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被《人民日报》盖章的“良心网红天花板”,是千万网友众筹推上神坛的“乡村活菩萨”。可谁能想到,一场带货直播刚结束,这位“菩萨”就红着眼眶给网友鞠躬道歉,活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
![]()
01 带货翻车:从“神坛”到“祭坛”只隔两秒
2025年11月8号清晨六点半,天刚蒙蒙亮,李福贵的首场带货直播就踩着晨光拉开了帷幕。镜头里,她穿着件洗得泛黄的格子衬衫,头发简单扎成个马尾,面前的木桌上摆着一小盆金灿灿的小米,颗粒饱满得像撒了把碎金子。她拿起一把凑到镜头前,指腹轻轻捻了捻,那股子接地气的真诚劲儿就像村口自家小姨推销土特产:“家人们瞅瞅这米,老乡们在地里刨了大半年,春天下种时顶着倒春寒盖膜,夏天抗旱浇地浇到半夜,熬粥能香到邻居扒墙根儿!”说着还顺手拿起旁边的小砂锅晃了晃,“我昨儿特意熬了一锅,黏糊糊的全是米油,老人小孩喝最养人。”
助理在镜头外喊了声“上链接”,李福贵还没来得及再说句“大家理性购买”,屏幕上就刷起了密密麻麻的“已付款”提示。不过两秒,系统弹出“库存清零”的弹窗,直播间里的欢呼声差点掀翻屋顶。李福贵愣了三秒才反应过来,手里的小米都忘了放下,眼泪就顺着脸颊往下掉。她慌忙抹了把脸,声音带着刚哭过的沙哑:“不是我赚着钱了高兴,是想着王大爷家那亩地的米终于卖完了,他孙子的学费有着落了;张奶奶不用再背着米走十几里路去镇上卖了……”说着又笑了,眼角还挂着泪,“终于能让更多人尝到咱山里的好东西了!”
![]()
可惜这份喜悦的保质期,比刚摘的草莓还短。没过多久,质疑声就像冰雹似的砸了过来。
第一个“雷”是发货地。有买家晒出快递单,灵魂拷问:“我买的‘太行山小米’,咋从山西仓库发出来了?这是玩起了地理漂移术?”
紧接着价格“雷”也炸了:5斤卖37.8元,合着每斤7.6元,比当地菜市场贵了一块多。评论区瞬间变了天,之前喊“福贵yyds”的网友,此刻集体化身“价格侦探”:“说好的良心呢?这是挂羊头卖狗肉吧!”“之前说高价收谷,合着是演戏给我们看?”
![]()
当天下午三点,李福贵的直播间临时开播,刚一上线,在线人数就飙升到几十万。镜头里的她没化妆,黑眼圈重得明显,眼睛红得像浸了水的兔子,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她没搞那些“家人们听我狡辩”的套路,也没放提前准备好的稿子,只是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很沉,好一会儿才直起来:“对不起大家,因为我的疏忽让大家受委屈了。”她搓着手小声解释,指尖都有些发白:“山西发货是合作的中间商提议的,说那边是物流枢纽,快递费能比山里便宜三块多,省下来的钱能多给老乡结点粮款……我当时光想着给老乡多留点利润,没多想大家会在意发货地,是我考虑不周。”
![]()
说起价格,她声音都发颤:“收老乡的谷子就4.8到5块一斤,筛掉一半碎的坏的,再加上包装冷链,真没赚一分钱。要是觉得不值,想退我全认,运费我出!”最后她蔫蔫地补了句:“要是觉得我做得不好,以后不关注也没事儿,我不怪大家。”
这场“委屈巴巴”的道歉,没能让所有质疑消失,却把不少人骂醒了。有网友留言:“人家才27岁,第一次带货跟开盲盒似的,出错不是很正常?”还有人吐槽:“我们总盼着天上掉个完美圣人,忘了圣人也得吃饭睡觉啊!”
![]()
可李福贵这会儿才算想明白:那场突如其来的“造神运动”,早给她挖好了坑。网友爱的根本不是真实的她,而是自己脑补出来的“完美工具人”。
02 翻旧账:好人做错事,连呼吸都错了?
比翻车更寒心的,是网友的“翻脸比翻书还快”。之前把她夸成“人间小太阳”的人,转头就拿出放大镜挑毛病。
![]()
有人翻出她8月带46位老人游郑州的视频,阴阳怪气:“全程举着手机拍,怕不是早就写好剧本了?”还有人扒出她帮老人晒麦子的片段,灵魂质疑:“咋就这么巧?每次做好事都能精准拍到,奥斯卡没你我不看!”
一夜之间,那个被千万人说“活成了善意本身”的姑娘,评论区里全是“精致利己”“人设崩塌”的字眼。可从头到尾,李福贵就没给自己贴过“完美好人”的标签啊!
