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市场的关键驱动力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供应端忧虑转向需求端乐观。瑞银称,一个被低估的“新电车”市场正在崛起,储能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推动锂价告别熊市,还将成为解决美国供电缺口的关键“过桥”方案。
11月11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瑞银(UBS)在最新报告中称,电池储能系统(BESS,下称“储能”)正在成为锂需求的“第二增长引擎”,其重要性堪比电动汽车。
瑞银预计,到2030年,BESS需求将占电池总需求的22%至26%,其重要性正从"边缘变量"跃升为"核心变量"。这一需求爆发的背后,是全球能源结构变革带来的电力供应缺口——美国电力需求年增速已达3%,而新增发电设施建设周期长达7至10年,储能系统成为弥合这一缺口的唯一现实选项。
报告同时指出,更激进的预测显示,宁德时代预计2030年储能需求将达瑞银预测值的两倍。这一需求冲击叠加供给侧扰动,可能导致瑞银预测的2026年仅5.5万吨微小过剩的锂市场迅速转向短缺。瑞银预测,锂价已触底,并将开启稳步回升通道。
大规模电池储能需求的强劲预期推动市场情绪显著改善。碳酸锂期货近日持续拉升,周一上涨5%,现货价格升至去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花旗在11月9日的报告中指出,近期锂市场的上涨动能主要由强劲需求驱动,而非潜在供应中断。
![]()
储能:一个被市场低估的“新电车”市场
报告指出,电池储能系统(BESS)已经成为锂需求中一个重要且不断增长的驱动力。
瑞银预测,全球储能需求将从2026年的396 GWh增长至2030年的873 GWh,这意味着从2025年开始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24%。
届时,储能需求将占到全球电池总需求的22%-26%。
报告称,将其转化为对上游锂资源的需求,考虑到锂的用量、化学成分、损耗和库存周期,瑞银测算,2026年储能将带来36万吨碳酸锂当量(LCE)的需求,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68万吨LCE。
从增量角度看,未来几年储能带来的年均新增需求约为9万吨LCE,作为对比,电动汽车的年均增量约为17万吨LCE。
瑞银称,这清晰地表明,储能正在成为一个体量接近电动车一半的新增需求来源。
花旗的分析更为激进,预测2026年电池总需求将同比增长31%,其中,储能系统需求增速将达到45%,远超电动汽车的26%。
美国电力缺口:储能成"过桥"唯一选项
瑞银称,储能需求的爆发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是三大不容忽视的宏观驱动力:
- 全球电力需求超预期增长:以美国为例,其年均电力需求增长率已达到3%左右,远高于此前预测的1.8%。这主要由AI、数据中心等高耗能产业驱动。
- 新增发电能力建设缓慢:建设新的发电设施通常需要4到6年的时间。具体来说,新建燃气轮机电厂的交付周期要到2031年,而核电站最早也要到2035年才能投产。
- 科技巨头锁定清洁能源:以Meta和微软为首的大型科技公司,为了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且往往有清洁能源指标要求),正在积极投资并锁定电力供应。
在新增发电能力无法立即跟上的情况下,瑞银明确指出,电池储能系统(BESS)将在未来7到10年内,成为美国平衡电网、补充可再生能源以及弥合电力供需缺口的关键“过桥”方案。
更乐观的预期:宁德时代预测需求是瑞银2倍
值得注意的是,瑞银的预测在业内还不是最激进的。报告特别提到,市场上存在更为乐观的预测。
例如,行业龙头宁德时代(CATL)预测,到2030年,仅储能领域的锂需求就将达到140万吨LCE,这几乎是瑞银预测(68万吨LCE)的两倍。这暗示着储能市场的潜在爆发力可能远超当前预期。
在需求端爆发出惊人增量的同时,供应端的扰动依然存在。但是瑞银认为,与这些供应端的不确定性相比,储能需求同比近100%的增长,对锂市场平衡的影响将更为重大和深远。
根据瑞银的模型,2026年全球锂市场仅有5.5万吨LCE的微小过剩,这在一个年需求180万吨级别的市场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随着库存的降低,如此巨大的需求冲击很可能引发一轮大规模的补库周期。
![]()
价格向好但股价已"抢跑"
基于对供需基本面的判断,瑞银对锂价持乐观看法。
报告预测,锂辉石精矿价格到2026年中期将再上涨超过20%,并在2026年、2027年和2028年分别达到1100美元/吨、1150美元/吨和1350美元/吨的平均价格。其长期均衡价格维持在1200美元/吨。
瑞银指出,简而言之,储能需求的结构性爆发正在重塑锂行业的基本面,市场供需天平已开始向供应紧张的一侧倾斜。这意味着锂价的熊市周期正走向终点,一个由储能驱动的、更为稳健的上升通道正在打开。
然而最关键的信息在于,瑞银通过其估值模型发现,澳大利亚主要锂矿上市公司的当前股价,已经反映了锂辉石价格回升至1150美元至1300美元的水平。这意味着虽然行业基本面和商品价格正在改善,但资本市场似乎已经"抢跑"。
同时,中期期货分析师Zhang Weixin也警告称,当前价格飙升过于迅速,如果市场情绪逆转存在回调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