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考研人数暴跌86万,学费却飙涨212%,2026读研的终极价值何在?

0
分享至

深夜的自习室里,曾经座无虚席的考研专区如今空了大半,剩下的同学一边刷着真题,一边对着手机里的学费清单叹气;宿舍楼下的打印店,老板整理着堆积的考研资料,念叨着“今年打印真题的人比去年少了三成”;家庭微信群里,家长们争论不休,有人说“读研稳当”,有人算着“三年学费加生活费要20万,不如早点工作”。2025年的考研圈,注定不平静。
教育部2024年11月发布的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数据显示,报名人数仅388万,较2023年的474万暴跌86万,创下近十年最大跌幅 ;而另一边,2025年多所高校陆续公布的新学费标准,让专硕学费飙涨成为常态,某985高校电子信息专硕三年学费从4.5万涨至9万,部分经管类专硕涨幅更是高达212%。
一边是报名人数“大缩水”,一边是就读成本“大涨价”,站在2026考研的十字路口,大伙儿难免纠结:读研到底还值不值得?




数据硬碰硬:2025考研市场的“冰与火两重天”
要搞懂这场“考研变局”,先看两组实打实的官方数据,每一个数字都藏着趋势的转向。
考研人数方面,教育部2024年11月21日正式披露,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88万。对比历史数据,2023年报名人数474万、2024年438万,短短两年时间,考研大军缩减了86万,连续两年大幅下降,这是自2016年考研热升温以来首次出现“两连降”的情况。更值得关注的是,报考热度分化明显,法律(非法学)、会计等传统热门专硕报名人数下降8%-10%,而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等贴合产业需求的专业仍保持增长 。
学费方面,“涨价潮”从2025年招生季全面蔓延。根据多所高校官网公示的2025级研究生收费标准,全日制专硕成为涨价主力:某C9高校翻译专硕学费从2万元/2年涨至5.6万元/2年,涨幅180%;某财经大学会计专硕学费从6.8万元/2年升至9.8万元/2年,涨幅44%;最高涨幅出现在某顶尖高校金融专硕,两年学费从8.6万元暴涨至26.8万元,涨幅达212%。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全日制学硕学费仍严格遵循国家规定,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价格基本稳定。
人数暴跌86万:年轻人为啥不扎堆考研了?
考研人数的大幅下滑,不是偶然,而是就业市场、个人观念和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背后藏着年轻人的理性权衡。
首先是就业市场的“分流效应”。人社部2025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应届生就业率68%,但新兴领域的人才缺口却相当可观——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超50万,半导体行业缺口50万,低空经济供应链管理人才缺口120万,这些领域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让不少应届生选择“直接就业+职业培训”的路径,而非盲目考研。同时,考公、留学等选择分流了大量考生,2025年国考报名人数达341.6万,较2024年大幅增长,部分基层岗位80%仅限应届生报考,稳定性吸引了不少原本计划考研的学生 。
其次是“考研回报率”的理性考量。中国教育在线2025年考研趋势报告显示,2024届本科应届生平均起薪5862元,读研3年将少赚约21万元收入,再加上上涨的学费和生活费,对普通家庭来说压力不小。更关键的是,“研究生=高薪”的关联正在弱化,2025年春招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研究生溢价”已从2020年的35%降至18%,部分技术岗甚至出现“本科生+2年经验”薪资超过应届研究生的情况 。
此外,研究生教育“严进严出”的强化也让“混学历”变得不现实。2025年,清华大学清理127名未完成学业的研究生,复旦大学要求专硕必须完成6个月企业实习,西北工业大学将论文查重率降至10%,这些政策让抱着“凑学历”心态的考生望而却步 。
学费飙涨212%:涨价背后的政策与成本逻辑
学费的暴涨,并非高校“漫天要价”,而是政策调整与培养成本上升的双重驱动,且有明确的官方导向。
政策层面,2020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各省可根据办学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动态调整教育收费标准。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此前发布的通知中,仅对全日制学硕学费设定了每年不超过8000元的上限,全日制专硕则没有统一收费限制,这为2025年专硕学费大幅上涨提供了政策空间。
