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医院的瓜,很多人估计都看腻了,关于祖副院长和曾医生那17分钟的不雅视频被曝光的事件,小伊我前两篇文章已经扒得很深了,这里就不多啰嗦了。
今天我想聊另一个问题,一个更“魔幻”的后续,就是全网都在痛斥“医德沦丧”、讨论“私德与医德”、到处求视频的时候,另一拨人已经悄悄把钱赚了。
![]()
很多人还在纠结那块蓝色无菌垫单是不是“公物私用”的时候,几方人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抱歉,真正的“营销鬼才”已经出现了。
算法比纪检快,睡裙卖了18万件
这起事件发酵后,电商平台的响应速度,简直快到令人“咋舌”。
就在湖南省卫健委还在核查通报,医院还在研究怎么停职处理的时候,商家们已经把曾医生的“同款睡裙”火速上架了。
价格从拼多多的33元,到京东的86元,高中低档任你选。商家们精准地抓住了关键词,写下了:“浪漫现货”、“女纯欲风”、“性感居家服”。
你以为这事很小众?大错特错。
根据爆料,某宝上一个商家,这款睡裙狂卖了18.5万件!某多多上,也有3万多人在拼单,一度卖到断货,厂家逼得“三班倒”加班生产。
![]()
这让人不得不感叹,网友们真的只是在消费一件睡衣吗?
不!他们是在消费“高知女性”四个字被撕开后,露出的那个蕾丝花边。
当“博士也会穿深V,主任医师也纯欲诱惑”成了最大卖点,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我穿不上她的学历,还穿不上她的睡衣?
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识?
没错!成都太古里,那条粉花吊带裙随着“石油姐”一夜爆红,今天,曾医生的乳白色睡裙再续传奇,这两件事,异曲同工!
它们都是把丑闻主角的身体符号化、商品化,让普通人通过“同款”,来实现一场虚幻的“身份僭越”。
![]()
商家们太懂这套路了,什么“知识付费”,哪有“知识女性隐私付费”来得快?前者你需要寒窗苦读,后者你只需要点击下单。
一件30块钱的仿制品,立刻获得了巨大的精神溢价,因为它关联的已经不是一件衣服,而是“高知女性”、“白袍天使”、“纯欲反差”这些能让人瞬间炸裂的符号组合。
更魔幻的是什么?
连视频中的那块蓝色“一次性无菌床单”,都被挖出来成了商机,几毛钱成本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被赋予了“大佬同款”、“纯欲风”的荒诞标签。
![]()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蹭热点,这是一场“集体无意识的道德脱敏”。
公众不再关心偷拍是不是违法、隐私如何保护、此事是否道德,而是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这场符号的狂欢,我们一边在谴责医德沦丧,一边却用自己的消费行为,为这场丑闻的传播添柴加薪。
电商平台的快速反应,不过是我们内心欲望的一面镜子。
为什么?
因为算法比纪检快,通报比物流远,它们服务的不是正义,而是人性中最原始、也最不堪的窥私欲。
得不到就毁了她:真正的“小丑”
就在商家们闷声发大财的时候,关于事件本身的“真相”,其实也早就反转了。
我们先来看看视频里的两个主角。
男方,祖某某,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博导、教授,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修,发表SCI论文47篇,门诊号常年“秒空”,绝对的医疗精英。
女方,曾某,眼科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导,同样兼任多个学术职务,头衔能写满半张纸,曾连续三年被评为“患者最满意医生”。
这两个人,都是从底层一路拼杀上来的技术骨干,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结果栽在了私生活上。
但事情的真相,比“值班室偷情”要复杂得多。
![]()
根据最新的消息,拍摄地点不在医院值班室,而是在曾医生的家中,拍摄时间也不是在工作期间,而是在轮休时间。
更最重要的!那就关于拍摄者的身份,也有了结论。
不是什么愤怒的伴侣,也不是什么职场竞争对手,而是曾医生的“同科室小师弟,兼前男友”。
据说曾医生是离异状态,两人曾相处过一段时间,分手后,曾医生与已婚的祖副院长走到了一起。
这个前男友于是怀恨在心,专门购置了一套“专业高清拍摄设备”,提前安排好角度,视频是8月份拍的,谈判破裂后,近日才放出来。
逻辑很简单:得不到,就毁了她。
你看,祖副院长和曾医生再怎么不堪,男方婚内出轨,女方“知三当三”,那也是道德问题。
但这个前男友呢?又是偷拍,又是公开传播,这就是赤裸裸的违法犯罪了,据说,这个人因为涉嫌侵犯隐私和非法传播,半个月前就已经被警方带走了。
我们都在“裸奔”
这件事最让人后背发凉的,不是两个精英医生的道德瑕疵,而是那个隐藏的摄像头。
它撕开了一个我们谁也不愿意承认的现实:在这个失序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裸奔”。
你以为这只是医疗圈的瓜?
