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如来不敢对悟空下死手,原来菩提祖师的目光早穿透三十三重天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篇故事为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采用文学创作手法,融合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元素。

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情节发展均为虚构创作,不代表真实历史事件。

凌霄宝殿此时没有了往日的庄严,只有一片混乱和无法掩饰的恐惧。

孙悟空,这只刚从八卦炉里逃出来的猴子,正打得兴起。他浑身金毛,却带着一股烧焦的火气,一双火眼金睛看透了天庭众仙的虚弱。他手中的金箍棒,此刻仿佛成了三界唯一的道理。

“玉帝老儿!快把位子让出来!俺老孙来坐坐!”

他的吼声震得宫殿都在发抖。天兵天将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又像潮水一样被打得粉碎。李靖的宝塔早就没了踪影,哪吒的火尖枪也断了半截。神仙们怕了,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样不讲道理、也无法被道理管束的存在。



玉皇大帝躲在桌案后面,脸色惨白。他修行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一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他见过了无数风浪,却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这不是仙魔大战,这是一个无赖在拆他的家。

“快!快去请人!快去!”玉帝的声音都变了调。

但请谁呢?三界之内,有头有脸的神仙,几乎都被这猴子打了个遍。

“陛下!”太白金星连滚带爬地跑过来,“这妖猴法力太强,又吃了仙丹,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再这样下去,天庭威严何在啊!”

“朕知道!”玉帝怒吼,“朕要你拿办法,不是要你废话!”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太上老君开口了,他那张万年不变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罕见的凝重。

“陛下,此猴……杀不得。”

“什么?”玉帝一愣。

“他已与天地同体,又得八卦炉锤炼,元神与金丹融为一体。若强行毁灭他,恐怕会引动天地气运,三界都会不安稳。”老君慢慢地说。

玉帝气得发抖:“杀不得?那怎么办!就让他这么闹下去?朕这凌霄宝殿,还要不要了?”

众仙面面相觑。他们心里都清楚,老君说的“杀不得”,不是“不能杀”,而是“杀的代价太大”。可这猴子显然也没打算和他们讲和。

01

孙悟空打得更疯了。他一棒子敲碎了南天门的牌匾,哈哈大笑:“痛快!痛快!你们这群神仙,中看不中用!”

他的笑声,刺痛了每一个神仙的耳朵。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造反了。这是对天庭秩序最彻底的蔑视。

一股真正的杀意,开始在凌霄宝殿里聚集。不是来自玉帝,而是来自那些平日里慈眉善目的仙卿。他们意识到,如果今天不彻底解决这只猴子,天庭将成为三界永远的笑柄。

“陛下,”一位平日里主管律法的天神,满脸杀气地出列,“臣有一法。既然不能强杀,不如将其元神抽出,打入九幽之下,用无尽业火焚烧。就算他金刚不坏,也熬不过元神俱灭!”

“对!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必须严惩!”

杀气越来越浓。他们要的,已经不是降服,而是彻底的“抹杀”。

玉帝看着殿外的孙悟空,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正要下令,不计一切代价将这妖猴的元神抽出,哪怕毁了这凌霄宝殿也在所不惜。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平静的声音从西天传来。

“陛下,何须如此动怒。”

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和杀意。

众仙回头,只见一个金光闪闪的身影,正缓缓走进大殿。

是西天,如来佛祖。

02

如来佛祖的到来,让凌霄宝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玉帝仿佛看到了救星,赶紧从桌案后站直了身体,整理了一下龙袍:“佛祖,您可算来了!快看这妖猴,目无天法,罪该万死!还请佛祖出手,降服此獠!”

如来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看向殿外那个正扛着棒子、满脸不屑的猴子。

“你这猴头,”如来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孙悟空的耳朵里,“为何在此喧哗,扰乱天庭清净?”

孙悟空用金箍棒掏了掏耳朵,斜眼看着他:“你是哪来的和尚?也敢管俺老孙的事?俺老孙是天生地养的齐天大圣,这玉帝的位子,他坐得,俺老孙也坐得!”

众仙一听,都倒吸一口冷气。这猴子,当着佛祖的面,还敢如此狂妄。

如来却笑了:“你这猴头,倒也有趣。你可知玉帝修行了多少岁月,才坐上这个位子?你不过一介妖仙,凭什么?”

“凭俺老孙的本事!”孙悟空把金箍棒往地上一顿,震得大殿又是一晃,“俺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敢不敢赌一赌?”

