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台湾知名学者、前电视评论员赖岳谦教授可能移居大陆的消息,在两岸舆论圈激起了一阵涟漪。这背后牵扯出的,是赖清德上台后,岛内政治气氛骤然收紧,针对支持统一人士的一股刺骨寒流。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岳谦事件的开端。
![]()
2020年,当时作为台军退役少校、大学教授兼中时电子报社长的赖岳谦,因其在媒体上客观分析两岸关系、直言不讳批评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行径,早已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那年,轰动一时的"中天新闻台被关停"事件发生,民进党当局展现了对异己媒体的零容忍态度。作为中天旗下的中时电子报负责人,赖岳谦自然首当其冲。
![]()
当时,民进党当局及其掌控的网军,就给他扣上了一顶"为大陆办事的间谍"的大帽子,各种污名化的攻击铺天盖地,说他批评民进党是"拿钱办事"。
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一种"斗臭"战术,试图在舆论上先把你搞臭,让你说的话没人信,让你在社会上失去立足之地。
如果故事只停留在口水战层面,那或许还只是岛内政治生态的常态。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赖清德正式掌权之后,岛内统派人士遭受系统性打压的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三成。
![]()
这种增长趋势表明,赖清德当局正在将打压统派人士的工作系统化、制度化。如果说之前还只是"文斗",那么赖清德当局则把这场斗争升级到了"武斗"——直接斩断人的生计。
据多方信息显示,赖清德当局以所谓的"显有危害宪政秩序"这种模糊且霸道的理由,直接向中时电子报和赖岳谦任教的政治大学施加了强大的政治压力。
这种压力不仅体现在官方文件上,更体现在日常的行政干预中。比如,有关部门会突然对相关机构进行"税务稽查"或"业务检查",这种看似常规的行政动作背后,往往隐藏着明确的政治意图。
![]()
结果可想而知,在顶不住压力的情况下,中时电子报罢免了赖岳谦的社长职务,政治大学也解除了对他的聘用。
一夜之间,赖岳谦在岛内的主要工作和收入来源被连根拔起。这种打击是毁灭性的,因为它不仅仅是失去一份工作,更是意味着整个职业生涯的终结。
更令人心寒的是,经过此事,岛内几乎没有任何企业或机构再敢聘用赖岳谦,这种"封杀"效应意味着他不仅失去了当下,也可能失去了未来。
![]()
甚至有一种担忧在蔓延,那就是等他正式退休后,当局是否会以他支持统一为由,扣押其本应享有的退休金。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它反映了统派人士在岛内面临的系统性、制度性歧视的风险正在急剧升高。
从2025年已曝光的数个案例来看,确实有退休统派人士的养老金被以各种借口延迟发放或部分扣发,虽然当局对外宣称是"行政程序问题",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政治考量。
![]()
工作和经济来源被切断的同时,网络上的攻击和媒体的污名化从未停止,而且这些攻击越来越有组织性。
在这种长期的高压环境下,据接近赖岳谦的人士透露,他和他夫人确实已经开始认真考虑离开台湾,移居大陆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赖岳谦夫妇曾回到福建祖籍地祭祖,这一充满象征意义的行为,似乎也暗示着他们对自身文化根源和未来归属的思考。
![]()
赖岳谦的个案,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当前岛内统派人士面临的严峻生存状态。这不再仅仅是理念之争,而是切切实实的生存空间之争。
这种打压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系统性的排挤与歧视,目标直指所有公开支持统一、认同一个中国原则的力量。
这股被岛内舆论称为"绿色恐怖"的风潮,正在多个层面同步展开,其影响之深远,可能超出外界最初的想象。
![]()
首先,我们需要看清这种打压的操作手法。
赖清德当局非常擅长使用"合法化"的外衣来包装其政治打压行为。比如,他们往往会通过修订行政规章或立法程序,给打压行为披上"依法行政"的外衣。
2025年以来,岛内立法机构通过了多项涉及"安全"、"反渗透"的法案修正案,这些法案条文措辞模糊,赋予行政部门极大的自由裁量权,实际上为针对性打压统派人士提供了"法律武器"。
![]()
这种操作手法相当隐蔽,表面上是在"完善法制",实则是为政治打压开路。
另一方面,赖清德当局试图营造一种"内外呼应"的强势姿态。
例如,不久前中国大陆的央视节目曾发布专题报道,点名批评被民进党奉为"座上宾"的顽固"台独"分子沈伯洋,并明确指出其分裂国家的罪行将面临法律的严惩,包括可能对其进行全球追捕。
![]()
这本是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之举,但赖清德当局却立刻跳出来,煞有介事地宣称"将确保民众不因为自身的言论或是政治立场而受到跨国的威胁"。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保护所有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种"保护"是高度选择性的。它实际上是在给沈伯洋这样的"台独"分子撑腰打气,同时歪曲和攻击大陆的正当执法行为。
这种表态,与其说是"保护",不如说是一种"包庇",是对"台独"分裂活动的纵容和鼓励。而这句漂亮话的另一面,则是对岛内统派人士的冷酷无情。
![]()
更值得关注的是,打压的矛头毫不留情地指向了更基层、更普通的群体。支持统一的"陆配"(大陆配偶)群体,近期遭遇了大规模的政治攻击。
许多在台湾生活多年、早已融入当地社会甚至已取得台湾身份证的陆配,仅仅因为表达了支持统一的立场,就被赖清德当局以各种借口取消身份证和居住权,甚至被驱逐离台。
这种将政治立场与基本生存权利挂钩的做法,不仅冷酷,更是对基本人权的严重侵犯。
![]()
它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在赖清德治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谓的"民主""自由"只不过是遮盖"台独"专制的遮羞布。
然而,历史的潮流并不会因为少数人的倒行逆施而改变方向。
颇具讽刺意味和启示意义的是,就在赖清德当局加紧推行"绿色恐怖"的同时,岛内政治版图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
根据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赖清德当局的施政满意度已跌至上任以来的新低,特别是其中青年群体的支持度下滑最为明显。这种民意转变意味着,过度政治化的打压行为已经开始引发普通民众的反感。
更明显的信号来自中国国民党,其党员选择了长期坚持反"台独"、鲜明支持统一的资深民意代表郑丽文担任党主席。这一选举结果,无疑是对赖清德"台独"路线的一次强烈否定。
![]()
它至少说明,在岛内,仍然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和相当的民意基础,不认同并且坚决反对赖清德的那一套激进路线。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民意反弹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2025年以来,岛内多个民间团体自发组织了支持两岸交流的活动,虽然规模不大,但频次明显增加。
赖清德当局的"绿色恐怖"或许能制造一时的压抑气氛,但无法改变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事实,也无法阻断民间交流合作的深厚基础。
![]()
随着大陆持续推动融合发展,为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这种人为的政治壁垒终将被打破。
而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赖清德当局的倒行逆施,最终恐怕只会加速其自身的孤立与失败,成为历史教科书上的又一个反面教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