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争议性最大”的6种面食,当地人百吃不腻,外地人却吃不惯

0
分享至

中国“争议性最大”的6种面食,当地人百吃不腻,外地人却吃不惯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面条的国家,4000年前的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出土了世界上的第一碗面条,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中华大地是世界面食文化的发源地。


在汉代,所有面食都被统称为“饼”,而“面条”在当时被称为“汤饼”或“煮饼”,是放入汤水中煮熟的面食。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汤饼”的记载已经非常常见。唐宋时期,面条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冷淘”(冷面)等多种吃法。


宋朝都城汴京的市场上,已有专业的面条店铺,售卖各种风味的面条。


在元朝古籍《饮膳正要》中,首次出现了有关挂面做法的记载,而这种被制作好的干面条,也随着商船一起走向了大江南北,于是这面条不仅出现在北方的餐桌,也慢慢走进了南方的千家万户。


中国地大物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同样也孕育了一方面条。几乎没有哪个地方没有自己代表性的面条。


它们因地制宜,风味迥异,但有些面食却因为制法和口味的不同,自成一派,成为地方性美食。虽然深受当地人喜欢,但却让外地人“望而却步”,尤其以下这6种面食最为典型。


一、武汉热干面

在武汉,叫醒人的从来不是闹钟,而是街角早点摊飘来的芝麻酱香。热干面于武汉人而言,是刻在骨子里的早餐仪式,端着纸碗站在路边,筷子一拌,芝麻酱香裹着面条滑进嘴里,这一天才算真正开始。

它的做法不算复杂:碱水面下锅煮到八分熟,捞起来过凉水沥干,淋上提前调好的芝麻酱,必须是现磨的白芝麻酱,加香油调稀,不结块才地道,再撒上萝卜丁、酸豆角、葱花,滴几滴生抽和辣椒油。拌匀后的面条根根裹着酱,入口是芝麻酱的醇厚,嚼着有萝卜丁的脆爽,最后还有辣椒油的微辣回甘,越吃越香。

可这碗“江城味道”,却让不少外地人犯了难。最常见的反馈是“太干了”,没有汤的面条,裹着浓稠的芝麻酱,第一口还好,多吃几口就觉得噎得慌,得配着蛋酒或豆浆才能往下咽。还有人受不了芝麻酱的“厚重感”,觉得味道太浓,盖过了其他调料的香气,吃起来“腻得慌”。其实武汉人吃热干面有诀窍:面条要“掸”得筋道,芝麻酱要调得稀稠适中,而且得“速战速决”,放久了面条吸饱酱,会更干。要是第一次吃,不妨少放半勺酱,慢慢适应这份“干香”。


二、甘肃浆水面

一到夏天,甘肃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碗浆水面。天越热,越要吃这口酸溜溜的面,一口下去,暑气全消,比喝冰汽水还痛快。

浆水面的灵魂是“浆水”,用芹菜、包菜或萝卜缨,泡在面汤里发酵几天,直到汤变得浑浊,飘出淡淡的酸香。煮面时,先把浆水过滤,锅里倒油炒香葱花和干辣椒,再倒入浆水烧开,最后下面条煮熟,连汤带面盛出来,撒点香菜就能吃。面条吸饱了浆水的酸,入口清爽,汤喝起来酸中带鲜,配着腊肉丁或凉拌黄瓜,能连吃两大碗。

可外地人第一次闻到浆水,大多会皱眉头,那股发酵后的“酸臭味”,像放久了的酸菜,又带着点霉味,光闻着就没了食欲。有人鼓起勇气尝一口,也觉得“酸得发涩”,完全体会不到“解腻”的妙处。其实浆水的“酸”很讲究,发酵时间短了没味,长了会发臭,好的浆水酸得清爽,不冲鼻。要是第一次尝试,建议先少盛点汤,搭配点油泼辣子,中和一下酸味,或许能发现它的独特之处。


三、宁波年糕汤饭面

在宁波,年糕和面条从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最佳搭档”,这碗年糕汤饭面,就是宁波人对“米食”的极致热爱。

做法很家常:锅里烧开水,先放年糕煮软,再下面条和米饭,最后丢点青菜、香菇或虾米,煮到面条熟了,加少许盐和香油调味就行。一碗面里,有年糕的软糯,面条的筋道,还有米饭的颗粒感,汤里飘着青菜的鲜,吃起来暖乎乎的,特别适合冬天。

可这种“米+面”的混搭,让外地人很难接受。最直观的感受是“黏糊糊”,年糕煮软后会出黏性,裹在面条和米饭上,吃起来像“糊状物”,有人甚至直白地说“像没煮透的猪食”。还有人觉得“味道太淡”,没有浓郁的调料,只有食材本身的鲜味,吃起来“没劲儿”。其实宁波菜讲究“鲜”,这碗面的精髓就是“清淡”,突出年糕和米饭的香,要是觉得淡,可加点生抽或虾皮提鲜,慢慢适应这种“软糯混搭”的口感。


