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都市生活不断加速,能与自然共处的空间显得愈发珍贵
生活在都市节奏中的我们,是否时常怀念与自然亲近的体验?当窗外景象被高楼取代,那种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活场景,正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向往。
近期,位于海口城市核心区的璞域项目,以其约380亩规模的整体规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城市自然主义”居住理念的实践样本。
![]()
璞域园区空间规划指示牌
整体规划: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在该项目的规划理念中,建筑与园林并非主从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项目邀请山水比德李宝章团队,以“山海林相”为设计理念,打造出“三境十景”的立体园林系统。这种规划思路,让居住空间不再孤立于环境之外,而是成为自然场景的有机组成部分。
![]()
璞域泳池俯瞰图
水景设计:功能与美学的平衡
项目内的双层叠水泳池,不仅满足了休闲娱乐的功能需求,更通过水流形态与光影变化,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这类水景设计,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尤为可贵,它既是一个清凉的避暑去处,也是社区居民互动交流的天然社交场所。
![]()
成人泳池
植物配置:构建微型生态系统
为营造自然的居住体验,项目园区内引入了百余种植物品种,包括乌桕、朴树、凤凰木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这种多样化的植物配置,不仅创造了四季变化的景观效果,更在都市环境中构建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群落,为居住者带来更丰富的自然体验。
![]()
社区园林
全龄规划:满足多元使用需求
一个成功的社区园林,应当能够服务不同年龄段的居住者。项目中规划了包括亲子活动区、运动场地、休闲茶座在内的多功能空间,试图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在园区内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场所。这种全龄友好的设计思路,反映了对社区生活本质的深入理解。
![]()
儿童泳池
艺术介入:提升空间审美价值
艺术元素在园区内的巧妙融入,为自然场景增添了人文气息。那些布置在转角或树丛间的艺术雕塑,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与园林环境对话的媒介,为日常散步增添了发现的乐趣。
![]()
住宅一层泛会所
过渡空间:室内外的柔性连接
项目对架空层空间的重视值得关注。这些半开放的区域作为建筑与园林的过渡地带,既拓展了室内空间的功能,又保持了与自然的视觉连接。通过材质组合与光影设计,这些空间成为了兼具实用性与审美价值的社区共享场所。
![]()
成人泳池俯瞰图
结语
从璞域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居住区规划正在经历从“建筑为核心”到“环境为核心”的转变。当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日常,当自然声响取代都市喧嚣,居住体验也完成了从“生存”到“生活”的升华。
这种将自然融入日常的居住理念,或许正代表着未来城市生活的发展方向——在那里,我们不必在都市便利与自然向往之间做出选择,而是可以同时享有二者的精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