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立足之地”难求!牛市下的中信证券策略会拉爆人气

0
分享至

财联社11月11日讯(记者 赵昕睿 陈俊兰)11月11日,以“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在深圳召开。会场人气拉满,现场不仅是“一席难求”,“立足之地难求”是更直观的注脚。“这才是牛市下的中信证券策略会啊!”有参会嘉宾感慨。

主论坛尚未开场,会场门口便已张贴“会场已满员,敬请谅解”的提示,不仅仅是会场内坐满、站满,会场外也同步直播,同样站满嘉宾。

截至首日大会下午,现场参会四千多人,在中信证券自有直播平台线上观看3.3万人次,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市场的关注度已全线拉满。


作为中信证券每年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年度大会,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邀请了100多位发言嘉宾、千余家上市公司、众多企业和投资机构代表参会。

本次议程设置丰富多元,除核心的资本市场主论坛外,还同步开设20场分论坛,覆盖AI应用、固定收益与大类资产配置研判、中资客户出海趋势、新兴市场投资机会、全球投资策略等多个领域。参会阵容兼具产业深度与全球视野,不仅有多位知名上市公司高管,分享核心产业发展趋势与实践洞见;中信证券多名海外分析师团队也一同亮相,全面解读全球投资动态与中国企业出海新路径。

在主论坛上午场环节,分别由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中信证券国际首席经济学家Leif Eskesen、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杨帆、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依次发表主题演讲,分别从全球宏观经济、中国宏观经济、中国政策、A股市场策略等维度,为现场及线上观众带来全方位的市场研判。

邹迎光:新征程下,中国资本市场积极动能正不断积累

在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上,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以“奋进新征程”为题发表致辞。回顾去年“站上起跑线”的年度主题,他指出,过去一年间中国资本市场已迈入全新阶段,整体焕发生机与活力。

邹迎光强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大势,对中国经济社会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也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时代内涵与发展使命。“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全球背景、科技趋势、制度环境将呈现新的特征,在新征程上奋进前行。

从全球背景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与金融格局深刻重构,有望带来外部破局的新契机。全球治理方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正显著提升,参与全球治理与维护海外利益的能力也在持续增强。产业格局方面,中国制造在关税乱流中彰显出强大韧性,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长7.1%,全产业链的优势凸显。未来将有更多本土龙头向跨国巨头转型,并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金融格局方面,伴随着全球产业力量对比的变化,全球金融秩序也将深刻重塑。

从科技趋势看,更多中国产业迎来关键突破,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有望带来资本市场的新机遇,而这一机遇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微观主体预期上,中国资本市场的“科技叙事”,正推动风险偏好的持续改善;二是中观市场特征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向“新”发展,将带来市场结构的持续优化;三是宏观经济运行上,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也将助力经济增长动能的切换。

在制度环境方面,邹迎光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提升,以及投资和融资功能的协调,有望带来市场生态的新气象,重点体现在支持科技创新和发挥财富效应两个方面。

一方面,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与新质生产力行业更加兼容,能够提供满足完整生命周期的全链条融资服务,并以激励机制有效促进创新活动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趋势突出,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居民权益资产配置比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邹迎光总结称,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持续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以及市场制度与生态的不断成熟,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不断积累,为低波动慢牛奠定基础。最后,他最后强调,在中国式现代化宏伟愿景上,资本市场将奋进新征程。

Leif Eskesen:中国经济周期性支持力度已明显加码,政策重心继续聚焦扩大消费和培育新增长板块

中信证券国际首席经济学家Leif Eskesen也在首日论坛上就全球宏观经济展望发表了演讲,围绕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及亚洲其他国家前景给出判断与政策启示。他指出,从美国来看,当前美国政策取向对“美国例外论”形成冲击但不至于颠覆。美国经济当前就业市场走弱而通胀依然较高,美国政府关税举措难以实现“缩小贸易失衡、重塑本土制造”的预期目标,反而会抬升通胀并拖累增长。

关于欧洲,他表示,欧洲经济总体尚能维持增速,但区域内分化加剧;德国有望在明年获得财政发力带来的提振,而欧央行货币宽松的空间基本用尽,欧洲整体后续更需依靠结构性改革提升潜在增速。就中国经济而言,Leif认为,周期性支持力度已明显加码,有助于对冲下行压力;政策重心继续聚焦扩大消费和培育新增长板块。

谈及日本,他指出,日本迎来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预计财政政策与结构性改革将更具灵活性,但高债务与通胀约束将对日本财政空间形成掣肘。放眼亚洲其他国家,Leif认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增速将受外需放缓冲击,内需驱动型经济体展现更强韧性。在增长与通胀同步回落的背景下,区域内部分经济体的降息窗口正逐步打开。

