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间,苏州城里有个布商名叫陈济棠,为人忠厚,经营着一家“陈记布庄”。原本生意红火,家底殷实,可不知怎的,近两三年来,铺子生意一落千丈,存的银子也逐渐减少,连相伴十余年的结发妻子也在去年染病去世了。
这一日,陈济棠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厅堂里,望着桌上账本发愁。忽然想起什么,起身走向后院的小佛堂。
佛堂里供奉着一尊两尺高的樟木观音,这是他好友赵文博三年前所赠,说是从城外观音院请来,经过高僧开光,能保家宅平安、财源广进。
"菩萨啊菩萨,我陈济棠每日虔诚供奉,不敢有丝毫怠慢,为何家中连连遭难,生意一日不如一日?"陈济棠点燃三炷香,喃喃自语。
说来也怪,自供奉这观音像后,他家的日子竟开始走下坡路了。先是布庄老主顾接连流失,后有货船遭遇风浪,血本无归。最让他痛心的是,贤惠的妻子染上怪病,吃啥药都不管用,撇下他先走了。
上香完毕,陈济棠正要离开,忽听门外传来叩门声。
开门一看,是一位游方道士。这道士须发皆白,手持拂尘,见到陈济棠便愣了一下。
"施主,贫道云游至此,见贵宅上空有青黑之气萦绕,特来一看。"
陈济棠本不信这些,但近来事事不顺,便请道士入内奉茶。
道士在厅中坐定,四下打量,最后目光定在后院佛堂方向。
"施主家中是否供奉神像?"
"确实供奉一尊观音大士。"
道士起身走向佛堂,在观音像前驻足良久,忽然轻叹一声:"施主近来是否家道不顺,亲人离散?"
陈济棠心中一惊,连连点头。
"这便是了。贫道直言,这观音像内藏玄机,施主日日供奉,实则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陈济棠愕然:"道长何出此言?"
"此像中空,内藏他人衣物,施主虔诚祭拜,福气皆被衣物主人所窃。这在道法中,谓之'借运'。"
陈济棠半信半疑,道士见状又道:"施主若不信,可寻一木匠,撬开底座一看便知。"
送走道士后,陈济棠思前想后,终于找来城中老木匠。当木匠小心翼翼撬开观音底座时,陈济棠目瞪口呆——佛像腹中果然叠放着一件小儿肚兜,上绣"赵"字,肚兜中还夹着一张红纸,写着生辰八字。
这生辰,分明是赵文博独子赵子恒的!
陈济棠如遭雷击,呆立当场。赵文博是他多年挚友,三年前赠送此像时,还特意叮嘱要虔诚供奉,说是能保平安兴旺。谁知竟是包藏祸心!
想起这些年对赵文博推心置腹,生意上多次相助,陈济棠怒火中烧,抓起肚兜便直奔赵家。
赵家宅院气派非凡,与陈家的破落形成鲜明对比。三年前,赵家还只是寻常人家,如今赵文博却已是苏州城内有名的富户,其子赵子恒更是少年得志,去年中了秀才。
陈济棠直入赵府厅堂,将肚兜狠狠掷于地上。
"赵文博!我待你如兄弟,你为何害我!"
赵文博先是一愣,待看清地上之物,面色骤变。
"陈兄,这...这是从何而来?"
"还装糊涂!这不是你放在观音像中的吗?借我家的运,旺你赵家的势!怪不得这三年来,我事事不顺,你家却蒸蒸日上!"
赵文博面色灰白,跌坐椅上,良久才长叹一声:"陈兄息怒,此事...此事确是我不对。但我也是受人指点..."
原来三年前,赵文博生意失败,家计艰难,偶遇一游方僧人,告知他可借运改命。只需将亲生儿子贴身衣物放入佛像,赠予福泽深厚之人供奉,便可转他人运势为己用。
"那僧人说,陈兄福泽深厚,借运最宜...我一时糊涂,就..."赵文博羞愧难当。
"好个福泽深厚!如今我家破人亡,这就是你说的福泽深厚?"陈济棠悲愤交加。
赵文博扑通跪地:"陈兄,我知错了!这些年来,我日日良心不安。今日既被识破,我愿加倍补偿..."
