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的论调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后,有不少声音描绘所谓的“糟糕前景”,一度引发西方资本逃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的金融资本巨头却发现,媒体宣传的是一回事,可实际上却又是另一回事,这些严重失真的报道,反而让他们蒙受了一些不该有的损失,甚至还错过了多个发大财的机会,以至于在近期抱怨连连。
11月10日,根据香港南华早报的报道称,美国私募基金巨头泛大西洋投资集团的CEO威廉•福特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出了在中国的“遗憾”。
![]()
福特强调,西方国家的投资者们普遍低估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以及经济动能,过去害怕风险而主动规避中国市场,导致错过了一些绝佳的“赚钱机会”。
在考察中国之后,福特还认为,中国的企业家们都雄心勃勃,希望通过中国市场走向国际,成为全球意义上的“领军者”,恰逢中美两国已经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关系缓和,在中国的投资开始变得“极具吸引力”。
![]()
在过去几年,一些公司曾放缓在中国的投资步伐,因为彼时中美关系极不稳定,全球投资环境也面临巨大的收缩,但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完全逆转,如果能在中国找到一家优秀的企业,那么完全就可以在香港实现IPO。
可以说,光是从福特的表述上看,我们就能明显发现,对于中国这片市场的潜力,西方国家显得有些后知后觉,但这主要还是由于美国的对华政策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双方具有爆发冲突的可能。但如今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特别是核力量的迅速扩张,中美两国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被降到了最低点,同时中国在产业链上也可以与美国来“比划比划”,迫使特朗普政府做出巨大让步,进一步提升了西方金融资本的投资信心。
![]()
反观美国,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推出的一系列关税政策,最终的“买单对象”反而变成了美国本土的企业与消费者,特朗普甚至还要求外资企业在美设厂,如此蛮横的举动,足以让外资纷纷远离这片是非之地。
应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类似泛大西洋投资集团这样的私募基金,对市场的敏感度堪称最高,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
![]()
如今中国虽然GDP仅为世界第二,但工业产能在2024年却已经占据全球的30%,几乎是美国的两倍,加上中国的投资环境较为良好,对于外资企业,或者本国企业都存在开放性政策,也不会像美国一样受到地方州法律的限制,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投资的风水宝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