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能环”三个字,在电商平台搜索框里一敲,跳出来的不是黑科技,而是血淋淋的抢救记录——北京朝阳那位刚出院的大哥,厨房墙面还留着急救人员踹门的大脚印,他老婆蹲在楼道里哭到干呕,手里攥着那枚不锈钢圈,像攥着一张死亡通知书。
![]()
为什么一枚几十块钱的金属圈能把人送进ICU?
![]()
答案写在火焰颜色里。
消防实验室把同款灶具拆成零件,装聚能环前,火苗蓝得透亮,一氧化碳5ppm;装上后,火焰立刻发黄发飘,一氧化碳飙到550ppm,只用了两分三十秒。
数据不会骗人,550ppm意味着在15平方米的厨房里,成年人吸上二十分钟就会倒地,孩子时间减半。
有人不服气,说“我用了半年没事”。
没事不是产品安全,是你家厨房漏风。
北京海淀那起双亡事故,窗户留了一条缝,可那晚风小,一氧化碳没地方跑,浓度一层层往上叠,两口子睡前还没觉得头晕,凌晨就再没醒来。
救援人员进门时,灶上还炖着剩半锅汤,火早就灭了,燃气继续跑,聚能环死死扣在炉头上,像给灶具戴了紧箍咒,空气进不去,废气出不来。
厂家最爱打的广告是“省气30%”。
实测热效率反而掉9%。
![]()
原因很简单:燃气需要一次空气预混,再靠二次空气补氧完成燃烧。
聚能环把二次空气通道堵死,火焰只能“吃老本”,热量没多,废气翻倍。
所谓省气,是火焰舔到锅底的时间被拉长,肉眼看着“火更旺”,其实热量散在锅边,烧得慢,耗得更多。
有人把锅甩给“用户不会装”。
可国家燃气用具质检中心抽查了47款网销聚能环,42款没有一处通风孔,剩下5款孔径比牙签还细,纯粹摆设。
说明书清一色写着“适用于所有灶具”,却找不到一张风量曲线图。
说白了,从设计那天起,就没打算让你安全,只想让你点“确认收货”。
电商平台下架120款,看着动作大,其实是把关键词换个马甲继续卖。
记者三天后再次搜索,“节能火盖”“防风聚火圈”“燃气助燃环”又冒头,销量10万+。
![]()
页面最底部一行灰字:“装饰用品,非灶具配件”,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买家真出事故,平台记录只保留六个月,维权连证据都抓不住。
有人觉得“我装个报警器就保险”。
大连那起三户九人送医事件,报警器也响了,可响的时候浓度已经380ppm,住户以为是误报,拔掉插头继续做饭。
报警器不是挡箭牌,它只是最后一根稻草,真正的安全是把聚能环直接扔进垃圾桶。
冬季门窗紧闭,一氧化碳跑得慢,事故曲线每年11月抬头,12月登顶,春节前后回落,像一把拉满的弓。
南宁那5条人命,就是紧闭厨房推拉门炖羊肉,聚能环加密闭,浓度半小时破千,邻居闻到异味报警时,人已没呼吸。
消防破门,测得厨房浓度仍高达800ppm,聚能环还在灶头上泛着冷光。
有人舍不得扔,说“我花50块买的”。50块买不来一条命,却足够让急救车出一次车。
![]()
北京120急救中心透露,一氧化碳中毒平均抢救费用4200元,重症进高压氧舱一天1500元,住满七天过万。
如果算后遗症,记忆力减退、行走不稳,后续康复无底洞。50块与几十万,这笔账一分钟就能算清。
国家燃气用具质检中心给出的安全底线只有一句话:任何改变灶具燃烧空间的配件,都不允许上市。
可聚能环打的是“装饰品”擦边球,不在工业产品许可证目录,质监、市监、消防三家都管,又都管不全。
漏洞不堵,下架再多也是割韭菜,一茬接一茬。
想真正熄火,只能靠自己。
回家拧下那圈金属,翻过来多半能看到“执行标准”一栏是空的,或者印着“GB 4806.9—2016”,那不过是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和燃气安全没半点关系。
把空壳标准摔进垃圾桶,再把厨房窗户打开十厘米,风就灌进来,火苗瞬间变蓝,这就是最便宜的保险。
还有人犹豫,说“邻居都在用”。
![]()
那就把这篇文章转给他,让他今晚做饭时看看火焰颜色。
黄色火焰一旦出现,就是一氧化碳在倒计时。
你敢不敢拿家人的命去赌那圈金属?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现在就去灶台前拧下它,别等急救人员来踹门。
聚能环不是神器,是手铐,铐住空气,也铐住你的喉咙。
今天你不扔,明天它就可能让你家人抱着氧气袋哭。
换作是你,敢不敢继续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