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0日举行的嘉德秋拍当代艺术夜场上,当代艺术家张培力的《X?》最终以620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7130万元成交,不仅远超拍前1800万的估价,更一举刷新了张培力个人作品拍卖最高价纪录。
![]()
图据中国嘉德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幅布面油画看起来朴实无华——黑色背景下两只灰白色的乳胶手套,就是画面全部内容。这幅油画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是张培力经典的“手套”系列中最大尺幅的一件。
![]()
香港M+美术馆的《X?》 图据美术馆官网
198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正处于从“形式探索”向“观念表达”的剧烈转型期。张培力通过手套的形态,将个体在社会变革中的迷茫、挣扎与突破具象化,使《X?》成为整个时代精神的“视觉切片”。
画面中没有人物,却处处是人的痕迹;没有叙事,却充满了时代的张力。这种对日常之物的“陌生化”处理,是中国当代艺术最早的“观念艺术”实践之一。
![]()
《X?》系列之一 图据艺术家个人官网
张培力最初曾计划创作一百件高度相似、照片般精准的手套油画用于展览,但因过程极度耗时,最后仅完成了20件尺寸不一的作品,其中最大的有四件,除了此次在中国嘉德拍卖的这件,另外三件已分别被香港M+美术馆、阿布扎比古根海姆艺术馆等全球重要机构永久收藏。
![]()
《X?》系列之一 图据艺术家个人官网
这就意味着这件《X?》是目前市场中唯一可流通的孤品,自然也是顶级藏家们争抢的美术馆级别藏品。
今年68岁的张培力生于杭州,本科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4年至2000年先后任教于杭州工艺美术学校和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1年调入中国美术学院,2003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创立新媒体系。
![]()
张培力 图据艺术家个人官网
虽然艺术家本人一直拒绝“遵守规则”或被归类,但他身上有一个无法逃避的标签:“当代影像艺术之父”。他于上世纪80~90年代创作的《30×30》《(卫)字三号》《水-辞海标准版》《聚焦》《进食》等影像艺术作品,都是当时极为前卫的创作。
因此,代表作品的稀缺性与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史中的重要地位,共同造就了张培力作品在市场寒冬中保持温度的能力——其作为新媒介开创者的历史稀缺性,以及因放弃绘画而形成的数量稀缺性。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苏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