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成仙需苦修,九九八十一难熬!「太上老君」点化有缘一朝悟!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抱朴子》《道德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道家修行,向来讲究"道法自然",追求与天地同寿、日月齐光的境界。自古以来,多少修道之人苦苦追寻那飘渺的仙道,有人在深山老林中辟谷修炼数十载,有人日日服气导引、炼丹养性,希望能够得道成仙。《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可见修仙之路,本就艰难曲折,需要德行与功法并重,缺一不可。

世人皆知,想要得道成仙,必须经历重重磨难。就如那西游记中唐僧取经,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取得真经。修道之人亦是如此,需在红尘中历练心性,在苦修中锻炼道体,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才有望窥得仙道门径。

可奇怪的是,道家至尊太上老君,却曾多次点化凡人,让他们不经苦修,便能一朝悟道,甚至位列仙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修仙还有捷径可走?还是说太上老君的点化另有玄机?

这其中的奥秘,要从一位樵夫的奇遇说起。



话说东汉末年,终南山下有个砍柴的樵夫,姓张名道陵。此人家境贫寒,自幼父母双亡,靠着在山中砍柴为生。虽然日子清苦,张道陵却天性淳朴,心地善良。每次进山砍柴,遇到受伤的野兽,他都会施以援手;看到山中老树将倒,他也会小心避开,不忍砍伐。村里人都说他是个厚道人,只是可惜了这份善心,却过不上好日子。

这一日,张道陵又背着柴刀上山。春日的终南山格外清幽,林间鸟鸣啾啾,溪水潺潺。他一路走来,忽然看到山道旁有一株老松树,树干粗大,枝叶茂盛。只是这松树的位置有些奇特,正好挡在山道中央,让过往行人都要绕行。

张道陵心想,这树虽然长得好,却妨碍了行人,不如砍了它,既能卖个好价钱,又能方便大家。他正要举起柴刀,忽然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年轻人,且慢动手。"

他吃了一惊,四下张望,却不见人影。那声音又响起:"我在树上。"张道陵抬头一看,只见松树枝桠间坐着一位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身穿一袭青衣道袍,手持拂尘,正含笑看着他。

"老人家,您怎么坐在树上?"张道陵连忙放下柴刀,拱手施礼。

老者轻轻一跃,从树上飘然而下,落地无声,仿佛没有重量一般。"我在此等你,已经等了三日了。"

张道陵更加惊讶:"等我?老人家认识我?"

"认识,也不认识。"老者笑着说,"我知道你会从这里经过,也知道你心存善念,所以在此等候。"

张道陵虽然觉得奇怪,却也不敢多问。他见老者仙风道骨,气度非凡,心中隐隐觉得此人必非凡俗。

老者看着他,缓缓说道:"你可知这棵松树,已经生长了三百年?"

"三百年?"张道陵吃惊地看着那株松树。

"不错。这松树虽然挡在路中央,看似不便,实则有它的道理。你看,炎炎夏日,过路的人可以在树下乘凉;大雨倾盆时,它又能为人遮风挡雨。表面看是挡路,实际上却在方便他人。"

张道陵若有所思:"老人家说得是。我险些因为眼前所见,便错杀了这株好树。"

老者点头:"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有些事情,表面看起来是阻碍,实则是帮助;有些东西,看似无用,却恰恰有大用。修道之人,首先要看破这层表象,才能窥得天地玄机。"

这番话说得张道陵心头一震。他虽然只是个普通樵夫,却也曾听村中老人讲过修道的事,只是从未想过自己也能与仙道结缘。

"老人家,您是修道之人?"张道陵试探着问。

老者不答反问:"你可愿学道?"

张道陵愣住了。他从小就羡慕那些云游四方的道士,可以不为俗世所累,自在逍遥。可他也知道,修道之路艰难无比,需要有师父传授,需要有资质根基,更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财力支撑。像他这样的穷苦樵夫,如何能够修道?

似乎看出了他的犹豫,老者笑道:"你在担心什么?是担心自己资质不够,还是担心没有时间修炼?"