“哦?赌什么?”孙悟空似乎来了兴趣。

“就赌,你一个筋斗云,翻不出我的手掌心!若你赢了,便叫玉帝搬出去,这天宫让给你。若你输了,任我处置!”

孙悟空笑了:“好,我便与你赌。”



如来伸出了右手,那手掌看起来平平无奇,和凡人的手掌一般大小。

孙悟空哈哈大笑:“你这和尚,真是小看俺老孙!”

他纵身一跃,跳到了如来的掌心。他觉得这太简单了,这巴掌大的地方,他一眨眼就能飞出去。

“俺去也!”

悟空使出全力,一个筋斗云翻了出去。

他只觉得眼前景物飞速倒退,耳边风声呼啸。他不停地飞,不停地飞,穿过层层云雾,不知飞了多久。终于,他看到前方有五根巨大的柱子,撑着天空。

“这定是天边了。”悟空心想。

他得意洋洋地飞到一根柱子下,掏出毫毛,变成笔墨,在柱子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大字。写完,他觉得还不保险,又在柱子根部撒了一泡尿。

“这下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悟空心满意足,一个筋斗云,又飞了回去。

他落在如来的掌心,叉着腰大喊:“和尚,俺回来了!快叫玉帝搬家吧!”

如来面带微笑:“你这猴头,何曾离开过我的掌心?”

“胡说!”悟空急了,“俺都飞到了天边,还在柱子上留了字,不信你自己看!”

“低头看看吧。”

悟空低头一看,瞬间愣住了。只见如来佛祖的中指上,赫然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大字。而那股熟悉的骚味,正从佛祖的指缝间散发出来……

“不!这不可能!这是幻术!”悟空彻底慌了,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你输了。”如来的声音依旧平静。

“俺不服!再来一次!”悟空急了,他想跳出如来的手掌。

可就在这时,如来的手掌开始合拢。

孙悟空大惊失色,想用金箍棒撑开,却发现周围的空间仿佛凝固了。他眼睁睁地看着天空消失,光明被五根手指遮蔽。

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惧抓住了他。

也就在这一刻,如来佛祖准备翻掌,将这只猴子彻底镇压。

然而,就在他手掌即将翻转的那一瞬,他的动作,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停顿。

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停顿,除了如来自己。

他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凌霄宝殿的屋顶,看向了无穷高远的天外。

他感觉到了。

一股若有若无的意志,正从三十三重天之外,静静地注视着他。

那道目光没有杀意,没有愤怒,甚至没有情绪。它只是在那里,平静地看着。

仿佛在看一个即将踩死蚂蚁的路人。

如来的心,猛地一沉。

他知道这道目光来自谁。三界之内,能让他如来都感到忌惮的,屈指可数。而能用这种方式“提醒”他的,更是只有那一位。

那个早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连他也要尊称一声“道兄”的存在。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菩提祖师。

03

凌霄宝殿上的气氛,在那一瞬间变得极其古怪。

孙悟空还在如来的掌心拼命挣扎,嘴里大喊着“骗子”、“不服”。而如来佛祖,却保持着那个即将翻掌的姿势,停顿了整整一个呼吸。

一个呼吸,对凡人来说很短,对神佛来说,却足以想通很多事情。

如来的脸上重新恢复了平静。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杀,是不能杀了。

菩提祖师的那道目光,就是最明确的警告。那只猴子,是他的徒弟。他可以不管,但如来不能杀。

可不杀,就这么放了?

如来看了一眼满目疮痍的凌霄宝殿,和玉帝那张铁青的脸。这猴子把天都捅破了,如果不给三界一个交代,天庭的秩序何在?他如来的威信又何在?

必须镇压。

但是,怎么镇压,是个学问。

如来佛祖的手掌,终于翻了过来。

“轰隆——”

孙悟空只觉得天旋地转,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力传来。他像一颗石子一样,从天上坠落,穿过云层,重重地砸向了凡间的大地。

他被推出了西天门。

紧接着,如来佛祖的手掌化作了金、木、水、火、土五座相连的巨大山峰,从天而降,死死地压在了孙悟空的身上。

“啊——”

悟空发出不甘的怒吼。他拼命地想站起来,想把这山推开。但那五座山仿佛有千钧重,压得他骨骼咯吱作响。他只能把头和双臂露在外面,身体被死死地钉在了大地之上。

天庭众仙都飞出南天门,看着这一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镇住了!终于镇住了!”