明明:A股将呈现估值分化,节奏制胜特征

就明年经济增长层面而言,明明预计2026年政策温和扩张支持中国经济保持4.9%左右增速水平,价格因素将有所改善,通胀逐步回升,名义GDP或将提高至5.2%。考虑基数因素及政策节奏,2026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节奏。

明明表示,经济周期的种种迹象表明,对2026年的经济走势不应悲观。从经济周期的绝对水平看,尽管2025年经济周期延续了底部震荡的特征,但宏观环境“否极泰来”的迹象也越发明晰,这突出表现为需求端对经济的拖累正在弱化。一方面,地产销售仍然不强,但投资对经济的拖累正在减弱;另一方面,消费正在企稳,且对外部的刺激更加敏感。此外,M1和PPI等经济周期的领先指标指向经济周期已经进入为反弹蓄力的最后阶段。不过,当然也需注意到经济周期的修复并非一蹴而就,资产负债表、外需、就业预期和政策节奏都将是影响修复节奏的重要因素。

在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方向上,明明认为,A股将呈现估值分化,节奏制胜特征。A股PE和PB的分化指向股市仍具性价比,但需要通过盈利的上行消化高PE。上市企业盈利已经出现改善迹象,在PPI回升预期下,这一趋势有望在2026年延续。对股市整体走势保持乐观的同时,也需注意节奏上可能不会一帆风顺,预计股市前半场成长风格占优,后半场价值风格占优。债券配置方面,吸引力在波动而非收益。历史上的债券大幅调整往往对应三大触发因素,一是经济周期触底反弹,二是宏观环境剧烈变化或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回升,三是央行收紧流动性。对于大类资产配置而言,在2026年,债券的吸引力可能更多在于波动端而非收益端。

杨帆:“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有望“万里豁晴川”

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杨帆于会上指出,为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预计“十五五”期间经济增速中枢理想水平为4.8%左右,政策中信会更多向需求端,服务消费将成为亮点。消费政策框架方面,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社保体制改革提振居民消费意愿、资本市场回升通过财富效应呵护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财政向“投资于人”领域发力助力服务消费供给提质增效,是改善居民消费的四大核心发力方向。

国际方面,2026年中美关系有望维持阶段性平衡,短期来看,预计2026年中美关系将维持“斗而不破”的特征,中美博弈或将持续,但烈度可控,金融市场的反应也将相对“钝化”。长期来看,特朗普正加速美国霸权的“破坏性重构”,全球各国在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经济治理政策、社会外交政策上正在出现共性转变,加剧全球产业与金融秩序的破裂与重构。

在上述国际环境下,杨帆认为企业出海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持续加速相关机遇值得关注。根据中信证券研究团队的测算,2025年上半年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1.24%,比总收入增高10.20ppts,出海加速的特征显著。实体层面,随着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技术、品牌与模式出海更值得期待。金融层面,伴随着中国企业的全球布局,叠加美元体系的深层隐忧,人民币国际化同样迎来战略机遇,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或是重要抓手。

展望2026年,杨帆预计我国宏观经济呈现结构分化下的温和修复态势,经济增速或前低后高,出口保持韧性,投资逐步回暖,商品消费短期承压。向后看,国际形势挑战与机遇并存,国内政策总量与改革共进,“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有望“万里豁晴川”。

裘翔:权益资产红利时代才刚刚开始

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以“角逐定价权,迈入低波市”为题,对2026年A股市场策略做出展望。

裘翔指出,A股上市公司正陆续从本国敞口的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也正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A股不仅是中国的A股,也是全球的A股。“十五五”期间,中企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的位置有望进一步抬升,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这是A股行情迈向低波动慢牛的基础。

展望2026年,裘翔分析,A股全球营收敞口企业已不局限于少数公司,而是足以推动整个A股的行情,未来A股的基本面要放在全球市场需求去看,而不是单看本土需求。

在此框架下,中美格局决定了行情的节奏和顺畅程度,两个节点(中美签署贸易协议、美国中期选举)可能将2026年的行情划为三段,中美签署协议后到美国中期选举前,中美格局相对最稳定,这个阶段是做多权益市场的黄金期。

对于居民财富配置趋势,裘翔作出重要判断,权益市场正逐步承接房地产在居民财富配置中的历史功能,权益资产红利时代才刚刚开始。他建议,投资者一方面,主动布局、长期参与,避免错失时代机遇;另一方面应坚持稳健投资理念,淡化短期波动,将权益资产视为陪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工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财联社 incentive-icons
财联社
以“准确、快速、权威、专业”为新闻准则,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资讯。
647070文章数 10154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