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愚蠢的活法,其实就是把自己活成一个“落难者”。
毕竟人这一生,谁又没遇到过几道坎?
而最可怕的不是自己落难了,而是把自己活成了“落难者”。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如此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人生在世,重要是能稳住自己的心态,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能保持乐观、自信、勇敢、独立。
因为如果连自己的心都觉要塌了,人就真的再也站不起来了。
逢人便诉苦,把伤口当名片
实际上,一个人真正受过伤的人,其实不可能爱把伤口露给别人看的。
只有那些从此不想往前走的人,才会把苦难当成了身份。
战国时,纵横家苏秦第一次游列国失败之后,衣衫褴褛地回家。
但等待他的,却是“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不过,苏秦好像也没有受到他们多大的影响,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若他从此天天在家抱怨世态炎凉,那么历史上便不会有后来佩六国相印的苏秦。
苏秦连夜翻出《阴符经》,不断地学一些战术,了解一些技能和智慧,学困了就用锥子刺大腿。
一年后再度出山,这一次,终成大业。
作家余华在《活着》里写道:“命运就像一个人的指纹,虽然曲折,但终究是自己的。”
人最害怕的,就是逢人就诉苦,把伤口当成名片,觉得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但实际上,这类人总把苦难挂在嘴边,等于在告诉世界:我只有这点资本了。
而那些真正的强者,是把苦咽下去,化成前行的力气。
总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的
落难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有了落难者的心态。
然后,总觉得别人该帮他,不帮就是对不起他。
其实,这种总是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的人,注定到头来是活得一塌糊涂的。
明朝正德年间,才子唐伯虎卷入科场舞弊案,最终被永久剥夺功名。
同期的徐经一蹶不振,总抱怨“朝廷对我不公”,郁郁而终。
但是唐伯虎却写下:“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他主动放下仕途,过上以卖画为生的日子,后来反倒真的被他活出了“桃花庵里桃花仙”的洒脱。
《菜根谭》里有句话说得好:“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
人情世故上,别人帮你,愿帮你,肯帮你是情分,不帮却是无可厚非的本分。
把自己从“受害者”的位置上解放出来,我们才能找回人生的主动权。
躺在苦难上不起来
其实一个人最可惜的,不是曾经跌倒,而是躺在跌倒的地方不肯起来。
以为跌倒的地方就是深渊,就是无法回转的困境。
最终,以一种落难者的身份,祈求得到上天的垂怜,收获别人的帮助。
可是,日子还是过得一地鸡毛。
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汴京。
若他像蜀后主刘禅那样“此间乐,不思蜀”,或许能得善终。
但他愣是沉浸在“落难君王”的角色里,终日写“问君能有几多愁”。
最终,因“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触怒宋太宗,被赐毒酒。
尼采说,“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苦难可以成为垫脚石,也可以是埋葬人的深坑,这完全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
真正的强者,总会从落难中汲取智慧,而不是戴着落难者的帽子度过余生。
人这一辈子,起起落落本是常态。
你可以暂时落难,但千万别活成“落难者”。
不如及时拍拍身上的土,看清脚下的路。
然后深深记住:没有人能真正打败你,除非你自己先放弃了站起来的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