“佛法无边!佛祖慈悲!”

玉皇大帝也终于露出了笑容,他高声宣布,要举办一场盛大的“安天大会”,感谢佛祖出手相助。

如来佛祖面带微笑,接受了众仙的朝拜。

他看着那座五行山,心中却在想另一件事。

镇压是镇压了,但这猴子天生神力,又吃了那么多仙丹,五百年后,等这股仙力耗尽,他会不会又冲出来?

不行,还差一道保险。

如来佛祖从袖中取出了一张符咒。他对众仙说:“光是山压着还不够,这猴子戾气太重,我再给他加一道封印,磨其心性。”

他将符咒轻轻一抛,那符咒迎风而长,飘飘荡荡地落在了五行山的山顶,金光闪闪,上面写着六个大字:“唵嘛呢叭咪吽”。

符咒一落下,孙悟空立刻感到一股更强大的力量袭来,他浑身的法力仿佛被彻底锁住,再也使不出一丝一毫。

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众仙都在欢呼,只有观音菩萨,站在如来的身后,若有所思地看着那道符咒。

观音菩萨的道行极深,她看出了别人看不出的东西。

那张符咒,表面上看是镇压。

但那六字真言,是佛门最根本的护持之力。它在镇压孙悟空法力的同时,也在用一种极其温和的方式,保护着孙悟空的元神。

这五百年里,孙悟空虽然动弹不得,但他也不会受到任何外来的邪气侵袭,他的“真灵”不会被岁月磨损。

观音菩萨心中一动。

佛祖……这是在“保护”这只猴子?

镇压五百年,与其说是惩罚,更像是一种“雪藏”。

佛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是在忌惮谁吗?

观音菩萨抬头,看了一眼那道目光来的方向——三十三重天外。她什么也没看见,但她似乎明白了。

这场大闹天宫的闹剧,从孙悟空出世的那一刻起,或许就不是他一个人在演了。

04

五行山下,岁月失去了意义。

春天,野花开满山坡,蜜蜂在他耳边嗡嗡作响。

夏天,暴雨冲刷着他的毛发,雷电在他头顶轰鸣。

秋天,有顽皮的山猴摘了野果,丢到他嘴边。他张口吃了,却觉得索然无味。

冬天,大雪覆盖了他的身体,只露出一双火眼金睛,茫然地看着这个世界。



他从一开始的愤怒、咆哮,到后来的咒骂、祈求,最后,只剩下了麻木的沉默。

他法力全失,和一个普通的猴子没什么两样,除了死不了。

在这些漫长而孤独的日子里,他开始做梦。

他梦到的,不是花果山的逍遥自在,也不是大闹天宫的威风八面。

他梦到的,是那个他被赶出来后,就再也不敢提及的地方。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他梦到了那个慈祥又严厉的老人,菩提祖师。

梦里,他又回到了那个清晨。

他刚刚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心中得意,忍不住在师兄弟面前卖弄。他变成了一棵松树,惟妙惟肖,引来了满堂喝彩。

然后,师父就出现了。

祖师把他叫到跟前,脸色平静得可怕。

“悟空,我问你,我教你这些,是让你拿来炫耀的吗?”

他当时吓坏了,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你这猴头,生性跳脱,得了点本事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你可知,你今日卖弄神通,日后必会招来杀身之祸?”

他当时不明白,只顾着磕头求饶。

“罢了,罢了。”祖师叹了口气,“你我师徒缘分已尽,你走吧。”

他哭着抱住祖师的大腿,不想离开。

“师父!弟子知错了!您别赶我走!”

“你必须走。”祖师的态度很坚决,“你留在这里,早晚会连累我这一洞的徒子徒孙。”

孙悟空的脑子“轰”的一下。

“师父……”

“你走吧。”菩提祖师转过身去,“你下山之后,无论惹出什么祸端,都不许对任何人说,你是我的徒弟。若敢提半个字……”

祖师的声音冷了下来:“我便将你这猴头,打入九幽之地,让你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孙悟空被这股杀意吓住了,他连滚带爬地跑出了斜月三星洞。

他以为,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师父。

但在梦里,这个场景却发生了变化。

就在他即将走出山门的那一刻,祖师忽然又叫住了他。

“悟空。”

他回头,看到祖师的脸上,没有了愤怒,只有一种他看不懂的复杂和怜悯。

“师父?”