从成本端来看,高校培养压力持续增加。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25年专硕占比已达65%,接近“专硕占比三分之二”的目标,但财政拨款并未同步大幅增长,学费收入成为高校补充培养经费的重要渠道 。同时,专硕强调实践教学,高校需要建设实验室、对接企业实习基地、邀请行业导师授课,这些都推高了培养成本。以电子信息专硕为例,高校需购置先进的科研设备,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实训项目,人均培养成本较往年上涨4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涨价并非“一刀切”。2025年学费上涨主要集中在经管类、理工类热门专硕,而基础学科、师范类、农林类专业学费基本保持稳定,部分高校还对这些专业给予学费补贴,体现了“支持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 。
2026读研值不值?三类人最该“入局”
面对“降温”的考研热和“涨价”的学费,2026年读研的终极价值,不再是“学历镀金”,而是“精准匹配”。以下三类人,读研仍然是值得的选择:
第一类是瞄准新兴战略产业的考生。人社部2025年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人才缺口巨大,这些行业对学历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硕士学历是进入核心岗位的“敲门砖”。比如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应届生年薪中位数达28.7万元,半导体芯片设计岗月薪1.3万元,这些岗位中硕士学历占比超60%,且薪资溢价明显。对这类考生来说,读研是进入高薪赛道的必要投资。
第二类是追求体制内或专业门槛高的考生。在教育、医疗、科研等领域,硕士学历仍是硬性要求。2025年中小学教师招聘中,一线城市重点学校硕士学历应聘者占比达75%,三甲医院临床岗位基本只招收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此外,考公时部分中央部委、省直机关岗位明确要求硕士学历,且晋升路径更清晰,对追求稳定发展的考生来说,读研的长期收益大于短期成本。
第三类是想弥补本科短板、实现跨界的考生。2025年就业市场数据显示,“学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最受欢迎,比如本科是文科专业,读研转向数字媒体、教育技术等交叉学科,或本科是普通院校,读研进入行业特色名校,都能大幅提升就业竞争力。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跨专业读研且贴合产业需求的考生,就业率达91%,薪资较本科阶段上涨120% 。
官方兜底:2025奖助新政缓解经济压力
面对上涨的学费,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奖助政策,为学生“兜底”。2024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2025年起正式落地实施 。
新政明确:中央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标准提高,硕士生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万元;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额大幅增加,硕士生由3.5万名增加到7万名,覆盖面显著扩大 。此外,多所高校已实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全覆盖”,比如武汉大学基础学业奖学金覆盖100%,奖励额度等于全年学费;温州大学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每年可获得奖助学金不少于1.45万元,理工科更是不少于1.6万元。
这些政策有效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对普通家庭考生来说,只要考上全日制研究生,通过奖助学金、科研补贴、实习收入等渠道,基本能覆盖学费和部分生活费,不用过度担心“读不起”的问题。
考研人数的降温,不是学历价值的下降,而是教育回归理性的开始;学费的上涨,也不是读研门槛的抬高,而是培养质量升级的必然。2026年读研的终极价值,在于你是否能让研究生学历与职业规划精准匹配——对需要它的人来说,它是通往理想赛道的“通行证”;对不需要的人来说,盲目跟风只会徒增成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开盘20CM一字跌停,1.56万股被一锅焖