她最早发视频,纯属闲得慌记录自己开小货车走街串巷的日子:冬天裹着洗得发白的军绿色棉袄卖豆腐,车斗里垫着厚棉被裹着豆腐箱,她站在寒风里哈着白气吆喝,冻得鼻子通红,有老人来买还会多切一小块;夏天顶着大太阳给独居的陈奶奶送软糕,软糕用荷叶包着怕化了,她揣在怀里一路小跑,到了地方汗流浃背得能拧出水,自己先帮奶奶把院子里的杂草拔了才肯走。偶尔在视频里提一嘴自己不算顺的原生家庭——爸妈早年离异,跟着奶奶长大,也只是轻描淡写带过,从没对着镜头掉过一滴泪卖惨。
![]()
可问题就出在,在满是“家人们321上链接”的网红圈里,大家太缺一个“真实不掺假”的好人了。而李福贵的善、苦、真,刚好撞进了所有人的期待里,成了情绪寄托的“树洞”。
于是网友们开始自发“加戏”,给她补全完美人设。她给老人买东西抹个零头,被传成“全年少赚10万”;带老人旅游自掏2万腰包,被夸成“花光所有积蓄”;甚至给独居老人送一把青菜,都被放大成“从不赚穷人一分钱”。
就这么着,在网友的“集体美颜”下,李福贵稀里糊涂就被架上了神坛。可这种“被封神”的套路,早就不是第一次上演了。
![]()
03 同命相连:那些被捧上神坛又被拽下来的人
当初董宇辉靠着“念着唐诗宋词卖玉米”出圈时,也被网友捧成了“直播界清流”“零失误知识男神”。没人在意他反复说“我就是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大家只想相信那个“不迎合、不割韭菜”的完美形象。
直到“虾仁保水剂事件”爆发,有买家发现卖的虾仁含保水剂,之前的“文化人”滤镜瞬间碎了一地,质疑声差点把直播间淹了。
但董宇辉的应对,跟李福贵有相似也有不同。他没躲没藏,直播时直接鞠躬:“是我们选品没做好,对不起大家。现在承诺退一赔三,还建了供应商白名单,以后绝不犯这种错。”他没硬撑着完美人设,反而坦诚:“我不是神,我会犯错,但我敢改。”
就这份“不装”的态度,让他扛过了争议。网友慢慢接受了“哦,原来他也是会出错的普通人”,反而比以前更信任他——毕竟敢认错的主播,比装完美的靠谱多了。
不过还有个“狠人”,从一开始就看透了神坛的猫腻,直接绕道走了,那就是胖东来。
![]()
作为被网友吹成“零售界乌托邦”的存在,胖东来确实有太多“封神”的资本:敢公开所有商品的采购价和毛利率,直言“利润绝不超过20%”,要是发现别家卖得更便宜,还能凭小票退差价;给一线员工月薪保底6000+,店长年薪能到几十万,每年还有20天带薪年假,逢年过节发的福利比工资还多,比不少大厂都香;下雨天门口摆着免费雨伞随便拿,买的菜放了两天不新鲜,哪怕吃了一半都能无理由退,有次顾客买了个西瓜回家发现不熟,店员不仅退了钱,还额外送了个新的赔罪,服务好到让人感动。
可胖东来偏要“自毁神坛”。有顾客吐槽水果卖得贵,它立马把成本明细贴出来,连运费、损耗都标得清清楚楚;服务出了点小问题,直接停业反思,还发公告道歉;甚至在官网写着“我们也有供应链跟不上的时候,别把我们想得太完美”。
它太明白神坛的危险了:一旦被捧成“永远不会犯错的存在”,哪怕只是掉根头发,都能被说成“品德败坏”。所以它从不顺着网友的夸赞营销,反而主动“自曝其短”。可偏偏是这份坦诚,让大家觉得“这牌子靠谱,不装”。
![]()
04 造神陷阱:我们总在亲手造神,再亲手毁神
把李福贵、董宇辉和胖东来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他们都被卷进了“网络造神”的漩涡,却走了三条不同的路。
李福贵是“被动造神”的冤种:她没主动包装人设,是网友的期待把她推上神坛,一旦露出普通人的疏漏,就被狠狠反噬。
董宇辉是“主动破神”的聪明人:面对强加的完美标签,他不硬扛,反而坦诚“我会犯错”,用改错的行动把神坛拆成平地,反而站稳了脚跟。
![]()
胖东来则是“提前避神”的清醒者:从一开始就不接“乌托邦”的光环,主动暴露不完美,反而成了大家心中最靠谱的存在。
这三者的遭遇,其实戳穿了网络造神的残酷真相:所谓的全网追捧,不过是网友把自己的理想期待,强行投射到别人身上;所谓的人设光环,不过是一戳就破的玻璃罩子。你越是被捧得高,摔下来的时候就越疼;可反过来,你越敢承认“我不完美”,反而越容易获得真正的信任。
![]()
结语:比起完美的神,我们更需要真实的人
李福贵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网络世界最拧巴的地方:我们总渴望找到一个完美的偶像,来安放自己的善意和期待,却忘了再善良的人,也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再真诚的人,也会有犯错的瞬间。
![]()
真正能走得远的,从来不是不会犯错的神,而是敢认错、愿改正的普通人。而我们作为观众,更该学会别用“完美”绑架他人——毕竟网络世界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带着烟火气、敢直面不完美的真实的人。
毕竟,有缺点的好人,才是真的好人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