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一名年仅19岁的少年,一笔误转的1010元车费,一场持续数月的舆论风暴,最终在法院的一纸判决中迎来了法律层面的阶段性定论。
当公众持续追问“900元是否足以压垮一个年轻生命”时,司法裁决澄清了部分事实真相,然而判决虽已下达,争议却远未终结。
![]()
即便家属手握胜诉文书,仍未能等来那句最渴望的、承载良知与道义的“对不起”。而涉事司机始终拒绝认错,一句道歉为何如此沉重?
回溯事件起点,时间拨回到今年三月末,对于首次离开河南老家前往上海的青年郭富而言,本应是人生新篇章的开启。
![]()
他此行目的明确,只为投靠在上海务工的堂弟,渴望在这座灯火璀璨的现代化都市中,用双手打拼出一条出路,为困顿不堪的家庭带来一线生机。
从网络披露的信息可见,郭富出身于典型的中国农村家庭——父母务农维生,常年体弱多病,生活拮据。
![]()
家庭的重担早早落在这个年轻人肩上。尽管他有一位兄长,但对方已有独立家庭,作为家中一员,郭富无法回避自己的责任。
正因如此,他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全家人沉甸甸的期望踏上东行列车,未曾料到,这竟成了通往深渊的第一步。
![]()
抵达上海后,堂哥通过微信发送了一个地址,在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城市里,他遇见了51岁的网约车司机王铭。
据郭富亲属事后陈述,双方曾口头约定以100元价格将其送往浦东新区高东镇的目的地。
![]()
一次未经过平台、仅凭口头承诺达成的线下交易悄然完成,而这非正规的操作方式,也为后续悲剧埋下了伏笔,尤其是在支付环节出现了致命失误。
原来,郭富在使用微信扫码付款时,误将应支付的110元输成了1010元,多转出整整900元。
![]()
这笔金额对多数人来说或许只是日常开销,但对于家境极度贫困、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的郭富而言,这900元堪称他在上海立足的“生存基金”。
它意味着未来一个月的基本饮食与住宿保障,是他找到工作前维持生命的最后支撑。发现错误那一刻,强烈的恐慌瞬间席卷全身。
![]()
当晚8点33分,郭富立即通过微信转账记录向司机留言:“你好我这边付多了,能不能给退回来”。
这条简短信息,成为他生前为挽回损失发出的第一声呼救,也是唯一一次正式请求,可惜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未激起一丝回应。
![]()
接下来的日子里,性格腼腆、习惯隐忍的郭富逐渐陷入越来越深的心理困境,心中唯一的执念就是拿回那910元。
命运弄人,数日维权无果后,原以为此事会不了了之,但这笔钱却像一根尖锐的刺扎进喉咙,令他日夜难安,呼吸窒息。
![]()
最终悲剧降临。4月3日晚7时许,郭富悄然离开堂哥住所,自此失联。再次传来消息时,已是他的死讯。
4月6日凌晨,这名19岁青年在苏州穹窿山吞下半瓶剧毒农药“敌敌畏”,并在生命即将熄灭前留下痕迹。
![]()
凌晨4点11分,他给同学发去最后一段语音,语气平静得令人揪心,冷静交代了自己的选择,并叮嘱对方“过几天再告诉家人”。
4月10日,郭富家人在苏州殡仪馆含泪与儿子做最后告别,随后捧着骨灰盒返回河南故乡安葬。
![]()
一个青春洋溢的生命,就这样因一笔错付的款项戛然而止,留给世间无尽哀痛与深刻反思。
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爆舆论场,涉事司机王铭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被贴上“冷漠”“贪婪”的标签。
![]()
历经数月调查审理,案件终于迎来司法结论。令人意外的是,即便面对法院判决,王铭依旧坚持不承认自身过错。
2025年10月3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为这场震动社会的事件提供了法律层面的答案。
![]()
此前有报道指出,王铭一度声称郭富多付款项实为“套现”行为,企图以此洗脱责任,但却始终无法提供任何有效证据支持该说法。
这种辩解逻辑漏洞百出,最终被法院明确认定缺乏依据。判决书核心内容驳回其“套现”主张,同时支持郭富家属全部合理诉求。
![]()
法院审理查明,郭富与王铭之间存在明确的口头运输协议,形成完整证据链条,清晰呈现了“误转—察觉—追讨”的全过程。
针对被告所称的“套现”情节,判决书中明确回应:王铭未能提交任何相关证据予以佐证,故法院不予采信。
![]()
此项认定彻底否定了王铭试图将事件性质反转的努力,坐实其“获取不当利益”的基本事实。
基于上述查明的事实,法院依法裁定:被告王铭须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郭富父母)返还多收取的900元款项。
![]()
这900元数额虽小,其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金钱本身——它是法律对客观事实的确认,是对郭富临终前不懈追索的迟来回应。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份判决并未真正终结这场悲剧。截至目前,王铭仍未履行还款义务,判决款项依旧分文未还。
![]()
郭富亲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起那900元,我们更希望听到一句真诚的道歉。我们的诉求,依然是对方能低头说一声‘对不起’。”
自事件曝光以来,王铭始终态度强硬,毫无悔意流露,甚至公开表示“绝不会道歉”,态度坚决如铁。
![]()
媒体记者多次尝试联系其本人,电话均无人接听,沟通渠道完全关闭。一条鲜活的人命,终究没能换来一句人性的低语。
如今,法院公告仍在社交平台持续传播,评论区几乎一边倒地表达对郭富的深切惋惜,并严厉谴责司机的行为。
![]()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如果司机没有责任,法院就不会判他还钱;既然判决归还,说明他确有过错。那么这件事就不是900元的问题,而是良知的崩塌。”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参考信源:
19岁男生“错付车费索要无果”后自杀,司机被判返还多收的900元,男生亲属再发声----2025-11-11---大河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