还记得南京那个“红老头”吗?一个38岁男的,戴假发、抹口红,扮成女的,以“免费服务”为诱饵,偷拍了大量亲密视频,明码标价在网上扩散,受害者里有健身教练、企业高管、大学生。
还记得王家卫的“墨镜碎了”吗?剧组工作人员把私人谈话录音发到网上,王家卫私下调侃唐嫣“很装”、陈道明“极品”、游本昌“不是省油的灯”,大师滤镜碎了一地。
从湖南医院的“值班室”(后被证实是家中),到南京的“出租屋”,再到王家卫的“片场”,当偷拍和偷录一次次突破隐私的边界,私人空间正在被彻底瓦解。
![]()
技术的“进步”,正在为侵犯隐私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
我们住酒店,要先检查烟雾报警器、电源插座、衣物挂钩,我们用家用摄像头看护孩子宠物,却可能因为弱密码,导致家庭生活被实时直播。
当隐私成为流通货币,每个人都将成为数字牢笼里的透明人。
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
当我们热衷于点击他人的私密视频满足窥私欲时,我们其实正在“杀死”自己的安全感,因为那个被对准的镜头,总有一天,可能会对准我们自己。
为什么是“董小姐”?
我们再回到这件事本身。
为什么一个桃色新闻,能引发这么大的舆论?
仅仅是因为“猎奇”吗?
不是的!这背后,是公众对“精英形象解构”的集体参与。
说白了,这和前段时间的“董小姐”们,是一个路子。
从成都春熙路的牵手门,到协和医院的内培,再到如今这个曾医生,为什么大家对这种事这么敏感?
因为在很多人眼里,这些“董小姐”们,正在占据最好的资源。
有句很糙但很流行的话是怎么说的?
“好岗位就像艾滋病,只通过母婴、血液与性进行传播。”
这些“董小姐”们,凭借着她们的“优势”,一路过关斩将,迷倒权贵,占据着很多重要的岗位,她们可能没有真本事,没有领导力,除了开会就是装逼,喝个红酒都不忘发朋友圈。
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却可能在底层挣扎。
这就是公众愤怒的来源。
![]()
所以,当祖副院长和曾医生出事后,舆论立刻就两极分化了。
一方认为,医术和医德必须分开。
有患者出来为他们求情:“2022年我视网膜脱落,是曾主任放弃休息时间紧急手术保住了我的眼睛。”“父亲的前列腺肿瘤是祖副院长做的,他医术高超,如果他就此退出,是医学界的损失。”“培养一个顶尖医生要一二十年,不容易啊。”
但另一方则坚决反对:医术和医德真能割裂吗?
一个私德有亏的人,何以信赖其医德?那个蓝色的无菌垫单,是不是“公物私用”?连这点小便宜都占,谁能保证你在分配手术资源、推荐治疗方案时能公正无私?
更何况,视频显示的时间是“周一下午三点”。
这是什么时间?是门诊和手术最繁忙的时候。
当其他医生在查房、看诊、做手术,当患者在门外焦急等待时,这两位医疗骨干,却在(据传是)值班室里“激情约会”。
这才是最不能被容忍的。
医生当然是人,有七情六欲,但医院不是自家卧室,值班室更不是纵欲的爱巢,穿上那件白大褂,你就代表着整个医疗行业的尊严与底线。
黑红也是红,流量背后的算计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李连杰“逆生长”的热搜。
一会儿衰老的不成样子,一会儿又容光焕发,各种谣言满天飞,越传越离谱,居然还有说他换了心脏,说他跑到日本换了年轻血液的,具体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李连杰最近的转变确实让人吃惊,最后李连杰被逼无赖只能脱衣自证,还让大家“点个关注”。
我猜测,大概率李连杰是要借此“出道”了,毕竟还是沉寂太久,家底估计花差不多了,看到那么多明星出来带货,大把大把赚钱,说不受影响也不现实,但如果李连杰真出来带货,我想保健品可能会是首选。
看明白了吗?
无论是李连杰的“返老还童”,还是曾医生的“纯欲睡裙”,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流量经济,已经将人性与商业推向了共舞的舞台。
每一段视频,每一则新闻,背后都是潜在的商业利益。
![]()
回到曾医生事件上来。
如果曾医生最后被开除,你觉得她会怎么样?以她的名气和颜值,带货或可能成为她新的职业选择,但如果她还有些许自尊,或许从此就泯然众人了,毕竟还想当医生已经不现实了。
但如果她选择做网红带货我想一定能赚得盆满钵满,毕竟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黑红也是红啊!
这么一看,那个试图报复“前女友”的偷拍者,那个“小师弟”,反而成了最大的输家,他可能面临牢狱之灾,而他试图“毁掉”的人,却可能在另一个赛道上重生,而那些“营销鬼才”们,也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哎,这才是这个世界,最魔幻的地方。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记得“标星”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