四、河南钢丝炒面

在河南的夜市或小饭馆里,钢丝炒面是当之无愧的“硬菜”。名字里带“钢丝”,不是说面里有钢丝,而是形容它的口感,干干脆脆,嚼起来有韧性,像钢丝一样“有嚼劲”。

做钢丝炒面,面条要先炸到金黄焦脆,锅里倒油,放葱姜蒜爆香,加肉丝、青椒丝炒香,再下面条翻炒,最后加酱油、盐和孜然粉调味,炒到面条完全变干,根根分明就行。吃起来面条又香又脆,有孜然的香味,配着肉丝的咸香,越嚼越香,停不下来。

可外地人吃这面,大多会“腮帮子疼”,面条太硬太干,嚼一口要用力,吃几口就觉得累,有人甚至觉得“像在吃干脆面”。还有人觉得“太干太咸”,没有汤,吃起来容易口渴。其实河南人吃钢丝炒面,就喜欢这股“嚼劲”,觉得这样才“入味”,要是觉得硬,您不妨拿它当做小零食。


五、老北京炸酱面

提到北京美食,炸酱面绝对是“名片级”的存在。老北京人吃炸酱面,讲究“面码多,炸酱香”,一碗面能吃出十几种味道,是属于北京人的“烟火气”。

正宗的老北京炸酱面,炸酱是灵魂,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小丁,锅里倒油,先把肉丁炒出油,再放姜末爆香,倒入用水调好的黄豆酱比例大概1:1,小火慢炒,炒到酱汁浓稠,油星子冒出来,撒点葱花就行。面条要手擀的切面,煮好后捞出来,拌上炸酱,再加上黄瓜丝、豆芽、萝卜丝、黄豆、香椿等面码,一口下去,有炸酱的咸香,面码的清爽,面条的筋道,层次丰富。

可外地人吃炸酱面,最常抱怨的是“太咸太腻”,炸酱里的肉丁多是肥肉,炒出来油很多,再加上酱料本身的咸味,吃几口就觉得腻得慌,得喝好几口面汤才能缓解。还有人觉得“面码太多,抢了炸酱的味道”,或者“面条太硬,没煮透”。其实老北京人吃炸酱面有讲究:炸酱要“稀”,不能太稠;面码要“多”,中和油腻;面条要“筋道”,煮到八分熟就行。要是第一次吃,可少拌点炸酱,多加点面码,慢慢适应这份“京味咸香”。


六、朝鲜冷面

一到夏天,朝鲜冷面就成了不少人的“消暑神器”。冰凉的汤汁,劲道的面条,再配上牛肉片和泡菜,一口下去,透心凉,心飞扬。

朝鲜冷面的汤汁是关键,用牛肉汤或鸡汤做底,加醋、糖、生抽、辣椒油调成酸甜咸辣的口味,再加入冰块或冰碴儿,保持冰凉。面条是特制的荞麦面或小麦面,煮好后过凉水,沥干水分,放在汤汁里,再加上切片的牛肉、水煮蛋、黄瓜丝、泡菜、苹果片等配料。吃起来面条劲道,汤汁酸甜中带点辣,冰凉的口感瞬间驱散暑气。

可这碗“冰爽面”,却让不少外地人望而却步。首先是“温度”,冰凉的汤汁配着冷面条,对于习惯吃热面的人来说,肠胃很难适应,吃几口就觉得“胃里发凉”。其次是“口感”,面条太劲道,甚至有些硬,咬起来费劲,有人觉得“像没煮透”。还有“味道”,酸甜咸辣混在一起,层次太复杂,有人觉得“又酸又甜,还有点辣,说不出的怪”。其实吃朝鲜冷面,建议先少喝几口汤,适应冰凉的口感,面条可以多泡一会儿,会变软一点,要是觉得味道复杂,可少放辣椒油,突出酸甜味。


为什么这些面食会让外地人“吃不惯”?

