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时装的地暖,没熬过三年,就被扒了!
最近小区业主群有人在聊,好几户邻居居然把地暖扒了,转头换成了暖气片,理由五花八门:“地暖升温太慢,冬天得等大半天屋子才热”“家里有老人,总说地板凉飕飕的不舒服”“维修太麻烦,管道堵了就得撬地砖”。
这话一出,准备装修的业主都慌了神,本来已经定了地暖的开始犹豫,没定的更是左右为难,到底是地暖真的不行了,还是暖气片成了新趋势?
![]()
我们来听听内行人分析的地暖和暖气片的区别,不要被别人瞎忽悠。
升温速度,暖气片胜
论升温速度,暖气片妥妥占上风。打开开关后,半小时左右就能明显感觉到屋子里暖和起来了。它的表面温度通常维持在40到50摄氏度,而且配备了温控阀,用起来还挺省能耗。
![]()
地暖则不一样,因为它是全屋地面都铺了管线,热量得从地面慢慢往上散,传遍整个屋子需要的时间就长多了。
尤其是现在很多家庭选的水地暖,光预热就得花3个小时以上,升温效率和暖气片比起来慢不少,要是冬天突然降温想开地暖,怕是冷得抖成筛子了,它还在“升温中”。
![]()
舒适度,地暖无敌
论舒适度,地暖妥妥是赢家。虽说它升温慢,但胜在热量匀,整个屋子从地面往上暖烘烘的,就算关掉阀门,余温也能留好久,走到哪都不会有冷热死角,身上也不燥热。
![]()
网友 @宅女溪xi 的体验:冬天开了地暖,光脚踩在瓷砖上都是温温的,连家里的猫狗蜷在地板上舒服得不得了,湿冷的地区,地暖一开不仅暖意足,还能把潮气慢慢烘掉,连被子都变得干爽蓬松。
暖气片就刚好相反,升温快是快,凉得也快,一关阀门温度秒掉。而且没装暖气片的角落会明显更冷,屋里冷热不均,时间长了总觉得燥得慌,舒适度比地暖差一大截。
![]()
安装与维护成本,暖气片胜
暖气片安装很简单,直接选购适配的暖气片和管道,万元内搞定,花钱少还省事儿。
反观地暖,水地暖的花费就高多了,得配齐地暖盘管、集分水器、锅炉、温控阀等一整套系统,像90㎡的房子装下来,费用大概要2-3万。
电地暖虽然比水地暖简单点,相当于全屋铺了个大电热毯,但价格还是比暖气片贵不少。
![]()
维修方面,暖气片更是省心。要是遇到冷热调控失灵或者管道堵塞的问题,直接更换零件就行,省心到像换灯泡。
可水地暖就麻烦多了,盘管每2年就得清洗一次,更让人头疼的是有爆裂风险,一旦出问题就得撬开地板,不仅过程折腾,维修成本也高。
电地暖虽然没有盘管爆裂的顾虑,但用久了可能会出现导电不均的情况,这样一来制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后期也得花精力处理。
![]()
日常花费,暖气片胜
论使用花费,暖气片更省,不过具体少花多少钱,得看各地燃气、电费的定价,再结合家里实际供暖面积来算。
就拿天然气来说,受西气东输影响,往远的地方价格越贵,北方中西部地区,一档气价才一块多一立方,即便用到三档也才两块多,可南方江浙一带就不一样了,一档就得三块,三档直接飙到四块多,差距明显。
![]()
一浙江网友吐槽全屋地暖三天烧掉300块,而四川网友在西气东输起点,一个冬天只花700块,这差距就离谱!
一般来说,小空间供暖选电暖更划算,面积大的话用燃气性价比更高,而暖气片不管是小区域还是大户型,用起来都挺划算。
![]()
空间利用,两者不分上下
空间占用方面,地暖与暖气片各有特点。地暖是在地面铺管线,会占一定层高,水地暖大概占6-8厘米,电地暖稍薄些,4-6厘米就够。要是家里层高本身就矮,铺完地暖最好别做吊顶,不然人住着容易压抑。
![]()
暖气片倒不占层高,但裸露在外不仅影响美观,还得占室内面积。不过这个问题现在有不少巧办法,能让暖气片“变身”:
变挂衣区:很多小户型把暖气片变成挂衣区,冬天还能烘干衣服,实用又方便。
![]()
变卫生间毛巾架:浴室里装的暖气片,用来烘毛巾,再也不用担心梅雨季毛巾晾不干发潮。
![]()
艺术挂画:把暖气片设计成装饰画的样子,让它成为客厅里一道亮眼的风景。
![]()
总的来说,选供暖方式得看房子大小:
①50-80㎡的小户型,选电地暖会更省事儿;
②80-150㎡的中等户型,水地暖性价比更高,舒适度也在线,还能顺带提供生活热水;
③150㎡以上的大户型,建议用局部混合供暖,比如厨卫、家政间单独安排合适的供暖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