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安徽是以“煤粮钢”闻名的中部省份;如今,安徽已实现从传统农业大省到制造大省、从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兴产业集聚地的跨越升级,成功迈入“全国工业大省”行列。目前,安徽共有规上工业企业2.48万户,居全国第6位。2025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收2.7万亿元,居全国第6位。
与此同时,安徽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从推动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融合应用入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2024年,安徽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1.2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已100%启动数字化改造。
为助力安徽发展新质生产力,华为在安徽正从项目类的服务升级为集产品、技术、服务、人才、生态于一体的区域创新中心。具体而言,从切实推动算力产业创新发展,到深度参与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再到携手众多高校共育ICT人才,华为正全方位融入数字安徽的发展进程。
在日前召开的“华为中国行2025·安徽新质生产力峰会”上,华为安徽政企销售总经理田响响强调,华为在安徽的业务早已超越简单的商业往来,更是一种深层次的产业融合和赋能,生动诠释了“在安徽、为安徽”的承诺。
![]()
华为安徽政企销售总经理田响响
奋发有为,携手共建数字安徽新格局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的引领下,安徽数字经济已实现稳健增长,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超过12%。进入2025年,随着《2025年数字安徽建设工作要点》与《关于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的相继落地,安徽数字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提速增效的新阶段。
为深度融入数字安徽建设,田响响表示,华为始终把自己定位为“共建者”,并围绕“数据驱动、智能赋能”这一理念,从顶层规划设计到创新场景孵化,再到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性参与数字政府的建设,推动治理现代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共筑全省一体化数据底座,全盘梳理并打通政务数据资源。华为与安徽联合建设的省市两级政务大数据体系,彻底改变了以往分散建设的模式,实现了“全省一盘棋”的统筹管理。这不仅有效打破了数据孤岛,在安全可信的前提下促进了政务数据的高效共享,还构建起规范的数据资源目录体系,为后续的智能应用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部署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为智能化转型夯实算力底座。其中,在合肥人工智能中心建设中,华为已构筑起业界超强AI算力训练平台;在芜湖,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的建设,可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支撑智能时代大模型训推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进而助力政务大数据分析,使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
第三,加速场景创新,让政务服务真正普惠于民。在算力底座和数据分析基础上,华为通过将创新技术与政务场景的深度融合,正推动公共安全、应急等领域大模型建设,并为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打造一系列智能化应用。
如今,安徽正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质增效,并安全稳妥推广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应用,提升政府履职效能和政务服务水平。在这一趋势下,田响响也表示,华为希望与安徽进一步深化合作,推进全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的配置,助力安徽的政务智能化水平不断迈向更高层级。
数实融合,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
从经济发展的脉络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结合,就如同DNA式的“双螺旋结构”: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传统产业反过来也在促进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数实融合一直是各地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安徽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守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与开辟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为助力安徽促进数实融合,华为基于自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实践,以及服务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的经验,已经帮助众多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在制造领域,华为通过与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的深度合作,不仅联合打造了尊界、智界等车型,更从技术赋能与品牌营销等多维度发力,助力企业建设智慧工厂,共同推动安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比如,江淮汽车基于华为iDME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技术打造的数字孪生工厂,可推动生产流程与工艺经验持续优化迭代,实现常造常新、自我进化。
此外,华为与海螺水泥、皖北煤电等开展深度合作,在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同时,也将成功经验复制到多家同类企业中。例如,华为与海螺水泥联合打造的“水泥建材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够实现工艺参数动态优化、异常秒级预警及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而与皖北煤电合作部署的“视觉大模型”,则可智能识别与分析煤矿生产中的不安全行为。
在教育医疗领域,华为已经陆续与安徽省卫健委和教育厅开展战略合作,并通过标杆项目和解决方案的孵化,实现对全省的辐射。比如,在教育领域,华为将在ICT人才培养、科研计算、教育数智化转型等方面与安徽展开深度合作,助力教育领域数智化领导力和人才自主培养水平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金融领域,华为正在与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徽商银行等开展深度合作,并通过顶层设计、项目引导和迁移等,帮助其实现核心分布式业务系统上云。在交通领域,华为已帮助合肥市轨道交通构建起一个高效、安全、智能的城轨云平台,并实现数据共享,确保网络安全,进而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
徽创未来,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深化安徽智能化转型,华为已在研发、解决方案与服务体系等层面进行了全面布局,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此过程中,华为积累的宝贵经验与能力,不仅为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更广阔区域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标杆范例。
对此,田响响也从算力底座、数字政务、行业智能化、人才培养多个层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在算力底座上,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正在为安徽AI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上线安徽省算力统筹调度平台,让算力像水电一样普惠各个行业,支持行业大模型的高效运行。
在数字政务上,华为将基于全省一体化数据底座的建设经验,持续深耕地市区县市场,把创新的场景化方案和智能化应用推广到更广阔的区域,以帮助地市区县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改善群众服务体验,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行业智能化上,华为将继续深入参与汽车、新能源、半导体、AI等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同时,华为将通过打造海螺水泥、江淮汽车等行业标杆,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帮助更多同类型企业加速智能化转型,实现从1到N的扩展。
在人才培养上,华为正在与安徽共建创新人才生态,夯实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比如,华为通过与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的深度合作,已经将鲲鹏、昇腾、鸿蒙的课程融入到教学实践和科研中,为安徽累计培养人才超过1.7万名。通过与淮北理工学院、阜阳师范大学等合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通过华为ICT大赛、人才双引会等,有效链接高校与产业需求,为安徽数字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当前,安徽正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奋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在此宏伟蓝图下,对华为而言,“在安徽、为安徽”已转化为一系列切实的行动。未来,华为将继续以数智化之力,深度融入安徽发展进程,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壮大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共同谱写安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