张道陵老实答道:"我一个砍柴的,每日为生计奔波,哪有时间修道?况且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修道的资质。"

"资质这东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老者捋须笑道,"有些人天赋异禀,却心性不正,终究难成大道;有些人看似愚钝,却心地纯善,反而能得道升仙。至于时间嘛,修道之人,哪里都能修炼,砍柴时也是修行,担水时也是修行,行住坐卧无不是道。"

张道陵听得云里雾里,却又觉得这话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老者继续说:"我问你,你每日砍柴,可曾注意过斧子落下的角度?"

"角度?"张道陵想了想,"当然要注意,角度不对,砍不断木头,还会伤到自己。"

"对了。"老者点头,"砍柴如此,修道亦如此。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不强求,不妄为,这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你每日砍柴,其实已经在修道了,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罢了。"

这番话让张道陵如醍醐灌顶。他忽然明白,原来修道并不是要远离尘世,到深山老林中去闭关苦修,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个举手投足之间,都能够修炼。

老者见他有所领悟,微微一笑:"你既有悟性,我便传你一些法门。记住,修道之人,最忌讳的就是刻意为之。强求成仙,反而离道越远;顺其自然,道反而就在身边。"

说完,老者抬手在张道陵眉心一点。刹那间,张道陵只觉得脑海中涌入无数玄妙的法门和口诀,有炼气的法门,有导引的功法,还有许多他从未听说过的道术。这些知识仿佛本就存在于他的记忆中,只是被封印了一般,现在全部苏醒过来。

等他回过神来,眼前的老者已经不见踪影,只有那株松树依然挺立在山道旁,枝叶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从那以后,张道陵一边继续砍柴维持生计,一边按照脑海中的法门修炼。奇怪的是,他并不需要刻意去练功打坐,只是在砍柴、挑水、走路时,按照那些口诀调息运气,竟然就能感觉到体内真气流转,丹田渐暖。

村里人发现,这个樵夫好像变了个人。他依然每天上山砍柴,可是精神却越来越好,脸色红润,步履轻盈。以前他砍一担柴要走好几趟,现在一担柴能挑到山下,健步如飞,仿佛没有重量一般。

更奇怪的是,张道陵砍柴的方式也变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死命砍伐,而是每砍一刀,都会停下来观察木纹的走向,然后顺着纹路轻轻一劈,木头便应声而断,省力又快捷。有时候他遇到特别粗大的树木,也不急着砍,而是围着树转上几圈,找到最合适的位置,一刀下去,正好砍在树的薄弱处。

村里的老樵夫看了,赞叹不已:"这小子悟性真高,砍柴都砍出了道理。"

一年后,张道陵的容貌也开始发生变化。他本来因为常年风吹日晒,皮肤粗糙,面容憔悴。可现在他的皮肤变得细腻光滑,脸上的皱纹也消失了,整个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了十岁。

村里有人问他:"道陵,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奇遇了?怎么看起来越来越年轻?"

张道陵笑而不答。他知道,这都是修道的效果,但他不愿意张扬。按照那位老者教导的,修道之人要"韬光养晦",不可炫耀神通,否则反而会招来灾祸。

又过了两年,村里突然来了一队官兵,说是朝廷征召有道之士,前往京城为皇帝炼制长生不老药。村中几个自称修道的人都被征召走了,唯独放过了张道陵这个樵夫。

送走那些修道之人后,村里的老者们感叹:"这些人平日里装神弄鬼,到了真正的考验,恐怕都要露馅。真正有道之人,反而是那个不声不响的樵夫。"

一语成谶。半年后,那些被征召的修道之人都被遣返回来,有的甚至因为炼丹失败,被打了板子。他们回到村里,看到张道陵依然在砍柴,不禁摇头:"修道有什么用?还不如老老实实过日子。"

张道陵听了,只是笑笑,继续挑着柴担下山。

这一日,他又来到当年遇到老者的那株松树下。春去秋来,这棵树已经陪伴他度过了三个年头。他每次路过这里,都会停下来,坐在树下休息片刻,回忆当年老者的教诲。

正在这时,一阵清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张道陵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三年了,你修得如何?"

