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修小白最怕什么?不是选不到好看的瓷砖,也不是定不下合适的风格,而是签完合同后被装修公司“套路”——增项加价、材料以次充好、工期无限延期……这些糟心事的根源,大多是合同条款约定不明。今天就为大家拆解装修合同的核心避坑点,10个“必须写明”的条款,附案例和对比表格,帮你守住装修预算和权益!
一、施工范围:写清“包含/不包含”,杜绝增项陷阱
装修中的“增项”是最常见的纠纷点,很多装修公司会在合同中模糊施工范围,后期以“合同没写”为由强制加价。
避坑核心
必须明确标注每个区域的施工项目“包含内容”和“不包含内容”,甚至可以细化到施工工艺细节,避免口头模糊表述。
案例警示
业主王女士签订装修合同时,合同仅写“墙面处理”,未明确具体内容。施工中装修公司称“墙面铲除至红砖属于额外项目”,需加价8000元。王女士虽有异议,但因合同无明确约定,最终只能妥协。
条款对比
![]()
二、材料标准:标注“品牌+型号+规格+产地”,拒绝以次充好
材料质量直接决定装修品质,不少不良商家会用低型号、仿冒品替代合同约定材料,业主若未仔细核对,很容易吃亏。
避坑核心
对每一项装修材料,都要在合同中写清“品牌+型号+规格+产地”,同时约定材料进场后的验收流程,不合格材料无条件更换。
案例警示
李先生合同中约定“地板为XX品牌实木地板”,未标注型号。施工时装修公司送来该品牌的工程款地板,价格比约定的家用款低30%。因合同未明确型号,李先生维权困难,只能接受差价补偿,损失近万元。
条款对比
![]()
三、工期约定:明确“起止日期+延期责任”,避免无限拖延
工期延误是装修中的高频问题,装修公司常以“天气原因”“材料短缺”等借口拖延,若合同无明确约束,业主很难获得赔偿。
避坑核心
清晰写明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同时约定延期赔付标准,明确不可抗力的界定范围(如暴雨、地震等,需提供相关证明)。
案例警示
张先生合同中仅写“工期60天”,未约定起止日期和延期责任。装修公司因人员调配问题延误工期45天,张先生多次沟通索赔无果,最终因合同无依据只能不了了之,导致后续入住计划全部打乱。
条款对比
![]()
四、合同陷阱防范:3个关键要点,守住最后防线
除了上述核心条款,还有3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直接关系到装修全程的权益保障,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
1. 拒绝口头承诺,所有约定写入补充条款
装修公司的口头承诺(如“赠送全屋保洁”“免费升级五金件”)若未写入合同,后续极有可能反悔。建议将所有沟通确认的内容整理成补充条款,双方签字盖章生效。
2. 付款节点与施工进度挂钩,预留尾款保障
不合理的付款方式会让业主陷入被动,建议采用“进度付款”模式,且竣工后尾款比例不低于10%,待验收合格后再支付,避免装修公司敷衍收尾。
付款节点参考
• 签订合同后支付30%预付款(材料进场验收合格后抵扣)
• 水电改造完成验收合格支付20%
• 瓦工、木工施工完成验收合格支付25%
• 油漆施工完成验收合格支付15%
• 整体竣工验收合格后支付10%尾款
3. 明确质保期限,售后有保障
装修售后至关重要,国家规定防水工程质保5年,水电改造质保5年,墙面、地面等基础装修质保2年。需在合同中明确各项目质保期限和维修响应时间(如24小时内上门处理)。
总结
装修合同是权益保障的“尚方宝剑”,签订时一定要逐字逐句核对,拒绝模糊表述、霸王条款。以上10个核心条款+3个防范要点,建议收藏备用,也可以转发给正在装修的朋友,避开装修路上的“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