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深圳市行政执法监督码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出台的“扫码入企”制度文件。
11月11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深圳市龙华区副区长高辉表示,截至目前,该区各行政机关开展扫码入企11700余次,全区涉企行政检查次数同比下降45.47%,入企行为从源头上得以规范。
![]()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重点企业实现100%覆盖
深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市律师行业党委专职书记陈明在发布会上介绍,《管理规定》共25条,构建起“一码统筹,企业、执法、监督三方协同”的执法监督体系,从适用范围、部门职责、系统功能、使用要求、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扫码入企”工作进行全面规范,有三方面的核心亮点。
一是“扫码”入企,规范执法行为“全过程”。《管理规定》要求,涉企执法必须登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若遇突发应急事件,或者不及时检查可能导致证据损毁灭失等特殊情况,执法人员可先行检查,但在离企前须补充扫码。如果遇到网络故障或系统异常,也可在检查结束后10个自然日内补录信息并说明理由。这既确保执法监督不缺位,又不影响执法效率。
二是“用码”监督,畅通企业监督“直通车”。《管理规定》赋予企业三项关键权利:实时查询权、评价权、投诉权。让企业从过去的被动迎检转变为主动监督,切实提升企业的话语权。
三是“一码”集成,构建协同监督“共同体”。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可以通过监督码系统实时分析检查数据,跟踪投诉办理情况,定期通报各单位工作成效。
据悉,企业用户登录“深i企”,即可查询、申领专属电子监督码。目前已完成平台380多万注册用户的赋码,其中包括98.4万的个体工商户,特别是对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重点企业实现了100%覆盖。
光明区率先迭代推行“统筹入企+扫码监督”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去年8月,深圳市司法局启动行政执法监督码试点工作,并于今年6月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龙华区积极申请成为首批试点区。
龙华区作为深圳产业大区,聚集了50余万家市场主体,此前个别企业面临多头检查、重复填表的困扰。成为首批试点区后,龙华区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截至目前,龙华区各行政机关开展扫码入企11700余次,全区涉企行政检查次数同比下降45.47%,入企行为从源头上得以规范,企业迎检负担有效减轻。
深圳市光明区扫码总次数已经超过1万次,初步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此基础上,光明区率先迭代推行“统筹入企+扫码监督”,截至目前,全区列入统筹的入企次数由21301次减少至统筹后的8741次,减少了12560次,频次下降5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