他猛然抬头,只见树上又坐着那位白发老者,神态依然,仿佛三年时光不过弹指一挥间。

"老人家!"张道陵惊喜交加,连忙放下柴担,跪倒在地,"弟子这些年一直遵照您的教诲修炼,不敢有丝毫懈怠。"

老者飘然而下,扶起张道陵:"起来吧。让我看看你的修为。"

他伸手在张道陵的手腕上搭了搭脉,又看了看他的气色,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你的根基已经打得很扎实了。虽然修炼时间不长,但是因为你一直保持着平常心,没有刻意追求,反而进步神速。"

张道陵恭敬地说:"都是老人家指点的好。若非当年您的点化,弟子如何能够悟道?"

"悟道?"老者笑了,"你以为你已经悟道了?"

张道陵一愣:"难道不是吗?"

"你现在所学的,不过是入门的基础功夫。真正的道,岂是三年就能悟透的?"老者摇头,"不过,你能在三年内打下如此根基,确实难得。"

他顿了顿,接着说:"你可知道,为何有人修道数十年而不得其门,你却能在三年内就有如此成就?"

张道陵想了想,试探着说:"是因为您的点化?"

"点化只是外因,关键还是你自己。"老者说,"你能够在砍柴、挑水这些日常琐事中修炼,说明你已经领悟了'道在日常'的道理。许多修道之人,以为道在深山,在密室,在经书中,却不知道道就在眼前,在手边,在每一个平凡的动作中。"

张道陵恍然大悟:"弟子明白了。修道不是要逃避生活,而是要在生活中修炼。"

"对,也不对。"老者说,"修道确实要在生活中修炼,但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高深境界,是要超越生活,超越世俗,达到'无为'的境界。"

"无为?"张道陵疑惑地问,"可是老人家您当年不是说,行住坐卧无不是道吗?这不是有为吗?"

老者赞赏地看了他一眼:"问得好。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刻意去做。你砍柴时,顺着木纹劈下去,这就是无为;你挑水时,保持身体平衡,让扁担自然摆动,这也是无为。无为的真谛,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妄为。"

他顿了顿,继续说:"世间许多修道之人,听说修仙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于是刻意去寻找磨难,以为受苦越多,成仙的机会就越大。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违背了道家'顺其自然'的宗旨。真正的磨难,不是你主动去寻找的,而是生活自然而然带给你的。你能够在这些磨难中保持平常心,不被困扰,这才是真正的修炼。"

张道陵若有所思:"所以,那些苦修几十年还不能成道的人,是因为他们太刻意了?"

"正是如此。"老者点头,"他们把修道当成了一种负担,一种任务,每天都在想着'我什么时候能成仙',却忘了享受修炼的过程。修道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你觉得痛苦,那说明方法错了。"

这番话让张道陵茅塞顿开。他想起这三年来,自己每天砍柴挑水,虽然辛苦,却从未觉得痛苦,反而越来越享受这个过程。原来,这就是老者所说的"道在日常"。

"老人家,弟子还有一事不明。"张道陵问,"您说真正的高深境界是'无为',那么到了那个境界,又该如何修炼呢?"

老者笑而不答,只是说:"时候到了,你自然会明白。现在你要做的,就是继续你的日常修炼,保持这份初心。记住,修道最忌讳的,就是..."



说到这里,老者忽然停了下来,抬头望向远方。张道陵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天边云彩变幻,隐隐有异象显现。

"看来,是时候了。"老者喃喃自语,然后转头看向张道陵,"你的机缘到了。三年前我点化你,是因为你有一颗纯善之心。三年后的今天,你能够保持初心不改,证明我当初没有看错人。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一个关于修道的最大秘密。"

张道陵屏息凝神,等待着老者的下文。

"这个秘密,便是..."老者的声音变得庄严肃穆,仿佛要宣布什么天大的事情。

就在这时,山间忽然起了大雾,白茫茫一片,遮住了视线。等雾气散去,老者已经不见踪影,只留下一句飘渺的声音:"三日后,你再来此处,我会告诉你修道的终极奥秘,以及太上老君点化世人的真正用意..."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