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渠水潺潺润田畴,各族邻里笑开颜。近日,阿勒泰市红星渠完成系统整治,从昔日淤塞不畅的“心头患”,蜕变为集水利保障、生态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团结纽带”。这个总投资5676.25万元的民生工程,不仅解决了2.85万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更以“水脉”为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当地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
民生工程破难题 旧渠换新颜
“这里为我们提供了散步休闲的空间,渠边还有步道和游乐设施,每天晚饭后全家都来散步,真切的感受到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家住阿勒泰市团结路社区的马依拉指着清亮的渠水告诉记者。作为当地农业生产的“生命线”,红星渠因年久失修一度淤塞渗漏,影响着5.1万亩农田灌溉和周边群众生活。
![]()
2024年4月,阿勒泰市启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3.3公里渠道实施清淤疏浚、防渗加固,并同步配套滨水绿道、亲水平台、健身广场等设施,构建起“水利+生态+休闲”的综合服务体系。据了解,工程已保障下游3个乡镇农牧业用水安全,沿线11家机关单位、15个居民小区及1个商业街区直接受益,昔日“臭水沟”变身“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廊道。
文化浸润强认同 文脉连民心
项目建设中,阿勒泰市深挖本地“人类滑雪起源地”“两山夹一河,怀中抱一城”的独特文化基因,将冰雪文化、地域历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63处标识牌讲述地域文化故事,6座新建桥梁串联“共饮一河水、同耕一片田”的共同记忆,171套夜景亮化设施点亮城市夜色,8处绿道节点则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展板、主题墙绘、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展示,打造“有温度、有故事”的文化载体。
![]()
“这里为孩子提供了玩耍的空间,我们会定期带孩子到这来玩,他们在这里结识了不少伙伴,我们家长也会互相分享孩子成长中的趣事。”居民努尔古丽·哈那提说,红星渠项目让“中华民族共同体”从概念变成可感可触的生活场景。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红星渠项目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各民族在文化浸润中共享中华文明的厚重底蕴,筑牢“根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机制创新促融合 团结向未来
阿勒泰市坚持系统规划观念,打破“就水利修水利”的单一模式,探索“工程+民生+文旅”一体推进机制,统筹水利安全、生态治理与文旅发展,将渠道整治与乡村旅游线路规划、特色业态培育同步设计,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消费”复合功能升级;同时,建立“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模式,组织各族群众参与绿道维护、环境整治,将“旁观者”变为“主人翁”。
![]()
如今,红星渠项目不仅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更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社区依托绿道广场举办“邻里文化节”“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各族群众在互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下一步,阿勒泰市将再谋划16个文旅类民生项目,持续深化生态、文化、旅游与民族团结内涵融合,让“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
红星渠的蝶变,是阿勒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缩影。从“修一条渠”到“连一片心”,从“惠一方民”到“聚一家亲”,红星渠项目用民生温度、文化深度、机制力度,证明了民族团结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入日常、见于细微的生动实践。未来,阿勒泰市将继续以 “小工程”撬动“大团结”,让更多红星渠式的“团结纽带”,为各族群众共筑美好生活、同赴伟大复兴筑牢坚实支撑。
(阿勒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玲 通讯员 刘婷)
一审:热孜万.玉山
二审:郭平
终审:阿依秋瓦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