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技奖专题 |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报道(四)

0
分享至



■筑牢血液安全防线提升我国血液安全水平

血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和谐。北京医院马洁教授带领团队围绕血液安全和临床合理用血开展了系列工作。在项目成果应用的推动下,我国血液安全水平显著提升。该项目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该项目通过多方面举措实现了“血管到血管”的全方位风险控制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主要创新如下。(1)建立血站血液检测的全方位质量控制体系。首次建立全国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实现全国血站检测质量分析的“个性化定制”。起草相关标准,指导行业规范发展。(2)保障我国血液筛查核酸检测技术从零到全覆盖。阐明我国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流行特点,极大降低输血传播残余风险。(3)适时开展地方性时限性经血传播病原体监测,助力制定“中国方案”。首次在献血者中开展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新型冠状病毒筛查和确认、质量控制、试剂性能评估、室间质量评价等系列工作。HTLV相关研究成果递交国家卫生健康委,形成HTLV血液筛查策略的“中国方案”。(4)实现血液筛查到成分输血的“血管到血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质控品全部自研,首次开展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项目,并先后起草多项行业标准、指南和专家共识,促进临床用血规范化、同质化发展。

项目组表示,本项目以保障血液安全为目标,涵盖血液采集与使用安全。目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血液检测残余风险,因技术不可及性(如试剂灵敏度、稳定性)及未知病原体,后续将聚焦提升检测试剂性能;二是输血不良反应监测,虽然前期已建监测指标,但未在国内形成机制,后续将依托委临检中心信息系统建立监测机制,为国家制定医疗规范提供支撑;三是输血有效性研究不足,项目组已申请协同创新项目,针对临床输血免疫性不良反应及输注无效问题,研究发病机制,建立血小板HLA抗原表位鉴定方法,为精准输注奠定基础。

■破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诊治难题 建立精准诊疗体系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类罕见的免疫遗传性疾病,患儿常表现出严重致死性感染、免疫失调,甚至可能罹患肿瘤性疾病等。基于这一困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晓川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精准诊治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研究,建立了PID的精准诊疗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显著改善了患儿的生存现状和预后。该项目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组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在国内率先建立PID精准诊断体系:在国内率先开展了PID的基因诊断技术,2002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建立了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慢性肉芽肿病(CGD)等PID的基因诊断方法,又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先后诊断近100种PID;通过对基因诊断未明PID患儿进行遗传数据再分析,发现了一种新的PID(RIPK1突变),并揭示其新的致病机制,在国际上首次进行了报道。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包括CGD在内的多种PID的精准诊断方法:2003年在国内首次建立了CGD的中性粒细胞呼吸暴发功能检测方法,以及多种PID的相关蛋白的流式细胞术快速检测及功能检测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免疫评估和基因分析形成了多种PID的精准诊断方法。(2)在国内率先开展多种PID的靶向治疗以及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开展的PID靶向治疗包括γ干扰素治疗CGD、孟德尔分枝杆菌遗传易感性疾病(MSMD),雷帕霉素治疗PIK3CD基因突变等,针对新发现的RIPK1疾病,首次使用IL6单抗进行靶向治疗,相关靶向治疗显著降低了PID患儿感染等并发症,显著改善了患儿的预后。(3)率先在国内开展PID的产前诊断和PID出生筛查:2007年开始开展了包括CGD在内PID的产前诊断,2014—2020年累计产前诊断PID患者60余例;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PID三代试管婴儿;2014年在国内建立了TRECs/KRECs出生筛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和抗体缺陷病的方法。

项目组表示,项目仍存局限,如诊断层面,新致病基因挖掘慢、个体化免疫功能验证难,流式技术诊断存在普及和病种覆盖局限;治疗层面,因疾病机制复杂,异质性强,靶向治疗方案需深入探索;筛查与转化方面,出生筛查和产前诊断的产学研结合滞后,早期应用受阻,协同体系待完善。未来,团队将聚焦机制研究、新药研发,推动诊断技术下沉及产学研协作,持续优化诊疗体系。

■深入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研究 构建精准预警与诊疗创新体系

子痫前期、胎盘植入性疾病、产科性出血等危急重症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然而,长期以来,临床上普遍面临高效预测预警指标缺乏、临床处置及手术方式有待优化、普惠性救治流程推广不足等挑战,是产科领域亟待攻克的难点。针对上述问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敦金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孕产妇危急重症精准防治策略的创立及推广应用”,为降低中国孕产妇死亡率作出极大贡献。该项目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组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建立基于临床特征、影像特征及生物标志物的“三位一体”孕产妇危急重症预测、预警多维模型及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提高早诊早治率;遴选关键临床特征、影像学指标及生物标志物,建立产科危急重症多维预测、预警模型,OPRES早期诊断率提高17%;建立产后出血人工智能辅助诊治决策系统,有效早期预测并给予干预指导。(2)首创影像组学+3D打印辅助的胎盘植入精准化手术模式,降低手术并发症,使生育机能保留率提高到90%以上:研发研究在体胎盘的MR、超声等影像学的新方法,创新性将3D打印模型应用于胎盘植入手术设计;开展经后路子宫切除术/修补术/子宫下段环形局部切除加端端吻合术,应用后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50%、术后输血量降低92%、入住ICU时间减少80%、生育机能保留率显著提高到90%以上。相关内容被国际指南采纳,撰写国内首部胎盘植入专著,牵头制定国内胎盘植入诊治指南。(3)在国内率先并协助全国100余家医院建立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和产科重症监护室,创新性实施一体化、结构化、可复制的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管理模式,救治成功率达99.67%,孕产妇心跳骤停救治成功率达45%以上。

