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洞头融媒体
爆料加微信 :kkwz0577 、WZSK1112
清晨六点半,阳光洒向山林
一声呼唤,鸡群从四处飞奔而来
近日,小布来到大门镇西浪村
看看这里藏着的生态养殖经
孵化着村民们的乡村共富梦

每天产蛋200斤,每个鸡蛋售价2元,带动周边妇女创业增收……在西浪村附近的山林里,柴米油鱼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庄玲玲,如数家珍的谈起了她的“生态养殖经”。
清晨,庄玲玲早已整装出门,开始了她一天的养鸡事业。“吃饭咯——”随着她一声呼唤,数百只鸡扑棱着翅膀从山林四处飞奔而来,在铺满玉米的土地上开始了“早餐时间”。
“这些鸡都是散养的,每天在山林里自由奔跑,是真正的原生态放养。”庄玲玲向记者介绍,她的养鸡场实行的是林地互补养殖模式——鸡群在树下乘凉,鸡粪为树木施肥,树木茁壮成长又为鸡群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鸡的品质,更维护了山林的生态平衡。在庄大姐的养殖场里,土鸡养殖不是简单的“圈地运动”,而是一门精心设计的“生态艺术”。
![]()
![]()
当天上午10点左右,这些在外活动的鸡会陆续回到鸡舍。这间看似普通的屋子,实则是养殖户精心设计的“产房”。塑料产蛋箱和厚厚的草堆为鸡群提供了舒适的产蛋环境,搭起的架子则让它们有更宽敞的活动空间。
“这和我平时看到的鸡蛋不太一样,外形有点像皮蛋的颜色。”记者在鸡舍发现了这些特别的鸡蛋。“对,这是绿壳蛋,是乌鸡下的。”庄玲玲自豪地说,“我们原生态放养的鸡产蛋率在30%-40%左右,每天大概能产200多斤。”


目前,合作社养殖了6000余只鸡,包含乌鸡和土鸡两个品种。因西浪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庄大姐的悉心照料,这里的鸡蛋口感鲜嫩,每个售价在2元左右,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每天至少工作9个小时,庄玲玲除了管理自己的养殖场,她还在当地创办了柴米油鱼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家庭妇女创业,实现增收共富。“我希望我们家的鸡蛋和土鸡有更多人知道,销路更畅通。”谈及今后规划,庄玲玲对未来充满期待。
随着“自然味”成为城市餐桌的新潮流,大门镇的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农产品,更为当地渔农民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新路。在这片生态沃土上,小小的一枚土鸡蛋,正孵化出乡村振兴的大希望。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从一片山林到一条共富路
这枚小小的生态鸡蛋
正为渔农村的明天,注入无限希望
有爆料扫码加小编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