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他们不喜欢我,不想跟我玩……”
听到孩子带着哭腔说出这句话,我相信每个当爸妈的,心里都像被针扎了一下。我们恨不得立刻冲出去,把那些“小坏蛋”揪过来,逼着他们跟自家宝贝做朋友。
但我们都清楚,这不行。
在西安千岛家庭教育这些年的咨询里,我们发现,“社交受挫”是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遇到的坎,也是无数家长内心最无力的痛点。孩子这句话的背后,藏着的不仅仅是一次玩闹的拒绝,更是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深深的委屈。
那么,当这一刻来临,我们除了心疼和愤怒,还能做点什么?今天,千岛就来跟各位宝爸宝妈聊聊,怎么把这次“社交危机”,变成孩子学习化解冲突、建立真正友谊的宝贵一课。
![]()
第一步:先接住情绪,再处理事情
孩子跟你说这句话时,他需要的首先不是一个“社交教练”,而是一个“情绪垃圾桶”。
千万别这么回应:
- “没事,我们不稀罕跟他玩!” —— 这是在教孩子逃避。
- “你是不是又抢人家玩具了?” —— 这是在指责孩子。
- “那你去找别人玩呗。” —— 这话听起来轻松,但对孩子来说很难。
试试这样做:
- 蹲下来,抱抱他。身体的语言比任何道理都有力。
- 帮他说出感受:“哦,宝贝,被拒绝的感觉一定很难过,对不对?”“你很想加入他们,但是他们没同意,你觉得很委屈,妈妈都懂。”
千岛小贴士:当孩子的情绪被看见、被命名,他内心的风暴就平息了一大半。这一步做对了,后面的“教导”他才听得进去。
第二步:把“他们不喜欢我”这个“结论”,还原成“事情”
孩子的思维是简单的,一次拒绝就等于“他不喜欢我”。我们要帮他打开这个死结。
你可以用好奇的语气问:
- “当时发生什么了呀?你们是在玩一个游戏吗?”
- “是他们所有人都不想玩,还是其中一两个小朋友说的呢?”
- “会不会是他们游戏人太多了,觉得再加一个就乱了呢?”
千岛小贴士:这样问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从“我被针对了”的受害者心态,切换到“当时发生了什么”的观察者心态。让他明白,别人的拒绝可能只是针对“当时那件事”,而不是针对他整个人。
第三步:化身“军师”,提供可操作的“社交策略”
光分析原因不够,孩子需要的是具体“怎么办”。我们可以和他一起头脑风暴,当个小小的“社交军师”。
提供几个“锦囊妙计”:
- “观察融入法”:“宝贝,下次你可以先在一旁看一会儿,看看他们玩的是什么规则。然后你可以喊一句‘我知道怎么玩!’或者‘我当那个蓝色的战士可以吗?’ 这样听起来就更像他们的‘自己人’啦!”
- “价值提供法”:“你想想,你有什么好玩的点子?或者你有个酷炫的玩具可以当道具?比如说‘我家有个宝藏地图,我们可以一起寻宝!’ 这样你就带来了新乐趣,大家自然会欢迎你。”
- “广撒网法”:“一棵树上吊死多没意思呀!操场那么大,总有一个也在寻找朋友的小朋友。你看,那个在滑梯旁边自己玩的小孩,说不定正等着你去说‘嗨’呢!”
千岛小贴士:在西安千岛家庭教育的很多案例里,我们发现,孩子不是不想交朋友,而是缺乏那“临门一脚”的方法。这些具体的话术和策略,就像给他们穿上了“社交铠甲”,会自信很多。
第四步:修炼内功,成为“值得交的朋友”
说到底,长期的友谊来自于吸引力。我们可以平时在家里就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社交魅力”。
- 玩“角色扮演”游戏:在家模拟各种场景,比如“你想玩别人的玩具该怎么开口?”“别人不小心撞到你了怎么办?”让他提前演练。
- 强调“分享”与“轮流”的乐趣:让他体会到,好东西分享出去,快乐会翻倍。
- 做孩子的“信心加油站”: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本身就是磁铁。多发现他的闪光点,真诚地表扬他:“你很会讲故事”、“你踢球很认真”,这些内在的底气,才是他社交路上最硬的底牌。
最后,想对各位爸爸妈妈说:
孩子的社交世界,就像一场风雨交加的航海。我们无法替他掌舵,但可以为他打造一艘坚固的船,并教会他看星星、辨方向。
当他说“他们不喜欢我”时,正是我们送上“造船术”和“航海图”的最佳时机。在西安千岛家庭教育,我们始终相信,父母的智慧,不在于为孩子扫平一切障碍,而在于赋予他穿越障碍的能力。
这次小小的挫折,如果你引导得好,未来就会成为孩子心中一颗名为“勇气”与“智慧”的种子。让我们一起,静待花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