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开盘20CM一字跌停,1.56万股被一锅焖

风风顺
2025-11-11 07:34:58
真坑!中国拒绝当“冤大头”,菲律宾这次彻底无语了

真坑!中国拒绝当“冤大头”,菲律宾这次彻底无语了

元爸体育
2025-11-11 13:26:19
男子偷偷潜入女邻居家,躲在床底,竟目睹一场偷情引发的凶杀…

男子偷偷潜入女邻居家,躲在床底,竟目睹一场偷情引发的凶杀…

极品小牛肉
2024-07-30 22:47:13
福建舰服役6天后,美国嘲讽说它性能不行,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福建舰服役6天后,美国嘲讽说它性能不行,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通鉴史智
2025-11-11 19:26:32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涵豆说娱
2025-11-01 15:34:09
开拓者主帅:杨瀚森需要改进球场细节 属于他的机会总会到来

开拓者主帅:杨瀚森需要改进球场细节 属于他的机会总会到来

罗说NBA
2025-11-11 07:40:19
11天10个涨停板!股民:开心得手舞足蹈!

11天10个涨停板!股民:开心得手舞足蹈!

数据挖掘分析
2025-11-11 15:17:15
真不能怪祖院长,就曾医生这颜值、这才华和魅力,谁遭的住?

真不能怪祖院长,就曾医生这颜值、这才华和魅力,谁遭的住?

吃瓜局
2025-11-11 16:23:49
震惊!南京也有房东免费送房子了……

震惊!南京也有房东免费送房子了……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1 07:08:45
四川女孩新西兰苹果厂打工:早6午4每天9小时,时薪110块月入三万

四川女孩新西兰苹果厂打工:早6午4每天9小时,时薪110块月入三万

禾寒叙
2025-10-22 20:25:55
德军司令,突然重磅表态!80万大军,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准备!

德军司令,突然重磅表态!80万大军,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准备!

趣生活
2025-11-11 19:19:27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用”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用”导弹

壹知眠羊
2025-11-10 14:21:08
福特CEO:先别管华为和TikTok了,想想中国电车吧!

福特CEO:先别管华为和TikTok了,想想中国电车吧!

米粒说车唯一呀
2025-11-11 13:36:16
卡地亚晚宴明星生图曝光:张婧仪美翻,朱珠梨涡好美,张震大叔范

卡地亚晚宴明星生图曝光:张婧仪美翻,朱珠梨涡好美,张震大叔范

小徐讲八卦
2025-11-11 09:28:22
不撤回!在我国强硬抗议后,高市早苗补充涉台言论,不准武力收台

不撤回!在我国强硬抗议后,高市早苗补充涉台言论,不准武力收台

军机Talk
2025-11-11 11:43:59
1700万镑太值了,鲁尼:扎卡大概率就是本赛季英超最佳签约

1700万镑太值了,鲁尼:扎卡大概率就是本赛季英超最佳签约

懂球帝
2025-11-11 01:45:04
哈尔滨市政府领导班子

哈尔滨市政府领导班子

喜哈生活
2025-11-11 07:33:17
听到红军城失守的消息,特朗普态度反转,不再跟普京“斗气”了

听到红军城失守的消息,特朗普态度反转,不再跟普京“斗气”了

军机Talk
2025-11-11 12:11:01
南京市一居民小区着火:15人死亡44人受伤给了人们什么警示?

南京市一居民小区着火:15人死亡44人受伤给了人们什么警示?

满子典频
2025-11-11 19:25:03
她是“央视一姐”,结婚12年选择离婚,坦言婚姻给我的尽是痛苦

她是“央视一姐”,结婚12年选择离婚,坦言婚姻给我的尽是痛苦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1 17:03:30
2025-11-11 20:28:49
慧眼看世界哈哈 incentive-icons
慧眼看世界哈哈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4532文章数 20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2025海归留学生就业报告》发布!为何有人月薪5万、有人月薪5千?原因竟然是 ...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接连触碰中国底线 日本贼心不死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接连触碰中国底线 日本贼心不死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健康
数码
公开课

手机要闻

荣耀 500 真机全球首曝:后置横向 Deco 设计,“设计果果的”

教育要闻

四川志愿填报,这样准备就对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天马官宣首个集成NFC功能的屏幕面板,号称可实现“3cm隔空响应”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