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度的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已经全面启动。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2026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最低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这个数字与2025年保持一致。此外,政府的财政补贴则从2025年的每人每年不低于670元,涨到了700元。也就是说,2026年人均筹资总额达到1100元。
![]()
而随着新农合缴费期的到来,很多地方出现了“断缴潮”,缴费人数呈现断崖式下跌。于是,村干部们开始挨家挨户催缴新农合。但即便如此,很多村民还是选择断交新农合。对此,有不少城里人感到困惑,城乡居民医保是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什么还会有村民断交新农合”呢?
实际上,不是村民们不愿意缴纳新农合,而是有3个根本原因,直接戳中农民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缴纳新农合的压力大
![]()
从表面上看,2026年的城乡居民医保缴纳金额只有400万,与去年保持一致。可能对于一个村民来说,缴费压力并不算大。但如果是一个5口之家。那这个家庭每年新农合缴费就达2000元。而这对于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缴费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在很多农村家庭看来,与其把2000元都交了城乡居民医保,那还不如用这笔钱改善一下家庭的生活条件,这才是最实在的。
第二,新农合报销比例并不高
新农合在不同地方看病的报销比例并不相同。通常只有在村卫生室住院报销比例才达到70%,但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落后,医生水平也有限。如果去乡镇医院住院治疗,报销比例是60%,而去市里三甲医院的报销比例则降至50%。为此,很多村民发现自己即使交了新农合,去乡镇医院看病,还是需要承担较大一部分医疗费用,最终看病费用支出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那还不如选择断缴新农合。
第三,新农合账户年底要清零
![]()
不少农民发现,他们每年缴纳的新农合,不管有没有使用,到年底个人账户都是会清零的。而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具有累积功能的,即使上一年没有使用,下一年还可以累积使用。于是,很多人觉得如果自己一年到头没有用到新农合,年底个人账户还要清零,那岂不是很吃亏。所以,一些村民就选择断缴新农合。
而面对新农合“断缴潮”的到来,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能交尽量交,人吃五谷杂粮,万一身患重病,就会后悔之前没交新农合。举个例子,村里的赵大爷,总是觉得自己身体很好,于是就连续两年没交新农合,结果去年突发脑梗住院,花了8万元,一分钱也没办法报销。
反观隔壁李大妈,每年按时交新农合,今年初查出患乳腺癌,住院报销了5万多。虽然,新农合也要让参保人员自己承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但有了一部分医疗费用的报销,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负担,也是可以大幅降低的。
![]()
不仅如此,城乡居民医保也在进一步的优化之中:一方面,今年新农合扩大了医保药品的报销范围,把更多的治疗慢性疾病的药品都纳入了报销的范围。村里的孙大爷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平时需要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而今年新农合把孙大爷经常购买的慢性疾病的药品也纳入到了报销的范围之内。如此一来,孙大爷一年就可以省下好几百元药费支出。
另一个方面,新农合异地也可以报销。现在很多村民都跑到城里去打工,而在城里患病住院也不用担心。只要参保了城乡居民医保,就可以在打工所在地的医院住院治疗。最终产生的医疗费用,也可以在当地报销。如此一来,村民就不用在患了疾病之后,还要回到家乡去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异地报销的流程也在逐步得到优化,村民们在大病住院之后,异地报销会越来越容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