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军副师长在渡江战役被俘,报出绝密暗语后,中央军委:速送北平

0
分享至

1949年4月23日凌晨,南京城头的青天白日旗落地不到六小时,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八兵团便沿京沪公路追击溃散的国民党残部。八兵团88师在句容附近截住了一支步履凌乱的队伍,对方正是号称“首都卫士”的第45军312师。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部队的副师长李长亨毫无抵抗意图,他举起双手,带着全师官兵向解放军缴械。有人觉得离奇:堂堂警卫部队副师长,真就这样束手就擒?

临时战俘营很快搭起。按照惯例,连以上军官单独登记,普通士兵编入集训队。多数俘虏神色恹恹,唯独李长亨显得镇定,他还帮解放军排好序号、清点枪械。当天傍晚,负责押解的排长忍不住问一句:“副师长不怕枪毙?”李长亨轻描淡写:“怕?事情还早着呢。”这一反常态举动,让排长嘀咕:此人到底什么来头?



88师补充训练团团长钱申夫两日后进营挑选补充兵。双方在昏暗的油灯下对视片刻,钱申夫皱眉:“似曾相识……”李长亨突然小声说出一句:“抗大四期,同窑洞睡铺。”短短十字,硬生生把对方的记忆拉回延安的窑洞岁月。李长亨又加一句:“给三野打电报,问一句——我党有无黎强同志?”钱申夫一愣,这句莫名其妙的暗号让他不敢怠慢,当夜飞密电至三野前委,随后直通中央军委。

李长亨从被押解到报暗语,前后不过三天,背后却有近十年的潜伏。时间拨回1938年夏天,四川安岳青年李唯平踏上去延安的卡车。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里,山风吹动窑洞门帘,他与来自全国的青年一起听讲座、练战术,也第一次接触隐秘战线理论。结业前夕,南方局干部廖似光单独谈话,给了他新名字——黎强,并交待:学成回四川,日后联络上级若有困难,可向党中央发电报,只问一句“我党有无黎强同志”。

延安归来,他潜入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接受新指令:想办法挤进国民党情报体系。川渝地区当时是白色恐怖重灾区,中统与军统相互倾轧,却共同把枪口对准共产党。为了获取立足之地,黎强利用同乡关系混入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毕业后又借同学之手进入中统第三期训练班。潜伏初期,他不急于“立功”,而是细心观察中统内部的派系斗争。



机会出现在青年党文件泄密事件。川调室主任孙云峰焦头烂额时,黎强指出外勤特务曾庆高嫌疑最大。审讯结果与他的判断完全吻合,他一夜之间成了省特会“一组主任干事”,从外围摸进核心。坐稳位置后,他盯上了三科保险柜中那份“特情”名单——里面记录着中统安插在各党派、团体的情报员以及叛徒档案。为了钥匙,他陪科长叶申之吃喝玩乐,把家中值钱物件送进当铺换现。最终的一次豪饮后,叶申之醉倒,钥匙落入黎强手心。深夜灯火微弱,他飞速翻拍全部材料,第二天南方局就接到密件,一批潜伏在进步阵营的暗桩被迅速切断。

情报价值的增大伴随的是身份暴露的风险。1948年底,蒋介石亲信正把各路特务外调,以备退守台湾时使用,黎强便被拉到南京,给第45军当副师长。他暗暗欣喜:去台湾的船若真起航,联络线就彻底断了;可若能滞留华东,或有重返组织的契机。天意弄人,百万雄师渡江,南京三天即解放,他的潜伏生涯突然迎来拐点。



渡江前夕,他故意放松312师训练,修工事、搬沙袋,让许多新兵连枪都没摸顺。有人笑他外行,其实他深知这一仗没法打:让新兵硬拼无非添尸体,不如保留性命。23日凌晨接到撤退命令,他故意沿京沪公路缓行,既拖延时间,又避免与其他逃兵互相踩踏。没走出二十公里,便“恰巧”与88师遭遇,整个师乖乖缴械。外围看来,李长亨无能;对他本人而言,这是十年潜伏后的“回城”通道。

三野前委把暗语报告给中央以后,4月28日,军委回电仅一句话:“速送黎强同志赴北平。”命令简短,却足见分量。当晚,华东野战军特派员押送李长亨登上北上的军列。列车抵达天津西站时,护送干部悄声感叹:中央一句话,居然让一名俘虏坐软卧,难得。可见地下情报线对新政权的重要意义非同一般。

到北平后的黎强先向中央社会部说明全部潜伏经历,又交付了一批尚未拆封的密码本、代号簿。审核结束,组织决定让他随二野南下进军西南。解放军即将跨入成都盆地,黎强对川西民情、帮会网络的熟悉成为不可替代的优势。他抵达重庆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镇反办公室主任,筛查“特情”残余名单,帮助公安机关抓获多名潜逃特务,不到半年便让中统在西南的根脉近乎枯竭。



1951年春,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创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黎强被调任副校长,负责情报侦查课程设计。他把潜伏期间的案例写成教材,剖析敌特内部运作规律,“让学生在课堂里见识暗战刀光”成为他的口头禅。课堂上,他偶尔提到自己当年“陪叶申之喝花酒”的故事,学生们半信半疑,却明白潜伏者的艰险。

李长亨、李唯平、黎强,三个名字折射三个身份:国军副师长、抗大同学、潜伏干部。姓名不断变换,信念始终未改。很多年后,有旧部问起当初被俘那一刻是否忐忑,他淡淡回应:“枪口对着自己时,最怕的是组织找不到我。”短短一句,透出隐秘战线特有的坚韧。不得不说,这种将个人生死置于度外的情报人员,为新中国的诞生提供了无形却至关重要的安全屏障,也让“我党有无黎强同志”成为渡江战役战俘营里最异样、也最惊心动魄的一句暗语。

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书房 incentive-icons
南书房
我负责写,你负责看
11415文章数 166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