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老人拿着药费单发愁?
每月看病花了多少钱
自己总也算不清?
别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
把那些像“天书”一样的缴费单据
讲清楚
看病拿到的单子主要有两种:门诊/住院收费票据(发票)和医疗收费明细(清单)。发票就像家里买菜的总账单,清单就像每样菜多少钱的小单子,一个看总共花了多少,一个看每样东西花了多少。
一、发票重点看三项
第一,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哪天看的病、是职工医保还是居民医保,这些信息得看准。
第二,费用汇总:这里会写清楚买药花了多少、检查花了多少、用的材料花了多少,一眼看清钱都花在什么地方。
第三,关键字段:三笔钱需分清。
![]()
医保统筹基金支付就是医保报销的费用,这部分不用自己掏。
个人自付是自己要掏的费用(比如医保按比例报销后,自己承担的部分,或者没到报销门槛的部分)。
个人自费是医保报销范围外的费用,需全额自费。
![]()
总花费怎么算?
很简单:总花费=医保报销的费用+自己要掏的费用(能报的部分)+自己全掏的费用(医保不报的部分)
二、起付线是什么?
“起付线”就是医保报销的“门槛费”。
比如去大医院第一次住院,门槛费是800元,意思是自己先掏800元,超过800元的部分,医保按比例报销。
注意:那些医保不报的药或检查(自费项目),不算在800元门槛里,得自己全掏。
三、费用清单怎么对?
清单上会写清楚每样名称、买了多少个、每个多少钱、总共多少钱。重点看单子上的项目与你实际做的项目是否相符。如果你只买了一种药,单子上却有两种,则需要赶紧去医院问清楚改过来。
四、甲乙类有什么区别?
![]()
简单来说,报销比例不一样。甲类是指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且在同类药品中价格较低的药物,报销比例以当地政策为准;乙类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且在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略高的药物,需要自己先付10%,剩下的90%再纳入报销范围,故乙类报销比例低一些。
五、我的利益有保障吗?
请放心!现在医保都使用电脑自动计算报销的费用,不用人工计算,不会有误。若有疑问,可随时前往医院医保办公室咨询,工作人员将为你详细解答。
总结
发票看总共花了多少钱,清单对每样东西花了多少钱。
记住三笔钱:医保报的、自己按比例应该掏的(能报的部分)、自己全掏的(医保不报的)。
起付线是报销的门槛费,自费项目得自己全掏。
电脑自动算报销,不用操心,准没错。
希望这份解读帮你告别单据烦恼。看病安心,报销明白!
来源 | 武汉市医疗保障局
编辑 | 刘莹 高鹏飞
热点文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