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找工作真的实在太难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托关系找工作
表妹今年六月毕业,在长沙投了两个月简历后,来找我:“姐,你认识那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吗?可以帮我问问吗?”
看着她焦急的眼神,似乎回到当年,自己也是拿着漂亮的简历和满满的自信,以为很快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现实却给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第一次面试,HR很直接:“你的简历都很不错,但这个岗位我们已经有意向人选了。”后来才知道,那是某位领导的外甥。
第二次,通过了笔试,面试时考官却漫不经心的问些无关痛痒的话题。结束后,隔壁办公室传来笑声:“既然是王局介绍的人,肯定没问题。”
我独自走在五一大道上,看着霓虹闪烁,那一刻,好像明白了什么。
学生时代的我们斗志昂扬,总觉得不要听家里人的安排,要靠自己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这几年由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都不太好,去年长沙降薪、辞退、公司倒闭的就有无数个,失业率直线上升。
![]()
好的工作和岗位也就越来越少,以前人们还可以通过正规渠道找到合适的工作,可是近几年来,投出去的简历,大多数都是石沉大海。
经济不好的时候,能够匹配的岗位也就更加少,常规找工作的路径本来就几乎失效,而关系就成了一种关键的竞争手段,一种获取稀缺资源的机会。
通过一些关系去找工作,甚至都可以绕过投简历的初选阶段,直接面试,成功录用的机会就要高很多。
推荐人的信誉为你做担保,用人单位也会觉得由可靠的人推荐过来的人则更加可靠,也值得栽培,也就降低了用人的风险。
朋友的经历更典型。
在长沙某公司做了三年行政,想内部转岗到人力资源部。申请两次都被拒,直到她无意中得知新来的HR总监是她大学学姐的老乡。
一顿晚饭后,转岗顺利通过。
![]()
“不只是吃饭那么简单,”小赵后来告诉我,“席间学姐特意提到了我多次申请的事,总监当场就表态:‘早点说嘛,自己人好办事。’”
在长沙,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重复。
昨天下班路上,收到大学同学的微信:“你知道有合适地地方招人吗?我侄女今年毕业,很优秀的,也是学茶专业,绝对对口。”
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把简历发来,有合适的工作,帮忙推荐。”
发出这条消息时,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成了这关系网中的一环。
当然,有人吃了熟人的红利,便会有人因为是熟人介绍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朋友公司去年招了个新人,都是老板介绍过来的,大家也都是心照不宣,对这几个年轻人格外“照顾”。没想到三个月后,其中一个就主动提出离职。
![]()
“我知道自己是关心进来的,”他临走时说,“但我想凭真本事吃饭。”
长沙的夜晚,灯火通明。
每一盏灯背后,可能都有一段关于“关系”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城市里,人脉确实能为你打开一扇门。
只是这门后的世界,终究要靠自己走下去。
托关系找工作不丢人,在新一线城市叫托关系找工作,一线城市叫内推,国外叫介绍信。
只是我们更不要忘记的是,真正能让我们在职场立足的,永远是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毕竟,关系是块敲门砖,门敲开了,里面的舞台有多大,还得看你的真本事。
![]()
就像长沙的夏夜,偶尔会下一场急雨,洗刷整座城市。雨停后,每一片树叶都要靠自己吸收养分,继续生长。
在这个人情社会里,我们既要学会借力,更要记得:打铁还需自身硬。
没有人能永远靠关系走下去,但过硬的本事,能让你在任何地方都站得稳、行得远。
你说呢?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欢迎评论区留言!
![]()
#找工作#\x02#找工作难还是找对象难#\x02#找工作真的难吗#\x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