其实,这些“争议性”面食的背后,藏着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是口味偏好不同。南方人爱吃甜鲜,北方人爱吃咸香,西北人爱吃酸辣,武汉热干面的“浓”,甘肃浆水面的“酸”,都是地域口味的体现,外地人一时难以适应很正常。

二是“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吃面条爱喝汤,觉得“有汤才叫面”,所以会觉得热干面、钢丝炒面“太干”;北方人习惯吃热食,所以会觉得朝鲜冷面“太凉”;大多数人习惯“米是米,面是面”,所以会觉得宁波年糕汤饭面“混搭得奇怪”。

三是文化认知不同。每一种面食都承载着当地的生活方式,武汉热干面是为了适应快节奏的早餐需求,浆水面是西北人应对酷暑的智慧,这些面食的“特点”,本质上是当地人适应环境的结果,外地人不了解背后的文化,自然难以接受。


其实,没有“难吃”的面食,只有“没吃惯”的味道。武汉热干面的干香,藏着江城的烟火气;甘肃浆水面的酸,是西北人的生存智慧;朝鲜冷面的冰爽,是夏日里的小确幸。这些面食或许第一次吃会觉得“奇怪”,但多尝几次,你会发现,热干面的芝麻酱越嚼越香,浆水面的酸能解腻,冷面的冰凉能消暑。

如果你有机会遇到这些面食,不妨放下“偏见”,抱着开放的心态尝一口,或许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能爱上这份“独特的味道”,而这,正是饮食文化的魅力所在。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深圳晚报
2025-11-11 07:59:35
全国各地医保亏损,新乡限制医保报销额度,统筹日支付限额50元!

全国各地医保亏损,新乡限制医保报销额度,统筹日支付限额50元!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7:00:06
官方回应“江苏车牌将启动新字母号段”

官方回应“江苏车牌将启动新字母号段”

鲁中晨报
2025-11-11 12:39:02
抵制“网络烂梗”的语文老师刘小娟:当学生齐喊“包的”,我发起“语言保卫战”

抵制“网络烂梗”的语文老师刘小娟:当学生齐喊“包的”,我发起“语言保卫战”

封面新闻
2025-11-11 15:41:05
公司倒查半年考勤辞退员工!员工不服:你动机不纯,想0成本裁员!法院怎么判?

公司倒查半年考勤辞退员工!员工不服:你动机不纯,想0成本裁员!法院怎么判?

上观新闻
2025-11-11 14:38:07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广告创意
2025-11-10 17:24:49
失业的负债的扎堆入局,网约车快成“难民营”了……

失业的负债的扎堆入局,网约车快成“难民营”了……

柴狗夫斯基
2025-11-11 10:25:06
全运会3米板神仙打架!林珊斩获第3金,奥运冠军陈艺文仅获铜牌

全运会3米板神仙打架!林珊斩获第3金,奥运冠军陈艺文仅获铜牌

全景体育V
2025-11-11 17:27:25
华农27岁博士校园溺亡后续:父亲被安保抬出,姐姐怀孕6月哭晕

华农27岁博士校园溺亡后续:父亲被安保抬出,姐姐怀孕6月哭晕

180视角
2025-11-11 13:30:42
太荒唐了!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原因流出,视频拍摄者竟然是他

太荒唐了!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原因流出,视频拍摄者竟然是他

平老师666
2025-11-10 12:52:30
瑟尔斯基:俄罗斯占领红军城已无任何可能,局势已得到控制

瑟尔斯基:俄罗斯占领红军城已无任何可能,局势已得到控制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11 13:45:07
张雪峰新女友身份疑曝光,两人同看演唱会举止亲密,女方才貌双全

张雪峰新女友身份疑曝光,两人同看演唱会举止亲密,女方才貌双全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11 13:49:47
绕开特朗普,美国州长来中国“另寻出路”| 京酿馆

绕开特朗普,美国州长来中国“另寻出路”| 京酿馆

新京报
2025-11-11 11:49:15
男子殴打93岁母亲后续!扇耳光、拽头发,人已被抓,打人原因曝光

男子殴打93岁母亲后续!扇耳光、拽头发,人已被抓,打人原因曝光

180视角
2025-11-11 15:43:25
某国企员工长期访问境外反华网站,观看涉我政治谣言视频并下载传播,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

某国企员工长期访问境外反华网站,观看涉我政治谣言视频并下载传播,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4:29:12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阿笎评论哥
2025-11-11 11:57:29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大风新闻
2025-11-10 17:49:08
苹果 iPhone Air 2 被曝大幅推迟:富士康已拆除大部分生产线

苹果 iPhone Air 2 被曝大幅推迟:富士康已拆除大部分生产线

IT之家
2025-11-11 06:35:42
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

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

时时有聊
2025-11-11 07:19:55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不掉线电波
2025-11-11 11:08:03
2025-11-11 18:16:49
美食格物 incentive-icons
美食格物
日出陪你琴棋书画诗酒花 日落一起柴米油盐酱醋茶 生活也好,美食也罢,要讲究,不将就!
715文章数 63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12岁女孩手脚遭绑关厕所17天被虐亡 继母二审维持死刑

头条要闻

12岁女孩手脚遭绑关厕所17天被虐亡 继母二审维持死刑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家居
房产
健康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手机要闻

消息称三星Galaxy S26 Ultra将支持25W无线充电,充电速度提升40%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