位找继任,得“内部挖+外部找”双管齐下:
- 内部推荐:可以让高管推荐,再给员工设点内推奖励,从公司内部或员工人脉里挖人。这种候选人对公司更了解,入职后适应得也快;
- 找行业猎头:像技术专家、高管这种稀缺岗位,找专业猎头定向挖人,能省不少时间;
- 激活历史简历:翻一翻以前投过简历、当时没录用但条件不错的人,这些人已经过初步筛选,直接聊意向就行。
有家互联网公司招“技术架构师”继任,就靠“高管推荐+猎头挖掘”,才12天就锁定2个合适的候选人,最后1人顺利入职,完美接手上一任的工作,没耽误事儿。
三、工具来帮忙:人才雷达让继任招聘更轻松
重要岗位继任招聘需 “精准匹配 + 快速触达”,实习僧的人才雷达功能恰好契合这一需求,为 HR 提供有力支持。
该功能通过平台算法精准匹配人才,HR 可根据重要岗位的 “专业背景、工作经验、核心技能” 等核心需求设置筛选条件,系统会自动从海量用户中匹配符合要求的候选人,且优先推荐近期登录平台、更新简历的活跃用户,确保候选人有明确求职意向;同时,HR 可一键获取候选人完整信息,包括核心技能、项目经验、工作成果等关键内容,无需手动检索或等待投递,快速判断候选人是否符合需求;此外,系统支持站内通知目标用户,HR 可主动向匹配候选人发送岗位邀约,打破 “被动等待” 的局限,提升优质人才触达效率。例如某民营医院招聘 “儿科医生” 时,通过该功能设置 “临床医学专业 + 执业医师证 + 儿科经验” 的筛选条件,1 小时内匹配到 8 位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其中 3 人有明确求职意向,最终 15 天内完成录用,完美解决 “儿科医生难招” 的问题。
四、总结
其实HR想快速找到重要岗位继任者,关键就是“提前囤人+精准筛选+用对工具”——先建继任储备清单,变被动为主动;再抓核心需求缩小筛选范围;然后内外渠道一起用,快速找人;最后靠人才库套餐搞定“储备-挖掘-邀约”全流程,效率直接拉满。
重要岗位就像企业的“关键齿轮”,一旦少了,整个业务链条都可能出问题。HR得把“重要岗位继任规划”当成日常工作,提前布局、囤好人才,再用专业工具提效,这样等人走了,才能从容应对,确保业务平稳过渡。毕竟对企业来说,“有备无患”的继任招聘,可比“临时救火”靠谱多了,你说对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