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何俊,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卿,党委委员周霍祁,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帅,发布我市“十四五”期间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全市文旅系统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产业能级实现新跃升
“十四五”期间,全市文旅项目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超30亿元,形成以重大项目和重点园区为支撑,以特色街区、乡村旅游点等为补充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采石矶景区亮化工程、太白楼保护修缮工程等一批项目完成,长江不夜城、创客+文创园、安那达旅游度假区等建成运营,体育路夜市、师专1958街区、“品·约四季 阅见时光”街区相继开街。
![]()
师专1958街区
文化传承创新成果丰硕
城市文脉焕发新生机
凌家滩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入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跻身《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烟墩山、申东、文昌塔、马钢9号高炉等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当涂民歌、东路庐剧等非遗项目走出国门,非遗展示馆、数字体验厅等传承阵地建成,全市非遗项目达262项。话剧《炉火照天地》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多项殊荣;《姑溪谣》《太白醉》入选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推广交流项目;儿童剧《彩虹森林》入选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剧目。
建成马钢智园等一批文化地标和100个主题文化口袋公园,打造102个公共文化空间。建成“主城区10分钟、县级城区15分钟、镇村20分钟”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被评为“国家一级馆”,一级馆上等级率全省第一。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八大路径”,荣获全省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优秀”等次。
![]()
话剧《炉火照天地》
旅游资源开发深度拓展
产品供给呈现新面貌
出台《马鞍山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5-2035)》,明确“一心引领、两核驱动、三带贯通、五区支撑”的空间布局。“十四五”期间获批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7家,长江不夜城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马钢“绿色钢铁”主题园区入选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制定《马鞍山市乡村旅游促进条例》,成立民宿行业协会,获批国家等级民宿5家,皖美金银牌民宿29家,省级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后备箱工程基地等14家。
2023年以来每年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1000万元,总计带动文旅消费超3亿元。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提振文旅消费,建成采石矶长江游轮、千字文数字馆等一批新兴业态。举办各类音乐节、啤酒节、“品约四季”等大型农商文旅促消费活动超500场,“演艺+旅游”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超80%。
![]()
2025马鞍山葫芦果音乐节现场(图源:葫芦果音乐节直播相册)
品牌营销推广精准有力
城市形象得到新提升
成功举办中国李白诗歌节、凌家滩文化论坛、长江文化论坛等品牌文化活动,创新举办一系列特色旅游节庆、美食节、文创市集等活动。策划推出“课本上的马鞍山”“诗心归处马鞍山”“走马观花”“快马轻鞍 诗意山川”一系列主题宣传和融媒体产品,多角度、立体化展示马鞍山文旅资源,线上曝光量和互动量屡创新高。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南京文旅局签订了《宁马文旅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与杭州旅行社行业协会联合开发跨区域旅游线路,实现客源互送、市场共享,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
长江文化论坛
下一步,全市文旅系统将科学谋划好“十五五”工作,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激发创新活力,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品质,强化品牌引领,努力开创马鞍山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记者 | 邓婷婷 通讯员 | 陶凌
摄影 | 孙道军
编辑| 王心怡校对| 陈先傲
一审| 王心怡二审| 王永霞 三审| 王小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