正说话间,赵文博之子赵子恒闻声而来。这少年见父亲跪地,又见地上肚兜,顿时明白一切。
"陈叔父,此事不全是家父之过。"赵子恒扶起父亲,转向陈济棠,"三年前,家中确实艰难,父亲为让我安心读书,才出此下策。但自去年我中秀才后,父亲多次想告知真相,撤去佛像,是我不忍家道再次中落,劝阻了父亲。"
赵子恒深深一揖:"侄儿愿承担一切罪责,请叔父勿怪家父。"
陈济棠看着这对父子,怒火渐消,只剩悲凉。他想起自己与妻子无儿无女,如今孤身一人,纵有万贯家财又如何?
"罢了,罢了。"陈济棠颓然摆手,"你们纵有千般理由,也换不回我妻子的性命。"
赵文博闻言,更是羞愧难当:"陈兄,我愿散尽家财,补偿于你..."
"不必了。"陈济棠转身欲走,忽又停步,"那游方僧人,现在何处?"
"就在城外观音院,法号慧明。"
三日后,陈济棠再访赵家,带来一个惊人消息。
原来他暗中查访,发现这慧明和尚专做这种"借运"勾当,苏州城内有七八户人家都中了他的圈套。这和尚精通风水相术,专挑福泽深厚但心地善良的人家下手,诱骗他们的亲友供奉藏有衣物的佛像。
"这不是一般的借运,而是精心设计的骗局!"陈济棠道,"那和尚先让你们借我的运,待我家道中落,再找机会接近我,说可以'解厄',骗取巨额钱财。"
赵文博父子震惊不已。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赵文博问。
"我已联络其他受害人家,决定一同报官。"陈济棠道,"但需要你们作证。"
赵文博犹豫片刻,坚定点头:"理当如此!"
在陈济棠和赵文博等人的联名控告下,官府很快捉拿了慧明和尚。经查,这和尚真名马三,原是个落第秀才,后学了些风水邪术,专行诈骗之事,害得不少人家破人亡。
案子了结后,赵文博执意将大半家产分与陈济棠,自己则带着儿子回归简朴生活。
一年后的清明,陈济棠与赵文博一同扫墓。
站在陈妻墓前,赵文博深深鞠躬:"嫂子,文博对不起您..."
陈济棠扶起他:"往事已矣,不必再提。倒是子恒近日乡试成绩如何?"
"托陈兄的福,中了举人。"赵文博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说来也怪,自那事揭穿后,我本以为家境会一落千丈,谁知反而事事顺心。子恒读书也更加用功,不像从前总指望'运势'。"
陈济棠点头:"这便是了。命运从来不在泥塑木雕里,而在我们自己手中。"
他望着远处青山,缓缓道:"这一年我重整布庄,不再求神拜佛,而是诚信经营,善待伙计,生意反倒渐渐好了起来。"
"陈兄今后有何打算?"
"我准备成立一个善堂,资助那些贫寒学子。"陈济棠微笑道,"既然无儿无女,不如为这世间多添些温暖。"
那尊引发风波的观音像,早已被陈济棠请人劈开,当柴烧了。
灰烬随风散去的那一刻,陈济棠忽然明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又如何保佑世人?真正的福运,从来都只在方寸之间,在每一个善念和每一次坚持中。
从此,苏州城里少了一个日日烧香的布商,多了一个乐善好施的陈善人。他的布庄越做越大,善堂也越来越兴旺。有人问他转运的秘诀,他总是笑而不答,只在无人时,对天轻语:
"夫人,你若在天有灵,可以安心了。我终于明白,你生前常说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才是这世间最好的祝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