“记住。”祖师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七十二变,你的筋斗云,甚至你的金刚不坏,都不是你最根本的东西。这些,别人都可以给你,也都可以收走。”

悟空愣住了,他不知道师父在说什么。

“你要护住的,是你的‘真灵’。”

“真灵?”

“对,你那颗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不服天地,不拜鬼神,只认自己的心。那才是你最宝贵的东西。”祖师的目光仿佛看透了他的一生,“去吧。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要让那颗心蒙了尘。”

孙悟空从梦中惊醒。

他发现自己泪流满面。

他被压在山下,风吹日晒,他没有哭。他吃铁丸,喝铜汁,他没有哭。

可是在这一刻,想起师父最后的那句话,他却哭得像个孩子。

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他大闹天宫,求的是自由。可他到头来,只是用师父教的本事,把自己送进了另一个笼子。

他以为自己很强,可他连师父的警告都没听懂。

“真灵……”

孙悟空喃喃自语。他看着自己那只露在外面、满是污垢的手臂,忽然觉得,这五百年的镇压,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05

灵山,大雷音寺。

安天大会早已结束,天庭的仙乐和赞美也已远去。

如来佛祖端坐在莲台之上,宝相庄严。座下,是诸佛、菩萨、罗汉,都在聆听佛法。

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平静而祥和。

但只有如来自己知道,他的心,并不平静。

自那日镇压了孙悟空之后,他就时常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

那种感觉,就像是走路时,明知道身后有人在盯着你,可你一回头,却什么也看不见。

他知道,那是菩提祖师的目光。

虽然那道目光只出现了一瞬间,但它带来的威慑,却比孙悟空的金箍棒要厉害得多。

如来佛祖开始在禅定中,一次又一次地回放那天的情景。

他为什么要停顿?

因为他怕了。

他怕的不是菩提祖师本人。他和菩提,同是诞生于鸿蒙之初的古老存在,论道行,论法力,大家半斤八两。真要动起手来,只会是三界崩坏,谁也讨不到好处。

他怕的,是菩提祖师的态度。

那道目光里,没有愤怒,没有威胁,只有一种冰冷的“平静”。

这种平静恰恰是最可怕的。

它代表着菩提祖师的“底线”。

孙悟空,就是他的底线。

如来佛祖开始重新审视这只猴子。

一块石头,吸收天地精华,日月灵气,自己蹦了出来。没有父母,没有族群,天生就是“孤”的。

然后,他漂洋过海,不求富贵,不求权势,只求“长生”。

这本身就很奇怪。

三界之中,求长生的多了,但有几个能摸到灵台方寸山的门?

孙悟空不仅摸到了,还被菩提祖师收为亲传弟子。

菩提祖师是谁?那是连玉帝和如来都要忌惮的隐世高人。他座下弟子三千,得道的不知凡几。但他真正倾囊相授的,恐怕只有孙悟空一个。

七十二变,那是上古大能的神通。

筋斗云,那是超越空间法则的秘术。

还有那根金箍棒,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早不被拿走,晚不被拿走,偏偏等孙悟空去了,它就“恰好”合适?

这一切,都太巧了。

巧得像是一个精心安排好的局。

如来佛祖越想,后背越是发凉。

他意识到,孙悟空大闹天宫,可能根本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一场“试验”。

是菩提祖师,在用孙悟空这颗棋子,试探天庭的底线,或者说,试探他如来的底线。

孙悟空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自然”。不受管束,无法无天,只凭本能行事。

而他如来,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秩序”。教化众生,制定规则,让一切都井井有条。

菩提祖师,这是在向他发起一场“大道之争”啊!

他把孙悟空这个“自然”的产物,扔进了如来这个“秩序”的世界,就是想看看,秩序是会毁了自然,还是会被自然所摧毁。

如来佛祖,在那一刻,选择了“镇压”。

他没有杀死孙悟空。

他不敢。

因为他如果杀了孙悟空,就等于向菩提祖师宣战,等于宣告“秩序”与“自然”不共戴天。

那后果,他承担不起。

所以,他停顿了。

他选择了镇压,而不是抹杀。他给孙悟空贴上了那道符,与其说是封印,不如说是“保护”。

他在用这种方式,向菩提祖师传递一个信息:

“道兄,你的徒弟,我替你管教了。但我不杀他。这五百年,算是我给天庭一个交代,也是给你一个面子。”

现在,五百年的期限快到了。

如来佛祖的不安,也越来越强烈。

五百年后,孙悟空出来了,该怎么办?

是继续镇压?还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