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马拉松终点线前,刚刚以2小时31分28秒的成绩获得国内女子组冠军的黄雪梅,扶着膝盖喘着气说了一句让跑圈安静的话:"能通过跑步赚钱肯定是很好的,但是我并没有想通过跑步去赚钱。"
![]()
这场比赛的国内冠军奖金10万,外加她"体制外女子第一人"的头衔,随便接几条商业软文就能顶一个普通人大半年的工资。
但这位扎着马尾、戴着框架眼镜的姑娘,转头就背着双肩包赶回厦门——不是去参加庆功宴,而是要准时回银行敲代码,继续履行程序员的本职工作。
![]()
在流量和冠军奖金裹挟跑圈的今天,黄雪梅的“人间清醒”太珍贵了。
很多人以为最厉害的选手都是靠跑步赚钱,恰恰相反,国内不少跑步大神都有自己的"铁饭碗",医生、教师、公务员、程序员多的是,省田径队的编制、单位保障,对大多数运动员来说,跑步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
![]()
黄雪梅从没在跑步上掺"水"。2015年第一次跑厦门马拉松,她以4小时01分边哭边发誓"再也不跑";2019年重拾跑步,只是因为程序员久坐发胖想解压,月跑量从100公里慢慢挤出550公里,全是在早起或加班后挤出来的时间。
直到2023年北马跑出2小时32分,把两位国家队选手甩在身后,她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能跑这么快"。
![]()
就算在跑圈出了名,她也没阵脚乱。巴黎奥运大众组夺冠之后,有品牌找来,开出一百万的合同费,要求她每个月至少完3场商赛,她笑:"我晚上要写代码,周末要安安静静的练长距离,我可没那个时间。"
东营马拉松2:29,她领了奖金,捐了一半给跑协,剩下几千块给同事买奶茶喝——对于月薪过万的金融科技工程师来说,跑步奖金纯属意外之喜,不是必备技能。
有些跑友,刚有了那么一小点成绩,有了那么一两次站台,就飘飘然了,辞了工作,专职练比赛。职业跑者这条路,远比想象中艰难。跑步生涯那么短,脚伤一来,就再无收入。
国际比赛才会有奖金,但去了国内小比赛,往往奖金不诱人,几千块的冠军也有,平均下来,除去参赛费,纯奖金连千位数都凑不够,想靠着奖金养家,真是妄想。
![]()
就像贾俄仁加说的,"业余跑者,别把跑步当饭碗,受伤了,就没退路了"。
黄雪梅的本职工作,给了她轻装上阵的底气。她不用为了奖金硬生硬气的跑长距离,为了钱扎堆儿往路上晒训练,也能在赛场上稳定发挥,越跑pb越高。跑步带来的成就感,也让她在工作中更加从容不迫,良性循环。
其实黄雪梅的平衡术,跑友可以抄作业。
周一,强制休息,改bug;周二到周五,凌晨5点起床训练,7点半打卡上班;加班到晚上10点,绕小区跑够5公里再冲澡;周末固定长距离拉练,提前跟团队沟通好,不接任何紧急需求。
她甚至把程序员的追求精确拿到跑步上,用ai配速模型,用可穿戴设备精密计算训练量,不多练,也不少练。
跑圈的浮躁气,有些人买假成绩证书当"跑步博主"涨粉,带伤跑比赛赚个商业合作,落下个病身体再回家。几个月的新手,就开始琢磨怎么变现。
跑步的高级感,从来不是赚多少钱、拿多少奖,而是在谋生的烟火气里,谋一份不功利的热爱。
![]()
跑步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工作养家,是头等大事,跑步锻炼,是业余调剂,顺序绝对不能倒。
老老实实在工作,才能有兜底的资本,保住你对跑步的爱好。
开开心心地跑步,才能真正跑得长久,跑得安全。
每个跑友都一定要保持清醒,谋生与热爱之间,划清安全距离,守住跑步的初心,跑出纯粹的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