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往年用岩棉被包裹截门,既沉重又容易飘絮,还得反复刷漆做防水处理。今年这‘橡塑+铝箔’的新玩意儿,贴合紧密、防护牢固,我一个人半小时就能完成!”11月上旬,寒潮来袭前夕,在首钢矿业大石河铁矿尾矿作业区的室外作业现场,有着14年工龄的班长刘龙一边检查刚完工的截门保温层,一边与身边的青年职工王磊算起了“创新账”。
![]()
冬季低温冰冻一直是尾矿作业区室外截门安全运行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的岩棉被包扎方式存在三大弊端,即保温性能不稳定、产生粉尘污染环境以及维护成本较高。为确保冬季安全生产,由选矿终端技术创新工作室牵头,组织一线操作工和技术骨干成立了攻关小组。他们扎根现场,反复进行试验对比,最终确定了“内层采用橡塑保温材料+外层使用铝箔隔热膜”的升级方案。
“橡塑材料自带黏性,可直接粘贴在截门表面,贴合度极高,几乎没有缝隙。外层的铝箔膜不仅能够隔热,还具备防水功能,无需额外包裹塑料布,外观也更加美观!”技术骨干张新光蹲在截门旁,指着严丝合缝的保温层介绍道。新方案不仅环保无污染,还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热量散失的问题,为延长维护周期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前两人合作包裹岩棉被,大半天都不一定能完成,还得担心留下缝隙导致截门冻裂。现在我一个人就能独立操作,保温效果实实在在!”青年职工王磊用手按压着铝箔膜,语气中充满了认可。截至目前,作业区已完成所有室外截门的保温升级。这一源自一线的创新成果,不仅为穿上“保暖新衣”的截门安全过冬构筑了坚实的“保暖防线”,更实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环保安全的双重目标,充分展现了一线职工立足岗位、攻克难题的创新智慧。(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任宏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