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9日,持续了40天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终于有了结果。
参议院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谈妥协议,同意把政府资金供应延长到明年1月30日,这场让全美上下闹心的僵局才算暂时画上句号。
这40天的停摆可不是闹着玩的,从普通人的出行到整个国家的供应链,都被折腾得够呛。
![]()
航班瘫痪供应链告急,停摆的影响比想象中更实在
美东时间11月9日下午4点,航班追踪网站的数据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单日取消的航班数首次突破2000架,延误的更是超过7000架次,这可是停摆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为了保障空中安全,联邦航空管理局已经要求全国40个主要机场减少航班,到14号还要把削减幅度再提高,这事儿赶在感恩节假期前,简直是给计划出行的民众泼了盆冷水。
![]()
本来想趁着感恩节跟家人团聚的美国人,现在得重新规划行程。
往年这时候,全美日均航班量能超过2.5万架次,出行人数更是直奔5000万,如今航班一减,不少人的团圆计划只能泡汤。
除了出行,供应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
财政部长贝森特早就发出警告,政府停摆让货物运输慢了下来,不少行业都面临缺货风险。
联邦雇员的日子也不好过,超80万人要么无薪上班,要么被迫休假。
房贷申请、签证办理这些日常事务全被拖慢,依赖政府补贴的低收入群体更是没了着落。
政府停摆受苦的从来都是普通民众,两党在国会博弈,最后埋单的却是老百姓的生活便利和经济利益。
![]()
这场停摆带来的连锁反应还在持续,航空业的混乱只是冰山一角。
零售行业因为进口商品清关延迟,库存周转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依赖联邦认证的企业,生产活动都受到了限制。
如此看来,停摆40天造成的损失可不止表面看到的这些,后续的经济影响还得慢慢消化。
![]()
医改博弈背后的妥协,临时协议难消长期隐忧
这场停摆得以告终,追根溯源,乃是两党相互妥协、各让一步之结果。双方放下部分坚持,达成某种平衡,才使局面从僵持走向缓和。
最初的核心分歧源于奥巴马医改的医保补贴,民主党自始便坚称要使这份补贴永久化,展现出毫不妥协的姿态;而共和党则始终态度强硬,不愿松口应允。
![]()
无奈之下,民主党最终妥协,只要求把补贴延长一年,这才让谈判有了突破。
特朗普总统对奥巴马医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不仅多次抨击,还建议把相关的联邦资金直接发给民众。
然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亦表示,此建议截至目前尚未形成正式方案。
医改问题在美国争议了这么多年,两党各有各的立场,这次的妥协只是暂时搁置了矛盾,根本问题还是没解决。
![]()
此次达成的协议本质上是一项短期拨款方案,其作用有限,仅能确保政府正常运作至明年1月30日,后续财政安排仍待考量。
这就好比两党打累了先歇口气,至于接下来怎么谈,能不能达成长期共识,还是个未知数。
回顾2018-2019年,美国就曾出现过35天的创纪录停摆,当时也是因为类似的财政分歧,这次的临时协议怕是很难避免历史重演。
![]()
近年来,美国政治极化态势愈发显著,民主党与共和党在诸多重大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昔日鲜见的政府停摆,如今竟沦为两党博弈的惯用手段,政治生态堪忧。
这次为了结束停摆,两党都做出了让步,但这些让步更多是权宜之计。
很显然,短期协议解决不了财政预算、医改政策这些深层次的分歧,明年1月底之后,美国政府很可能再次面临停摆风险。
![]()
这场持续40天的停摆,给美国社会和经济都敲响了警钟。
两党之间的博弈不该以牺牲民众利益和国家稳定为代价,临时协议带来的喘息机会,更应该用来寻求长期共识。
只有摒弃极端博弈思维,在政策主张上找到平衡点,才能避免政府停摆反复上演,这对美国的经济复苏和社会和谐来说,才是最关键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