项目组表示,随着生育政策调整、高危妊娠比例攀升,深入研究母胎对话分子机制在妊娠并发症发病中的作用,利用临床高危因素动态监测不良结局、精准把握高危孕产妇处置时机,将成为未来精准防控的核心方向。针对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临床表型异质性强、处置需兼顾孕期特殊性的难题,未来需进一步推动“3.2.1”管理模式的应用,突破传统诊疗瓶颈,为提升母婴健康水平提供更系统的解决方案。

■破解心肌损伤机制与保护技术难题 开创心血管外科应用新体系

心肌损伤是心血管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复杂,严重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广东省人民医院朱平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心肌损伤的机制与心肌保护关键技术的系列创新研究和推广应用”研究,历时14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该项目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组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在国际上首次绘制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蛋白质组与表观遗传高分辨时空图谱,率先运用单细胞转录组学与新式核酸分子干扰技术阐明了心肌损伤的关键氧化应激机制,在心肌损伤与心肌保护的多元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2)破译了多种心血管药物、制剂治疗心肌缺血,以及再灌注损伤的能量代谢共性干预途径,率先通过临床试验明确心肌保护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开发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心肌保护综合技术。(3)开辟心脏超低温冷冻干燥保存技术链,解决了传统剧烈冰晶冻融致心肌结构功能破坏的重大临床瓶颈,打破了离体供心活力长时维持的传统时限屏障。(4)自主研制七千帕级超微阻型体外循环(CPB)新器件与新装置,应用螺旋动力学技术解决了CPB氧合不稳的难题,并通过快速投产及推广,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推动心肌保护关键技术迈入稳健发展的新阶段。

项目组表示,在心肌损伤研究与技术推广方面,未来将从多维度推进工作:一是深化机制研究,在现有基础上开展大型动物模型研究,并结合代谢组学与表观遗传学手段,从分子层面进一步揭示损伤核心机制;二是拓展国际认证,以推动多元化国际布局;三是明确研究方向,包括联合大型制药企业研发防治心肌损伤的特效药,以及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心肌保护关键技术临床研究,规范技术并制定专家共识和指南,强化成果转化与临床指导价值。

(整理:《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编辑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在台协会”将约郑丽文会谈,台媒称美方急于确认蓝营对防务预算立场

“美国在台协会”将约郑丽文会谈,台媒称美方急于确认蓝营对防务预算立场

参考消息
2025-11-11 14:51:06
苹果 iPhone Air 2 被曝大幅推迟:富士康已拆除大部分生产线

苹果 iPhone Air 2 被曝大幅推迟:富士康已拆除大部分生产线

IT之家
2025-11-11 06:35:42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阿笎评论哥
2025-11-11 11:57:29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极目政情丨上海市委原常委朱芝松被公诉,曾长期从事军品工作,违规决定降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极目政情丨上海市委原常委朱芝松被公诉,曾长期从事军品工作,违规决定降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极目新闻
2025-11-11 15:54:17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澳洲红领巾
2025-11-11 11:25:36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19:28
中国联通甘肃省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全被查

中国联通甘肃省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全被查

新京报
2025-11-11 15:01:11
今天起,全面启动改造!进站有调整

今天起,全面启动改造!进站有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1 14:18:21
一个母亲真能毁好几代人吗?网友:孩子的智商大部分取决于母亲

一个母亲真能毁好几代人吗?网友:孩子的智商大部分取决于母亲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1 01:15:18
男子殴打93岁母亲后续!扇耳光、拽头发,人已被抓,打人原因曝光

男子殴打93岁母亲后续!扇耳光、拽头发,人已被抓,打人原因曝光

180视角
2025-11-11 15:43:25
马斯克:未来钱将不再存在,或者将变为瓦特来衡量

马斯克:未来钱将不再存在,或者将变为瓦特来衡量

IT之家
2025-11-11 11:11:44
影响力GOAT!梅西在诺坎普外站着的地点秒变新的打卡圣地!

影响力GOAT!梅西在诺坎普外站着的地点秒变新的打卡圣地!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1 13:35:51
新华视评:一些镇政府在大门口设门卫,群众进出审查严格!直面群众的镇政府,为何要设“门禁”呢?

新华视评:一些镇政府在大门口设门卫,群众进出审查严格!直面群众的镇政府,为何要设“门禁”呢?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0 22:28:06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鑫鑫说说
2025-11-11 11:24:44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瞬间刹停违反物理学原理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瞬间刹停违反物理学原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0 22:50:37
张颂文凌晨救人,获赠锦旗

张颂文凌晨救人,获赠锦旗

封面新闻
2025-11-11 15:57:04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科普大世界
2025-11-11 16:30:58
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获,案情正侦办

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获,案情正侦办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09:23
失业的负债的扎堆入局,网约车快成“难民营”了……

失业的负债的扎堆入局,网约车快成“难民营”了……

柴狗夫斯基
2025-11-11 10:25:06
2025-11-11 17:12:49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华医学会机关刊。传播医学信息,引领医学发展。
1080文章数 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欧委会要求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欧委会要求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维金斯0.4秒空接暴扣绝杀 热火险胜骑士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旅游
房产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应届生”身份限制,取消!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旅游要闻

航拍中原|遇见襄城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